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校长毛向军:诚敬仁爱 深耕乡土

来源:民生网2021-05-21 21:23:25

5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小学校·大教育”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举行,上庄中心小学校长毛向军的主报告以专家访谈的形式推出,他报告的主题是“诚敬仁爱 深耕乡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林小英教授担任主持人。

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校长毛向军(左)对话林小英

上庄中心小学地处海淀北部新区上庄镇,1955年建校,一校三址,有两个小学部和一所附属幼儿园。小学部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1251人,幼儿园现有9个教学班,幼儿252人,全校教职工共计150人。

33年来,毛向军亲历了北部学校的发展,努力践行“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启迪智慧 润泽心灵”的校训,开发了“启智·润心”课程体系。 “向上之心强 相与之情厚”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写照,教师们怀揣着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担当和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诚敬之情,锲而不舍,积极向上,精耕细作,书写着办好乡村教育的故事。

敬畏圣言 立爱为基

《孟子·离娄章句》讲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上庄中心小学的校歌《小伙伴》以“谁是我的小伙伴?”“我是你的小伙伴!”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开篇,构建了老师、同学、花草、星空,融洽、平等、尊重的氛围,描绘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动人的画卷,亲切而自然。

为什么要创作《小伙伴》呢?一方面,小伙伴是师生成长的动力,快乐的源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则基于学校的生源特点,学校非京籍学生占60%,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陌生的环境,更需要小伙伴,融入到集体当中,找到安全感、归属感。毛向军希望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成为打开他们内心世界的钥匙。也希望不管是来自哪里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构建和谐、平等的伙伴关系,在这里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也期待着他们成为学校的“报喜燕”,成为国家的栋梁。

校歌《小伙伴》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早在2008年,毛向军参加海淀区教工委组织的福州挂职锻炼项目,在实践考察学习中,进学校、访名山、览古迹、参观冰心纪念馆,对学校的办学思想、顶层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参观冰心纪念馆时,他感受到了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彰显出的人性光辉,也正是一代圣人孔子“有教无类”仁爱思想的传承。“天地人者融一体,不朽精神重仁义。教书育人大命题,唯有爱字为真谛。”受此启发,他学习回来后,依据校情,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逐渐形成了以“爱”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系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繁写体的“愛”字作为校徽,“启迪智慧 润泽心灵”作为校训,并确立“四园”办学目标和“四自一乐”培养目标,其中“四自”是“自省躬身、自律正身、自主发展、自信成长”,“一乐”指“乐群”,即“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

敬执于行 兴贤育才

《朱舜水集·劝学》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劝学”让每一个孩子有更多的获得感,“敬教”让每一位家长有更多的荣耀感,“敬师”让每一位教师有更多的成就感。

2008年,刚到上庄时,孩子们在校外没有接受任何艺术训练,在校内也没有任何的艺术社团,毛向军参加了六年级的毕业活动,学生通过看视频模仿,自编自演一些节目。看到学生高涨的表演热情和幼稚粗拙的水平时,毛向军的心里充满了酸涩和自责。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满足他们学习的愿望,弥补家庭和校外学习的不足。

此后,学校准备建立一支最简单的笛鼓乐队。在向家长征求意向时,收到有意向参加的回执只有80多份。当学校为学生买好在学校训练的乐器后,建议学生自行购买乐器方便在家练习时,家长们纷纷退出了,最后仅剩下20人。

基于现状,学校确定了“广泛参与、构建氛围、形成品牌”的艺术发展目标。围绕这个目标,采取了五大措施:一是加大投入。开设快板、舞蹈等校本必修课程,建立了20多个艺术社团,每个孩子都能掌握1-2项艺术技能。现在,学校的笛鼓乐队已经变成了上百人的管乐团。二是举办校级文化艺术汇演。近50%的学生登上专业舞台进行展示,构建学生喜爱,家长支持的艺术文化氛围。三是开展艺术小达人活动。学生将校内、校外学习的艺术才能进行展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四是为学生提供市、区、电视台等比赛、展示的机会。五是与家长密切沟通。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到艺术社团中,了解学校教与学的过程。在学校的影响下,家长自愿组建了两支志愿服务队,为学生外出展示提供支持。

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文化艺术汇演,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灯光音响和超大的舞台,孩子们成为了闪光灯下的焦点,在家长们的相机前,成为了一个个明星。在校级汇演的基础上,学校还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校外比赛展示的舞台,先后走进了国家大剧院、北京电视台、国图音乐厅,并登上了北京少儿春晚、拉丁舞的国际赛场……每次演出结束,学校都会送给他们一张演出纪念照作为奖励,这美好的瞬间也成为了他们重要的回忆、自信的底气和人生前行的动力。

