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1-06-22 15:05:51
走进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一条七彩斑斓的微景式“长征路”,是学生们每天进出校园爱走的“佳径”——近14米长的玻璃栈道下,“金沙江”“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个个遥远而熟悉的历史地理名词,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了解当年红色革命故事的兴趣。校园一角的垃圾处理站,易腐垃圾经学生们自主设计的设施处理后变成了上好的有机肥,催熟了屋顶菜园里的瓜果蔬菜。紫红的茄子,碧绿的青椒,鹅黄的萱草花……满目葱郁,让人驻足不肯离去。
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项惠忠介绍,学校以微目标德育为载体,积极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多元发展。
兰溪振兴小学,由党的光辉历程、长征流金岁月、跟着课本学英雄、校本课程、红色印记、红色图书角等6个板块组成的的“红映坊”,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兰溪兰江小学,以“一船、一廊、一阁、一路、一轴、一坊”为基点,将红色文化通过“红色开学季、党史班队课、书记上党课、多彩节日行”等形式一一呈现,将整座校园变成了小学生爱学习的思政基地。
……
6月20日,以“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全国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研讨现场会在兰溪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嘉宾们徜徉在兰溪的各处校园里,无不为眼前的景象所深深触动。
“有创意更有创新,这样的思政课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来自江苏启东市教体局的陆云辉感叹道。
近年来,兰溪市深入实施思政协同教育区域探索,以“爱国爱党爱家乡,立德立功立言”(“三爱三立”)为区域中小学思政教育主题,以“打开校门办思政,协同创新促发展”为思政协同教育理念,特别是今年以来结合建党百年,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创新实践,形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思政课载体与模式。
“‘三爱三立’,是指爱国爱党爱家乡,立德立功立言。‘三爱’是基础——爱家乡首先要爱家庭、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人,积小爱成大爱,只有爱家乡才能爱国爱党。‘三立’是升华——立德是成为有道德、有大爱的人,立功是成为有能力、有追求的人,立言是成为有独立见解、有独立思想的人。” 兰溪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益民介绍说。
蒙以养正,圣功也。兰溪市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几方面为重点,推动思政教育体系化、具体化、本土化、情感化、细微化,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载体与形式。同时以“大思政”理念开门办思政,建立思政教育“校外人才库”,把党政先锋、优秀人士、家长代表等请进思政课堂,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网络,着力让思政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截止目前,全市思政课堂共聘请市、校两级校外思政教育辅导员860人,开展思政教育辅导活动6335次,浙江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学生等一大批“三爱三立”新时代优秀学子纷纷涌现。
2020年疫情期间,兰溪教育局、兰溪融媒体中心结合兰溪籍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陈薇等人的事迹,为当地8万余名学子开设《兰溪最亮的星》开学第一课。抗疫先锋的英雄事迹,深深刻进了兰溪学子的心里,直播结束后仍有大量的回放收看。
“这才是当代学生要追的星。”李益民表示,通过“三爱三立” 思政主题教育,当地小学生对党史认识的准确度从不足37%上升到了98%,对家乡知名人士的认知情况从29%提高到了91%。
“兰溪的做法非常好,有创意有成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郝志军赞誉道。教育部课题组成员、同济大学教授陈大文也表示,兰溪的经验既创新丰富了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涵,同时也加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值得各地学习推广。”
(出品:“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编委/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主编/编审:郭梁、赵慧,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魏良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