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金华这所中职名校65岁了!俞孔坚等知名校友“回家”庆生

来源:民生网2021-05-06 09:22:29

夏日伊始风华茂,绿阴铺野换新光。5月5日,立夏,金华实验中学迎来65周年校庆。

七八十岁的白发老者,四五十岁的有为壮年,二三十岁的奋发青年……四五千校友从各地赶来,微风不燥,心情欢畅。他们走读美丽校园,再遇师长同学,谈笑往昔今朝,共祝母校更上层楼。这是一次交心的遇见,这是一场久别的重逢,总有一物一景一瞬让人怦然心动,重回意气风发的当年。

六十五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六十五载自强不息,薪火相传。从建校初期112名初中新生、两名专职教师,到一度全国知名的“万人大校”,再到4000多师生高质量发展的职校领头雁;从有口皆碑的初中、高中到高复班,从普职共存再向精品职校全面转型,它获评国家级重点职校、金华市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突出贡献奖;从“严谨求实、尚德敬业”的校训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从“以技立业 以德立人”的职教理念到“德技融通 情智并重”的校园文化……这里见证了开拓者劈波斩浪的坚定信念,这里激励着接力者直挂云帆的壮志雄心。与青春共芳华,与时代共奋进,与家国共脉动,共赴星辰大海,归来仍是少年。

历史的照片泛黄,而奋斗的底色从未消褪。金华实验中学八易校名,屡修校舍,从小到大,从大到精,从精到强,但校址从未改变,实中人“求实、肯干、拼搏”的精神没有变,“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也没有变。回首来时路,征途正漫漫;寻根少年时,白沙仍潺潺。

金华实验中学培养了众多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他们中有勇攀高峰的两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有悬壶济世的名医、桃李芬芳的名师,有充满活力的企业家、充满智慧的管理者,有身怀绝技的工程师、精益求精的工匠、技师……他们的青春从这里起航,对母校有着最难忘的深情回忆。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1980届)多次提及对母校及老师的怀念:“我的梦想源于白沙溪畔,起航于金华实验中学。老师们的关心和培养,愈发坚定了我刻苦学习、建设家乡的信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天,俞孔坚代表校方向母校授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院教学实践基地”,为学弟学妹提供研学、实践等机会。

同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胡耿丹(1975届)代表校友发言时说,母校在,游子归;母校是根,是学子魂牵梦绕的家园。忆苦思甜颂师恩,我们备感幸福,归属感、认同感油然而生。“作为实中学子,无论我们离校时间有多长,都会倾情关注母校的发展;无论身在何处,都愿意为母校的发展献计尽力。”

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晓萌(1980届)上台发言:读书从来不晚,我几乎没有一天放弃过学习。他饱含深情地勉励台下“后浪”:“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曾经问过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拥有怎样的人生?作为过来人,我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人。无论大家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这个时代最好的‘铁饭碗’,就是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

青春有梦,勇敢去追。校长俞秀玲表示,发展职业教育,学校近年来更注重内涵发展,以项目建设与问题导向为抓手,通过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校、三名工程等项目建设,不断做精优势专业,提升专业层次,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孵化大国工匠的“梦工场”,把师生培养成践行职业理想的“梦之队”。

婺城区委书记蔡艳上台致辞,在赶超图强的路上,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优学婺城幸福城作为“双城战略”的重要内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近3年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37个教育基础项目,教育质量年年领跑。金华实验中学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迈入了快车道: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启用,附属幼儿园破土动工,学前教育专业、药剂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高水平专业,学前教育“3+4”中本一体化等多项省级试点,近两年高职考上线率100%……学校积极探索良工360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一起追梦,成为很多学生、家长心目中的优选学校。

(叶骏)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