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抗疫,要“肉搏”更要“智斗”

来源:民生周刊2021-04-13 11:27:34

去年疫情之初,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就已投入到新冠病毒的科研工作。为了离“对手”更近一些,他主动请缨,奔赴武汉、驰援抗疫。

在李太生看来,与传染病作斗争,既要“肉搏”,也要“智斗”,“科研与临床无缝对接,才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援鄂工作札记中,他这么写道:

“手持科学的武器与病魔展开生死较量,尽我所学、为国尽力,勇攀科学高峰、护佑人民健康,是一名感染内科医生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

“协和方案”

2020年2月7日下午5点,武汉天河机场,一架搭载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的飞机缓缓降落。

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9病区的32张重症病床,是医疗队此行的目的地。

病毒有多危险?患者情况如何?怎样做好防护?身为队长的李太生一路思考着。

作为一名“抗疫”老兵,李太生跟传染病打了38年交道,先后与非典、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交过手、过过招。用他的话来说,深知“敌人”的狡猾和凶残。

就在出发前一个月,经协和医院委托,李太生联合院内近30位医学专家,经过研究和讨论,形成《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下称“协和方案”)对外发布。

“协和方案”首先明晰了“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同时调整了持续关注的目标人群,“特别是3天内没有流感症状以及不明原因的急性发热者。”李太生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方案也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医护人员准入标准、个人防护措施、危重症感染患者诊疗规范等要求,业界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并推广至多家医院。

然而,方案刚刚实施,李太生自个儿却先破了规矩:准入标准中,医疗队队员年龄限定为55岁,李太生却超龄了两岁。

回忆此事,李太生说:“当时很多人劝我不要去,但是不去病房一线,哪来的基础数据和病毒样本呢?没有这些作支撑,又怎样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呢?”他顿了顿,郑重地说:“病床就是医生的战场,我必须亲眼去看病人!”

科学救治

到了武汉,李太生每天从早忙到晚。白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频繁往返病房之间:争分夺秒抢救患者,观察、记录病情变化。晚上回到驻地,整理材料、总结重点、计划次日工作。

“每天查完房,我都要对着笔记本发一会儿呆。这是一种新型传染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上,我们必须不断分析、总结,根据变化,再去调整、观察。”他说。

短短6周,李太生体重骤降16斤。肩周炎的疼痛,折磨得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每晚吃止疼药才能入睡。

尽管如此,李太生始终守在病人床边。病房里,他鼓励患者早日战胜“病魔”,回归家庭;病房外,他是队员们的“定心丸”,“看到李主任,心里就踏实了。”有队员这么说道。

采标是最危险的治疗环节,感染风险极高。每每如此,李太生都和科里的专家站在最前面,“我们是‘老兵’了,为‘新兵’做示范,传授他们正确的操作技巧,保证人身安全。”

一次查房中,李太生发现患者出现“黑脚丫”现象—手指、脚趾、脚部出现紫绀色。病人体内相关脏器存在血栓,严重时可导致脏器衰竭甚至死亡。

李太生认为,新冠肺炎不仅是一种肺炎,更是一种感染综合征。于是,他提出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出击的理念—治疗前移。本着尽早抗凝的原则,给予低分子肝素的同时,为患者注射一定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此方案安全有保障,关键是药价便宜,每家医院都有储备,便于大规模推广!”李太生的声音里透着兴奋和激动。

随着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落地,多位患者先后脱离生命危险,并转入普通病房。鏖战81天,完成重症救治攻坚使命,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收兵”撤离武汉。

“病人诊疗高于一切!”

回到北京,属于李太生的“战斗”仍在继续。

近日,记者来到协和医院老楼,走进一间陈设简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书架上,一本鲜红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仿佛在诉说着战疫背后的汗水和担当。

如今,门诊和查房,已经排满了李太生每周的工作和生活。这位年近六旬的医生身上,像是安装了“加速器”:语速快、走路快、脑子转得更快。

“病人治疗高于一切!”这是李太生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慕名而来的患者,问诊时,李太生注重细节、从不马虎。送走患者,他往往会花上半天时间,认真研究患者病历,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交谈中,李太生聊得最多的是他的学生和学术研究。他常常教育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医生,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病人永远不会按着课本的知识去生病。”

除了担任感染内科主任一职,李太生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

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李太生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新冠病毒、艾滋病依然肆虐,他将目光投向了传染病的预防和科普工作。

科学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大众对于传染病的认知度, 正如李太生工作札记中的一段话:

“用科学的光芒照亮未来的道路,逐步揭开疾病的谜团,我们应铭记,地球本是微生物的世界,要敬畏自然、与微生物和平共存。”

□ 《民生周刊》记者 贾伟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