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最美奋斗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民生发展论坛 > 最美奋斗者

扶贫干部陈新年:助贫困村做强产业

来源:民生网2021-04-28 18:10:11

在接受采访之前,扶贫干部陈新年告诉记者,不聊他家里的困难,“每个扶贫队员家里都有困难,我到岗东村,就是踏踏实实来干事的。”

几天的采访,他始终在围绕岗东村发展及江苏省委帮扶队的工作展开谈话。陈新年口中的岗东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但在2018年,岗东村集体收入却达到了41万元,村民在家门口的务工收入也明显提高,陈新年还和另外一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侍圩村第一书记徐涛共同打造了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馆·灌云馆”,350平方米的线下展示馆即将在3月底开馆。

贫困的岗东村成功蜕变,当地村民由衷地说,离不开第一书记陈新年和其团队的努力。陈新年认为,通过市场化运作产业扶贫的实践,让岗东村迅速打开了精准扶贫脱贫新局面。

▲江苏省税务局扶贫干部 陈新年

发现扶贫工作“三缺失”

江苏省税务局扶贫干部陈新年与岗东村的缘分,始于2018年。在当年4月江苏省委驻灌云扶贫工作队和县委见面会上,陈新年得知自己被分到灌云县南岗乡岗东村,担任省派岗东村委第一书记。在此之前,他对岗东没有任何认识。

作为省派第一书记,陈新年是带着很具体的任务进村的:省委帮扶工作队必须在两年内,帮助村里的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

陈新年还记得他初入岗东村时内心曾有过的窃喜。因为村子距灌云县城仅3.5公里,他认为具备地理优势,而且村部两侧就是村民居住的楼房,村部对面还有很多大棚,“很是壮观,感觉不是很贫困的样子。”

但没过几天,他就发现“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原来,壮观的大棚都是外乡人承包的,村里尚有低保户49户、107人,且多为年纪大、有重疾、住房差、收入来源少的困难户。

但糟糕的情况没有吓住陈新年,反而坚定了他把事情做实的信心。“组织上派我们来是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解决问题,我们本身来扶贫又成了一个问题。”

通过细致耐心地走村,他更是发现并总结出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三个缺失:扶贫干部对扶贫办法的缺失、当地干群对扶贫干部信任的缺失、扶贫干部自信的缺失。

这“三缺失”中,最使他警醒的是当地干群对扶贫干部的看法,“他们认为扶贫干部就那些套路,镀镀金回去就被提拔。所以,我们要以身扶贫,不能以声扶贫。如果过程说得头头是道,却产生不了好的结果,那就是空中楼阁。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

厘清扶贫“主副业”

在陈新年的扶贫笔记中,写着这样一段话:“扶贫工作没有彩排,时间短,任务重,如何完成扶贫任务,我觉得既要保持冷静,抓住精准,又要符合国家政策。踏踏实实调研,注重实际,厘清思路,走出模仿的怪圈。”

那么,岗东村该怎么选?陈新年说,做正确的事优于正确地做事,产业扶贫初期,选择是最难走的路,在着手之前,就要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陈新年坚持扶贫一定要以产业扶贫为主,可是他发现有些人对产业扶贫的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就是所申报的项目中,产业项目比例偏低。“其实就是对帮扶的主、副业厘清不到位。产业扶贫应是主业,民生慈善应是助推产业扶贫的副业。当然,产业扶贫做加法,助推扶贫措施的民生项目也要做加法。谨防主、副业主次不分。”

定好了调子,接下来就是“干什么”的问题了。

岗东村是传统的农业村,陈新年决定不打破村里以农为主的传统,继续在农业上做文章。陈新年提出建设蔬菜种植基地,为打消村民的后顾之忧,陈新年想到了订单农业,让产出的蔬菜销路有保障。陈新年与同驻岗东村的市派第一书记江敏等人群策群力,通过多方联系、协商,成功与几家有实力的蔬菜进出口加工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市场化运作”是关键

如何将扶贫产业做大做强,避免出现扶贫干部人走茶凉的局面,陈新年不停地思考着。

在他刚进驻岗东村、各级扶贫资金尚未拨付的情况下,陈新年和工作队不等不靠,依托后方单位,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在短短20多天时间里,就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了连云港岗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了对接市场、发展产业的载体。

随后,他又和工作队紧紧立足村情,从种植业入手,考察项目品种。经过深入走访和仔细比选,他决定从易管理、虫害小、需肥少、市场好的莴苣种植切入。

如今,岗东村的种植基地一期70亩的莴苣已在2018年11月收割完成,当年实现净收益30万元,同时用工580人次,共计支付工资3.5万余元,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二期200亩的莴苣种植也已顺利完成,预计将给村集体带来100多万元净收入,为周边贫困户增加12万元务工收入。如此一来,一年两季莴苣、一茬辣椒的收入将稳定在200万元左右,务工费将会接近30万元。

“岗东村正在准备和青海省民和县大库土村合作,打造1万平方米的土豆加工厂房、1万亩土豆出口种植基地、出口1.5万吨土豆的‘三万’计划。”陈新年说。

采访中,陈新年给记者看了他曾发给单位同事的一条信息:我在岗东村打造的项目犹如写文章,不想开头就说这篇写得好,我的文章要写两年。两年后扶贫的结果将是当时对扶贫认识的最好回馈。

对这篇文章,两年后的结尾会如何?村里将发生哪些变化?陈新年语气肯定地说:“将开启岗东村实现产业持续化、乡风文明化、生态优美化的序幕。”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