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热评丨治理教师有偿补课,就该“零容忍”

来源:民生周刊2021-08-17 10:28:41

近日,河北沙河市教育局查处了4名有偿补课的在职教师,其中一人获得的河北省“特级教师”、邢台市“首届名师”荣誉称号也因此被取消。

4名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受警告处分,其中一人的特级教师等荣誉被取消。看到这样的消息,不免让人非常吃惊。禁止教师有偿补课,按理说,早已不是新闻。且不说更早的文件规定,就是近几年类似规定都可谓是接二连三。然而,在如此高压态势下,一些地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现象好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教师吕某某涉嫌有偿补课,浙江金华市3名初中教师违规补课,江西南昌市4名教师违规补课……补课内容,从语文、数学、英语到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等,不断变换花招,另立名目,以所谓的“小班化教学”“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说辞忽悠家长和学生,令家长从“心动”直至变成“行动”,心甘情愿拿出大把的补课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个别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故意把课程的重点、难点留到课下,暗示家长或者直言不讳地告诉学生需要补课,借机同家长搞利益交换,违规收受礼品礼金。

其实,对于在职教师而言,教师管理规定以及师德师风标准就是一根悬在大家头上的红线,这根红线碰不得、摸不得,应该模范遵守,不断增强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敬畏感,为学生做好表率。少数教师有偿补课,虽然受到了及时查处,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并没有随之结束。这些违规行为对学生的危害可谓“伤筋动骨”,既影响学生学习也影响学生成长,容易扭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治理有偿补课,就该“零容忍”,不搞“下不为例”,杜绝任何形式的“打折扣”“搞变通”。

同时,“零容忍”治理教师有偿补课,还要加强制度建设,持续提升制度执行力,并形成长效机制。说句实在话,有关治理有偿补课,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持之以恒地执行、铁一般地执行。少数地方之所以有偿补课屡禁不止,除了其本身巨额经济利益诱惑之外,也与相关职能部门查处不严、紧一阵松一阵不无关系。执行力就是制度的生命力。所以,教育部门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持续加大对违规补课行为的查处力度,按照“从严查处、形成长效”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宣传教育、严格教师管理,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才能铲除这些违规问题滋生的土壤。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通俗地说,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零容忍”整治有偿补课关乎教师队伍建设,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关系祖国未来。只有对有偿补课行为实施“零容忍”整治,实现源头、过程、出口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才能实现“零违规”,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申国华(公务员)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