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1-09-01 11:11:18
甘顶村的路大多是盘山公路。盘山公路一般都很窄,两车交会,只能紧贴着减速通过。山路蜿蜒曲折,一边连着山体,一边挨着悬崖。由于弯道处存在很大的视觉盲区,事故高发地和减速慢行的警示牌随处可见。当然,在这些警示牌中,还属注意落石的最为显眼。每次走在这条路上,我都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格外小心。
从大关县城到甘顶村有56公里,正常情况下需要行驶近1个半小时;碰到天气不好时,时间就更长了;假如碰到滑坡,那恭喜你“中奖”了,要不原路返回,要不就慢慢地等吧。
2017年6月22日,我在大关县政府参加扶贫会。晚上八点左右,会议结束,我开车从县城出发回村。出发时月明星稀,但是开出去没几公里,天上就飘下了雨点,再往前走,雨越下越大。大关就是这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心里虽然打鼓想返回县城,但想到第二天村里还有重要工作,就安慰自己:我运气不会那么差,只要一百二十分地小心,就不会有事。
但这雨太大了,一路上,车子在颠簸与打滑中龟速前行。晚上10点钟,才走了一半。车子行驶到寿山水泥厂上方附近时,我忽然听见车顶有乒乒乓乓的声音,心里暗想,糟糕,遇上滑坡了。定了定神后发现,还好还好,遇到的只是冰雹。冰雹和雨点砸在车上啪啪作响,虽然雨刷器已开到最大,但我还是看不清车前的路。前方的路,越来越模糊。我后悔极了,为什么没有在县城住一晚?转念一想,已经走一半了,就硬着头皮往前冲吧。
雨越来越大,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要不要靠路边停车,等雨小一点了再走?可是贸然地把车停在路边,万一没有被别的车看到引发了连环事故怎么办?想到这,我接着打开车辆的“双闪”,一点一点地往前挪。雨太大了,车窗像被厚厚的白纱帘罩住了一样,外面的一切都模模糊糊的。车就像暴风雨中的小船,在“惊涛骇浪”中摇曳着。
突然,转弯处有个黑影在晃!霎时间,我吓得一激灵,惊魂中猛然把住方向盘。原来是一个年轻人,只见他浑身湿透,用力地呼喊挥手。我以为他需要帮助,正想着靠边停车,却听到他在车后大喊:“停车!快停车!”
我在弯道中急忙踩刹车,来不及拿雨伞下车,借助穿过雨幕的灯光,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距我不到10米的地方,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一辆白色轿车被落石和泥浆直接“推”到了悬崖边缘,副驾驶一侧已经悬在半空!
看到我停车,年轻人立马跑了过来:“前面不能走啦!山体滑坡!我连人带车差点被推到崖下!”
我扫了一眼车,又赶紧看了看他:“你有事儿没?没受伤吧?”
听我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年轻人跑到车前看了看车牌,然后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询问我:“你是哪里的?怎么开着北京车牌的小汽车?”
“我是从北京来的,到甘顶村驻村的第一书记,帮助村民们脱贫的。”
他惊讶地说:“从北京开到这,怕是有3000公里吧?”说完对我竖了个大拇指。紧接着又说:“你是好人,是好官,老天都保佑你,好人一生平安。”
一时间,我竟语塞,不知说什么好。
我本想和年轻人一起等救援的人们过来,可是他见我穿得单薄,一再坚持让我先走。在他的指挥下,我在狭窄的盘山路上将车辆掉头,之后驶向了他告知我的另一条路线。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终于安全回到了家——甘顶村村委会。
每每想起此事,我都感觉自己非常幸运,要是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我也会经常想起那位好心的年轻人,虽然记不清他的长相,但他黑夜中冒雨挥手的样子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人们常说的人间大爱,也许就是他这样的人吧。祝所有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张北发,现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综合处干部,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担任云南省大关县甘顶村第一书记。)
【以上内容摘选自《村第一书记的扶贫故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