毛向军曾经对孩子们讲:“人的一辈子,可能没有几次登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你们要倍加珍惜,这将是你们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上庄中心小学,围绕着学生的获得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体育工作上,学校提出“学生心中有目标,家长心中有责任,教师心中有方法,学校心中有学生”的“四有”体育工作机制。同时,采取六大措施,即建立了“8+X”模式(八项基础体能项目与“X”学校特色体育课程);采取达标式管理方式,班级达标和个人达标相结合;开展阳光体育晨练;编写《体育健康手册》,引导学生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开展校级、班级体育吉尼斯挑战,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举行“小手拉大手,健康齐步走”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曾有干部问毛向军:“咱们学校没有游泳馆、冰雪场地,且游泳、滑雪也是高风险的体育活动,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运动?”他的回答是“高风险的同时其实也是高收益”。对于这个项目,他论证了很长时间,但是想到学生在游泳、滑雪等方面几乎是零体验,最终还是决定开展这两项运动。

面对高风险,学校提出四项管理措施,即老师组织有规、学生学习有矩、教练教授有方、家长支持有力,以此来降低风险,使得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收益感。

目前,学校近1000名学生都体验到了滑雪的快乐,近800名学生都学会了游泳。近年来,学校在海淀区小学体质健康测试赛中获得三连冠,并在2020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殊荣。

课程是发挥育人作用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心脏”。学校在艺术、体育这些课程的基础上,逐渐构建了“启智·润心”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更多选择的机会,唤醒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使他们从内心迸发出对学习的真诚与敬意,能够自主专业地学习,自信快乐地成长,真正实现了自主自信的学园,同时也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分担了一些责任。

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总和,家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构建家校共同体,学校提出“教师要成为家长的帮手和助手,让家长成为我们的朋友”的目标,满足家长的需求,解决家长的困难,努力构建家校共生共长的共同体,积极推动地区尊师重教的氛围。为此,学校提出四大措施:一是提升家长育儿能力。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阅读教育书籍,撰写阳光家长漂流日记和家教故事等。二是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组织开展家长寄语班会及家长、学生、老师三方班会。三是为家长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家长大讲堂,通过家校合作,汇集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多方教育合力。四是构建家庭学习共同体。共读一本书,共写一本字,共玩一个游戏,共同参与一项体育活动等。学校工作也获得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共收到家长感谢信143封,锦旗150面,家长也成为了学校的朋友。

在构建和谐家庭的过程中,学校以《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为基础,特别召开线上三方班会,为学生制定鼓励表,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帮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控制自己的弱点。家长、教师和学生目标一致,三方合力,实现发展。

“为学莫重于尊师。”作为上庄人、海淀区人大代表,毛向军积极向镇人大、镇政府建言献策,一同推动地区的尊师重教氛围。镇党委、镇政府非常重视,每年拿出近三十万的经费,在9月10日召开表彰大会,对考入大学的学生进行5千到1万元的奖励,同时对优秀的中小学生以及扎根农村教育25年和30年的老教师进行表彰。上庄曾有师范之乡的美誉,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的支持下,这里将成为兴贤育才、共生共长的家园。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对于乡村教育来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培养可能是学校面临的最大课题。为了留住人才,学校首先确立了“依靠人、发现人、激励人、成就人”的教师发展理念,不断唤醒教师内在的激情和自觉的追求,使每一位教师重新找到自我价值定位,在乡村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成就感。

学校注重对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培养昂扬向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上小教师团队。开展书记讲党课、师德师风培训、参观红色基地、观看爱国影片、党团队员讲党史等活动。每年评选校级“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学生喜爱的老师”、“仁爱杯”和“智慧杯”教育教学优秀案例。通过搭建舞台,表彰先进,涌现出了市级紫金杯班主任、区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师德标兵、“四有”教师、区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等诸多优秀教师群体。

学校以教学基本功、教学策略方法、教学思想和教育本质为专业培训内容,以必修课和专业培训的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分层培训、私人订制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小课题研究—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和“校本培训、校本科研、教材研发、教学实践”的两个“四位一体”的培训思路。指导教师从合格到成熟并逐渐走向优秀,形成了一支敬业、务实、向上的专业教师团队。

