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党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建党百年”案例公示︱四川兴文: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治理“六大体系” (057号)

来源:民生网2021-09-06 17:34:17

【编者按】本文是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的第六批入围候选案例之一,正在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如最终入选,将结集出版和对外发布。

        公示投票平台:

详细了解本次活动并投稿参与,请点击:

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公告  

 

【摘要】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兴文地处川滇黔结合部和华蓥山断裂带、属四川最大苗族聚居县等实际,探索构建基层治理“六大体系”,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制度不断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妥善应对了兴文“12.16”5.7级地震、长宁“6.17”6级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为有效防控重大风险,高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背景介绍

兴文“12.16”5.7级地震、长宁“6.17”6级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兴文县结合社会治理部署和县情实际,积极探索构建有兴文特色的基层治理“六大体系”,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城乡基层治理末端见效。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党建引领、三级联动、社会协同”的组织指挥体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构建党组织为基础,县乡村统一指挥,覆盖到村(居)民小组的组织指挥体系。一是党组织引领。建立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履行牵头统筹、组织协调、督导落实等职责,设置城乡基层治理股负责委员会日常工作,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推进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县乡村联动。把基层治理作为县乡村三级党政一把手工程,推行“县级统筹、乡镇主导、村级实施”联动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三包”制度,县级注重强化统筹领导、指挥调度;乡镇落实主体责任,调配各类资源力量,主导基层治理;村级负责实施。三是社会各界参与。建立城乡社区党组织与属地社会组织定期联系制度,组织和协调社会组织参与共驻共建,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承接部分公共服务项目,发挥生活服务、公益慈善等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构建“预案周全、实战演练、科学应对”的能力提升体系。坚持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应急能力体系建设。一是早分析早谋划早预防。修订完善县乡村应急预案,系统制定安全生产、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公共卫生等28个专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应急预案,形成覆盖领域全面、组织指挥统一、综合协调有力、系统保障周密、应急措施高效、部门资源共享、社会参与广泛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练技巧强能力重实战。组织县乡村三级开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应急救援演练,每年开展防汛抗洪、防震防火、食药安全等专项应急演练1000余次,检验和增强预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应急队伍联合作战能力。三是速决策快处理保质量。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综合协调、医疗救治、宣传舆情、后勤保障、交通运输等工作组各司其职,干部群众、社会组织通力配合,保证组织体系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快速响应,确保快速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三)构建“职能部门、专业机构、信息平台”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职能部门、专业机构、信息技术等各方面资源力量整合,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一是提升形势研判能力。将基层治理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全员轮训、科级领导干部培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暨后备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研判形势、统筹谋划、驾驭风险的能力,提升基层治理特别是应急处置的科学决策水平。二是提升队伍专业能力。成立以组织、宣传、纪检监察、政法、司法、民政、环保等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城乡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12个乡镇全覆盖组建基层治理专班队伍,形成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的专业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充足有力的人员支撑。三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全覆盖实施“雪亮工程”,建成大数据中心,推动综治中心、公安指挥中心、城管中心深度融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预警信息发布、防汛隐患共查、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推进应急、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有效提高了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四)构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的融合治理体系。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激发城乡社会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坚持法治为本。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社区)一警”机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七五”普法,深化“法律十四进”,开展“法治浸润”行动,建立“法治兴文网”官方法律服务网站,开通普法抖音平台,开展“我与村小有个约定”普法进校园活动。二是坚持德治为先。搭建“一村一道德讲堂”“一村一农民夜校”等德治教化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十好苗乡人”等系列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陈国辅、全国文明家庭熊永伦、全国劳动模范王鹏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道德榜样。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团,组织道德模范开展道德巡回宣讲。三是坚持自治为基。修订完善村(居)民公约,组建村民议事会、老年协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一约五会”自治机制。搭建乡贤参事、夜话村事、有事来协商等平台,推行“民主提议、民主商议、民主审议、民主决议、民主实施、民主监督”议事决策六民工作法,养成“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自治氛围。

