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北京科大附中校长王世东:用爱点亮梦想

来源:民生网2021-07-20 18:21:49

“当年,方辰中考成绩高出市级重点录取线成绩,却选择留在科大附中。今年高考,方辰考出了661分的好成绩,证明我们选对了学校……”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北京科大附中)学生家长写给校长王世东的一封信。收到这封来信,王世东心中感慨万千:“家长把孩子送到科大附中,是对学校的一种信任,一份期盼,学校做好优质教育是对家长的最好承诺,是对社会的最好担当。”

作为北京科大附中的校长,王世东时刻牢记教育初心,他用爱点亮学生梦想,把学校建成一个爱润心灵的“大家庭”,使人有归属感,让人温暖,令人留恋。他的教育追求,就是让每一个孩子在清晨醒来时,能对即将开启的一天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和渴望;让每一个孩子在放学回家时,能对教室和校园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来自大家庭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他深知,实现这些的根本在课程,一所学校的课程改变了学校就会改变,课程有特色了学校就会有特色,好的课程是为每一位学生设计的。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世东与青年教师亲切交流

王世东,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党委书记、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他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其中担任生物学教学工作24年,经历过班主任、年级组长、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党委书记等各个岗位锻炼,对教育充满激情和热爱。曾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海淀区优秀教师”“海淀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海淀区优秀工会干部”等称号。2021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

初到北京科大附中时,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适合学生发展、唤醒学生智慧的课程体系。他和干部团队树立从行政领导到专业引领的观念,投身到教育教学一线的各项活动中,与老师们一道发挥课程建设的主体作用,凝聚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落实“五育并举”,建成了三级五类“鼎新”课程体系,凸显了“人文奠基,工程见长”的育人特色。

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推出伊始,王世东提出,以课程领导力推动教学管理向专业引领转化。课程领导力不仅仅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以及课程规划、课程建设、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的领导,更应该关注在推进学校变革和发展过程中广大教师不断提升的课程意识、课程建设和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执行能力。学校课程管理,多管齐下,鼎新力行,才能确保新课程、新教材校本实施直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北京科大附中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有三个层面,即建立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实施管理;建立学科研究共同体,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实施研究;依托学科备课,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有序的实践研究中,凝聚不同团队和个人的执行力,形成课程建设合力。

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由校长、教育教学副校长、教学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代表以及校外专家组成,围绕育人目标,着力从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以及校本课程等方面,以“一致性”原则,贯通学段,融合学科,以校本特色的课程架构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研发和实施课程,以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化办学和发展,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学科研究共同体则基于学科建设和跨学科融合的教研思路,以《学科校本课程纲要》为抓手,以“关联性”加强学科本质研究,以大概念为核心,使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优化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实施路径,进一步拓展学科内容,将学科课程以及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建构校本课程。

学科备课组成员,以“适应性”原则对接学情,以《学科校本课程纲要》为指导,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开展直指学科素养落实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挖掘学科核心本质,以学定教,以评促学,引导学生进行(发展)深度学习。备课组成员集体研讨,相互开放课堂,开展课堂观察,互为课堂助教,提高备课和教学质量。

2018年,学校课程整体育人效果显现,被评为“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同年11月,北京科大附中承办了“北京市中小学课程整体育人交流研讨会”。2020年,成为海淀区新品牌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鼎新”课程体系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成为学生成长的跑道,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翅膀。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中唯一的一所中学,北京科大附中已经连续25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科技示范校”称号。近年来,其课程育人的故事越来越精彩,越来越生动。

王世东认为,阅读不仅是立德树人的途径之一,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课外阅读的知识中,相得益彰,形成丰富立体的知识体系。学校从“阅读”开始,唤醒学生智慧,打牢文化底色,种牢红色基因。加强“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整体建设,开设晨读课程和经典阅读课程,让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图书馆的购书活动,以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建立学生身边的“书屋”“书吧”和“书台”,使学生能随手拿书,随时随地能看书。近年来,学生在北京市“朗读”和作文比赛中,共有313人次获奖,其中获一等奖59人次。

北京科大附中在海淀区率先设立“道德学堂”,开设必修课程,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由班主任、家长、学生共同设计课程内容,激励学生熟读文化经典,分享经典体悟,传播道德故事,引导学生行“孝”爱父母,行“尊”爱老师,行“悌”爱同学,尽“忠”爱国家,用优秀文化化解成长困惑,促进家校合作与沟通,营造和谐班级文化。

考上外国语大学的牛仲琪同学,深有体会:“‘礼之用,和为贵’,道德学堂对‘ 礼’的阐释,使我们制定班规有了依据。我曾在学校的‘五四表彰’获得‘ 校级道德模范’称号,在班级,纪律上发挥带头作用,生活上尽我所能帮助同学,尊师上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如今,高考又考出了理想的好成绩,能够做到这些,受益于文化熏陶、班规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体验。”

作为北京“1+3”项目试点校,学校设立“1+3”项目试验班,开设了四年贯通培养课程,利用北科大科技工程资源,开设工程项目课程。已经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的方辰同学,非常擅长机器人项目探究。他说:“母校的课程是立体的,是丰富的,是强有力的,只要愿意努力付出,科大附中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从初中的军事科技班到高中的“鼎新”班,由初高中一体化培养、考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的任书昊同学,在学校六十年校庆之际发来这样的微信:“母校的栽培,课程的陪伴,让我在一次次摸索与突破中认识自我,获得自信,我相信母校给予我的,会让我变得更加优秀”。

童帆同学不仅学习好,而且对足球情有独钟。学校开设足球课程,聘请外籍教练,对他来说如鱼得水。已经成为同济大学校足球队主力的童帆这样评价学校:“母校的足球课程成就了我的爱好,足球成为我的一技之长,让我进入海淀区足球队,继而进入北京青年足球队,更成为激发我全面发展的动力”。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国乐”选修课程,作为中等生偏多的科大附中来说,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且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人数不多,乐器编制不完整,很多学生缺乏音乐基础,只能从零开始。为此,学校采用校外专家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合力教学的方式,共同制定课程计划,设计课程内容。如今,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支能拿得出手的“国乐团”。这支“国乐团”登上了国图艺术中心,代表学校首次参加海淀区中小学艺术节大型器乐合奏展演就获得了铜奖。这支“国乐团”受邀参加意大利国际声乐器乐艺术节,获得器乐合奏一等奖。

北京科大附中以爱陪伴学生,体现在细微之处。课程助力学生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为有特长的学生举行专场展示,先后举办了王楠同学的二胡专场音乐会、金美恩同学的个人才艺专场展示会、焦月樵同学的笛子专场个人演奏会、赵佳丽同学的“建党百年”书法献礼展等等。

每天早晨,王世东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共同开启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成为他的必修课。走在学生中间俯身成为他们的朋友,来到老师中间躬身倾听他们的心声,加入干部中间平身成为他们的伙伴。王世东还参加班会,参与研讨,设计活动,各种场合都有他的身影。他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

(陈达)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