近10年来,学校组织编写了《识规律 写好字》、《汉字的记忆》、《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等30多册校本教材,累计80多万字,上百人次参与。在《识规律 写好字》这本书中,所有的例字都是由学校老师们书写。老师们利用业余和寒暑假时间编写,无怨无悔,看到校本教材付梓问世,看到学生们笔下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他们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近年来,学校师生在海淀区硬笔书法获奖近300人次,《识规律 写好字》获得了海淀区校本教材、科研一等奖。在2014年全区召开的《识规律 写好字》现场会上,市教研课程中心王凯主任给予了“行至最低处 谋求最高端”的评价。

在这里,教师们多了一份责任,少了一丝懈怠,有了积极与热情;多了一份能力,少了一些抱怨,有了轻松与坦然;多了一份付出,少了一些安逸,有了成就与获得。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心态,甘愿为乡村教育付出的真情,大有能为,大有作为,共建向上向善的乐园,为上庄教育乃至海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敬尚于情 立德为根

《大学》开篇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敬心”让爱的环境成为育人天地,“敬德”让多彩活动充盈校园角落。

校园是文化的载体,育人的天地。上庄中心小学逐渐确立了“安全开放、自然和谐、健康生态、实践参与、功能清晰、现代中式”的校园环境育人六大原则。三个校区形成了统一的现代中式风格,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将红、白、灰作为主色调,配有孩子自创的楹联、古诗词等,再以中国印、“四自一乐”故事进行装饰。小桔灯、两小儿辩日、司马光砸缸、十二兽首等雕塑,设计中蕴涵着传统故事。爱心石、智慧石、连心石、风车阵营造了山水田园的氛围。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春天玉兰、碧桃盛开,夏季垂柳、梧桐郁郁葱葱,秋季山楂、柿子果实累累,冬季松树、柏树苍劲挺拔。在自然和谐、健康生态的环境当中,这里形成了育人育心的花园。2013年,学校被评为“海淀区校园环境先进学校”。

而今,上庄中心小学的校园让师生教学之余,可赏鱼鸟,可闻花香,可沐日光,成为海淀上庄水库之外又一方静谧惬意的美景,助力海淀区“美丽乡村”建设。

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学校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一是用传统文化培育民族基因。自2009年起,每年都会开展重阳敬老、端午颂屈原、清明祭英烈等传统节日活动。重阳节活动至今,参与表彰人数达一千多人。二是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根植家国情怀。学校每年为期五天的国防教育活动,培育学生对军人的敬畏、对国家的忠诚,参与人数达三万人次。三是立足本校特点开展劳动教育。秋天收获时节,学生们拾稻穗、做叶画、摘山楂做糖葫芦……带着学生走进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感受节气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敬诚于心 立志为本

朱熹说过,命为志存。“圆规之所以可以画圆,是因为脚在走,心不变。”20多年来,海淀区老一代校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已经融入到了毛向军的办学实践中。

七八十年代建成的三个校区由于受历史的限制,没有市政管线连网,存在着功能不全、设施不完善等基础性问题。为满足学生需求,上庄校区建立排污设施,接通楼内上下水,为学生提供入厕方便;利用十一假期,自添一口自备井,解决全校800多名师生的用水问题;将原有的杂物棚、车库,改建成食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午餐,为家长排忧解难;将原来的通道加一个顶、两面墙,就建成了教师开会、教研的会议室;马坊校区在原有校舍基础上增加连廊、走廊,拓展学生室内活动和阅读空间,让学生在平房中也能享受到楼房的优势,形成了独具古代书院特色的校园环境。

2016年,在两委的支持下,幼儿园由先前低矮的小平房,改造成3800多平方米,能够容纳九个班的园区。班级中采用跃层式设计,将幼儿的活动和休息场所分开,室内面积达到170多平方米,解决了近三百名幼儿的入园问题,更好地满足了当地老百姓对“幼有所育”的良好期盼,成为上庄地区的新名片,也成为了推动海淀区第三个三年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有生力量。

上庄中心小学的干部教师怀揣着乡土情怀、教育情怀、家国情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没有嫌弃、放弃、抱怨,他们都能够锲而不舍、积极向上,享受着“心在哪,智慧在哪”的实践快乐。他们坚持了5年的“变教为学”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了7年的“8+X”体育课程,坚持了9年的识字、写字研究,坚持了10年的国防实践教育活动,坚持了11年的习作教育实践,坚持了12年的传统节日育人系列活动……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上庄中心小学的干部教师将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的精神,在乡村教育的大路上锐意进取。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乡村教育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加速器。上庄中心小学的干部教师走在乡村振兴这条独特的、鲜活的、阳光的、大美的康庄大道,坚守教育责任,秉持教育情怀,以“诚敬仁爱”之心办好高质量、有温度的乡村教育,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让海淀教育的金名片底色更加光彩夺目,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海淀篇章。

(陈达)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