(五)构建“领导示范、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始终注重党群同心、干群同力、群策群治,着力构建防控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严密防线。一是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开展以组织联建、领导联村、干部联户,实现党群同心、干群同力、城乡同富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同”活动,实行县领导联系乡镇和重点村、科级领导联系村、机关干部联系户制度。二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历次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各级党组织纷纷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置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示范和引领群众冲锋在一线。三是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作用,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群防群治。通过推行卫生家庭评比,建立孝老爱亲榜、优秀学子榜、红黑榜等做法,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度不断扩大。

(六)构建“作风要求、舆情监测、物资供给”的工作保障体系。着力构建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落实到位的基层治理工作保障体系,保证基层治理工作有序有力开展。一是作风务实、督查严格的纪律保障。组建纪律监督检查组,开展“点穴式、随机式、错峰式”明察暗访,督查各工作组、乡镇、相关部门基层治理情况,严肃问责、及时通报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二是正面引导、凝聚合力的舆情保障。发挥县融媒体中心传播优势,打造宣传内容通俗化、宣传方式多渠道、宣传领域全覆盖、不实舆情速回应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机制,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电视台等开展及时宣传,最大限度凝聚正能量。三是统筹调度、精准供给的物资保障。将基层组织活动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社区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基层治理所需资金;建立完善基本生活必需品调集发放机制,实施应急处置必需重要物资动态储备计划,建立应急资源征集调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和落实应急处置专项预备金制度,健全完善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

三、取得成效

(一)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兴文县探索构建了由组织指挥、能力提升、技术支撑、综合治理、群防群治、工作保障六大体系构成的党组织领导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共促发展的城乡治理体系,初步形成上下联动纵向治理、条块联合横向治理、点面结合全域治理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全县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关系更加清晰顺畅,城乡基层治理制度机制更加完善,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服务功能、治理效能不断增强,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居民生活品质、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为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应对。近年来,兴文县妥善应对兴文“12.16”5.7级地震、长宁“6.17”6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12.16”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和Ⅲ级应急响应,通过派出应急救援队伍、乡镇和村组干部全部出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地震当天就全面完成人员搜救工作,16名受伤群众及时得到救治;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灾后重建指挥部,用不到1年时间全面完成受损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I级应急响应,及时精准摸排出返乡人员10862人,第一时间对21名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164名间接接触者居家隔离,有序有力推进联防联控各项措施。

(三)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基层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有力推动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用的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建设首位意识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政治锻炼更加经常。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豁免责任,纠正失误、避免错误,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出台“八个优先”举措,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抗疫一线担当作为。鲜明注重基层选人用人导向,2017年以来从脱贫攻坚、抗震救灾、基层治理一线提拔重用业绩突出干部99名,171名干部晋升非领导职务,让干事者得到提拔重用,持续巩固了人心齐、风气正、干劲足、事业兴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基层治理的深入推进,为兴文改革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环境,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14418户5342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县。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纳黔连接线建成通车,基本构建起内联外畅交通体系,产业转型持续给力。教育事业不断进步,高考本科上线连续16年保持增长,本土培养学生首次考入清华大学。成功列入“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中国康养产业50强县等20余项殊荣。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四、经验启示

兴文县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体系”,实质上是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观念、全方位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是适应新形势城乡形态重塑、社会结构变化、利益格局调整的客观需要,为持续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坚决听党指挥是首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党指挥。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推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才有基本依据和根本遵循,才能确保打赢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防控阻击战,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在任何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中保持高质量发展。

(二)建强基层组织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等转化为基层治理工作优势,才能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三)优化治理体系是关键。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综合性工程、长期性工程,单靠某级党政、某个部门、某个行业难以实现有效治理,必须进行全局谋划、整体设计。兴文县打破行政壁垒和线性思维,把行政力量用在关键环节,用组织纽带把县乡村、职能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和群众等治理力量整合起来,用制度机制固化下来,形成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基层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持续性,提升了基层治理工作执行力。

(四)紧紧依靠群众是基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也是加强城乡基层治理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只有发展人民民主,尊重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兴组轩)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