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办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

来源:民生网2021-08-10 17:56:25

作为一所专门学校,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承担着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学校创建于1955年,是全国第一所专门(工读)学校,教育对象是转自普通学校的心理行为偏常、学习困难或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66年来,学校已经让数以万计的迷途青少年重新走上人生的正轨。

特殊的学生呼唤着特殊的教育,从早期半工半读式的劳动教育、马卡连柯式的集体教育,到后来创办职业教育延伸初中教育效果、成立心理中心助力科学矫治、发展科技教育在情境体验中促进学生转化,海淀寄读学校的探索从未止步,逐渐认识到办好专门教育关键是要抓“适合”。

海淀寄读学校校长肖建国和学生们

海淀寄读学校确立“办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目标,以“适合的教育”理念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举措、课程供给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适合的做法,促进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个体潜能得到发挥。

教之本在师。专门学校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所表现出的问题多是成长中的问题,在成长中可以得到改善。人们常把专门学校的学生比喻为“蒙尘的花朵”,是指花季少年成长中遭遇挫折或不良因素的“感染”,但实际上青少年还处于思想与行为高可塑性阶段,蒙尘之下仍然是美好的心灵。在寄读,教师无条件地悦纳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向上、向善发展的可能性。

悦纳学生是专门教育的逻辑起点。悦纳是从心灵上接纳,陪伴则是从情感上建立师生的深度连接。温暖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是促进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摇篮。寄读孩子的家庭很多是不幸和缺乏温暖的,造成他们冷漠、叛逆,走上社会开始不良交往。寄读学校教师的工作就是要让孩子们重新感受到温暖,在倾情陪伴中找回迷失的自己,重新点燃向上的力量。

在海淀寄读学校,每班配备两名班主任,每班的学生数在20左右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两位班主任白天上班,晚间轮流值班,与学生同吃同住、一起学习生活,24小时陪伴学生,建立起如师如父、兄弟姐妹般的亲密师生关系。学生在学校逐渐找回了在家庭中可能缺失的情感支持系统,重获安全感与信任感,获得成长与前行的动力。陪伴具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陪伴让学生的转化成为可能。

目前,寄读学校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教育举措是半封闭、集体化教育方式。半封闭教育下,学生周一至周五住宿在校,不使用手机,减少了与原有不良社会人员接触的可能性,阻断了学生与负面成长环境之间的联系,学生在稳定正向的育人氛围中,持续、渐进地改善了偏差行为。集体化教育下,学生一日生活作息环节都按班级集体行动,升旗、点名、上课、吃饭要列队。每天整理内务,把被褥叠成“豆腐块”。每天晚饭后,组织全体学生晚点名,围绕一日生活进行集体教育。各班每天晚睡前还要进行不少于半小时的晚班会。参照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集体化教育,解决了很多针对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的行为问题。

海淀寄读学校还不断创新教育举措,建立了心理中心,创设了三级心理关注机制、每班心理辅导员制度、心情天气预报、个体成长支持小组等多种适用专门学校学生的心理工作方法。

以三级心理关注机制为例,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融入一种浸润式的心理关怀之中。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员、专职心理教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工作团队,分层次给予学生及时、科学的心理指导和支持。

一级心理关注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入校开始,心理中心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建立心理档案,为其他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对于评估中筛查出的有心理危机风险的孩子,及时上报,进入二级关注或三级关注,将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问题与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一级关注还包括学生每周上一节心理课、每日填写心情天气预报。在心情天气预报中,学生每日表达自己的心情,心理辅导员每日关注、回复,在润物细无声中消解学生的不良情绪,陪伴学生的心灵成长。

二级关注面向具有明显心理困扰的学生。通过心理评估、班主任与心理辅导员反馈,发现存在心理困扰无法自行缓解的学生,由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个案辅导,依托一般谈心谈话、沙盘游戏、认知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疗法等专业心理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疏导,帮助其重建积极身心状态。

三级关注面向心理困扰突出的学生。针对品行障碍、抑郁、多动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专职心理教师协同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家长、同伴等以成长支持小组的形式,集中给予生命能量补充;聘请专家进行督导,定期召开个案评估会,诊断、实施矫治及支持性辅导,使得这部分孩子重新获得稳定的情绪,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级心理关注基本实现了心理关怀普及到每一个学生,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干预。此外,学校心理中心作为海淀区挂牌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积极地将心理教育的成果与经验对外辐射,让更多的人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以心理教育的方式突破学生教育矫治的难题,心理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品牌。

2005年,海淀寄读学校针对学生多为动觉型学习者,具有对操作与体验非常感兴趣、思维过程需要具体的形象进行支持的特点,着手引入科技教育,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情境中学”,在参与中体验,不断提升学习自信心,改善心理行为问题。

六个月之后,第一间科技教室正式投入使用。一年后,同学们的自制乐器项目就在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赛中,荣获北京市第一名和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科技教育取得进步的还有更多的学生。

初一就转入海淀寄读学校读书的H同学,经常和老师对着干,不想上学。到了初二,他被科技活动吸引,手掷航模、结构承重、食用菌种植、科学实验等,什么都想参加,什么都想学,多次在科技竞赛中获奖,在科技节上表演自己设计的科学实验……这些经历让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变得积极上进,和老师、同学的关系融洽了,成为学校的科技达人。

海淀寄读学校校长肖建国和学生们参加温泉镇科技节活动

海淀寄读学校的科技教育从零起步,成就了学生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近三年来,4名学生当选海淀区少科院科技小院士,有450多人次学生获得各级竞赛奖励。2017年、2020年,学校连续两届荣获“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

科技育人,科技赋能。海淀寄读学校的科技教育没有追求“高精尖”,而是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做到“以学生为本”“全覆盖”“全受益”。通过普及性的科技教育和个性化的科技校本课程、社团与比赛,让一大批对学习、对生活失去信心、自卑叛逆的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专门教育的适合还必须在课程供给上寻求适合。专门学校的学生往往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不良,而且还存在学业上的普遍偏差。海淀寄读学校基础合格类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奠定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在教学上,海淀寄读学校不怕低、不怕慢,倡导低起点、小步走、分层次、多指导、勤练习、快反馈,有时会倒退到小学的知识去讲,改善了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问题。

优长发展课程则关注学生的个性,以优势的发展带动学生进步,让学生在成功中成长。学校300多名学生享有36个专业课程教室、40多门校本课、10多门社团课,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课程。每年学校组织20多次集体德育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走上台前展示自我,很多原来不敢当众说话孩子能够自信地展示和表达。在校园咖啡屋、电视台、生态园等参与实践课程,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才能。学校还曾为1名小学转来的孩子单独建了一个班,为1个喜欢标枪的孩子专门设立了标枪课。优长发展课程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得到了关注,在一次次参与的过程中重拾自信,阳光成长。

挽救一个孩子就会成就一个家庭的美满幸福,就能减少了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海淀寄读学校把适合的爱献给了特殊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在学校实现了教育转化,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海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章北海)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