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扶贫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扶贫

“非遗”就业工坊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中国文化扶贫公共关系发展报告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1-10-15 21:42:24

2017年5月原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依托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在贫困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并予以引导性资金扶持,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带动”非遗”传承人群增收致富。同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启了“非遗”传承与扶贫事业开始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阶段,“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项目的出现,不仅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实现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提升,更为开辟我国文化扶贫事业探索拓宽了新路径。

一、中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历史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一)推进我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建设是要求也是需求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繁荣兴盛,事关实现民族复兴,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经济资本,更是文化资本”,这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了新的保护传承路径。“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创新性手段。我国的民族地区往往是贫困问题最集中的地区,文化扶贫是我国在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许多民族地区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发展文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等有关文化部门和相关企业,通过“非遗”保护传承、文艺文化宣传等形式与脱贫攻坚融合。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正式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支持各地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以各类文学艺术创作为载体,依托“非遗”项目,设立了一批特色鲜明、带贫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019年,又印发了《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扶持,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纳入产业、就业等各项扶贫政策支持范围,按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遴选程序和标准,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培学员中,遴选一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经过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彻底消除。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增强,中国减贫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我国完成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更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和全球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脱贫攻坚战,不仅使贫困地区摆脱了落后面貌、贫困群众摆脱了生活窘境,更为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我国文化聚力、文化张力、文化实力所彰显出的文化自信体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这种文化自信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将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强、底气更足。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将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中华文化命运共同体。

(二)我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取得的成效

文化传承、文化凝聚、文化滋养、文化认同、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给脱贫攻坚战带来强劲动力和勃勃生机。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孕育于基层、扎根于群众,它是一种将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精准文化扶贫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扶贫车间,不仅大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发挥扶贫扶志扶智作用,是文化等部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目前来看,至少实现了三个“双丰收”。一是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扶贫产业的双丰收。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不仅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扶贫产业,也让“非遗”保护传承基础更牢靠、发展更长远,坚定了文化自信。截至2020年年底,在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二是实现了传承人和贫困群众的双丰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头连着传承人,一头连着贫困群众。在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过程中,传承人得到系统“充电”,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市场,同时让贫困群众学会了传统技艺,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劳动收入,成为新的“非遗”传承人。三是实现了扶贫和扶智扶志双丰收。通过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贫扶智扶志的作用。尤其给留守人员、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家庭和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还鼓舞了干劲,受到了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欢迎。比如,深度贫困的甘肃东乡县民间刺绣从传统作坊自用自销的民间工艺走上姹紫嫣红的国际服装秀,脱贫后的普通绣娘亮相丅型舞台,这是基于“非遗”文化的底色和脱贫后自信力量的中华文化新精神、新风采、新风貌、新气象。

在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完成人类千年梦想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将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宝库。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发扬光大。

二、中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经验做法

我国发展“非遗”就业工坊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有行业部门和各级政府、社会力量的众志成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团结奋进。

(一)政府高度重视是保证

在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过程中,各相关行业、各级党委政府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拓展“非遗”扶贫成果高度,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领导,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内蒙古、河北、湖南、甘肃、重庆等省区市,积极协调本地文旅、扶贫、财政、宣传、妇联等部门,共同推进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为促进国家和地方品牌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凸显我国“非遗”扶贫产品独有特色,国务院专门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要求“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比如山东、浙江、上海等东部省市,积极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帮助重庆、云南、贵州等中西部省市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销售“非遗”扶贫产品。2019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联合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牵手中国时尚设计大师张肇达,打造“天才妈妈×东乡绣娘”公益品牌,并于10月下旬在京举办了公益品牌计划发布会暨公益时装秀,东乡绣娘创承“非遗”文化,一根绣针改变命运,绣出梦想绣出希望。

(二)培育特色品牌是目标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依托传统工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一种扶贫模式。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并投入大量资金重点支持14个门类383项国家或地方品牌传统工艺类项目,其中65%的项目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同时,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助力“非遗”扶贫,中央美院、唯品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先后在江西、新疆、贵州、青海等贫困地区地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弘扬优秀工艺,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带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织女益家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以西秦刺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金平、冯芮爱和手织布传承人宁卿慧为带头人,以“织女益家”为品牌,以传统“非遗”文化项目手织布、泥塑手工艺品制作为载体,采取“专业合作社+困难妇女+公益”的形式,把农村妇女“请进来”免费教学,把织机免费“送出去”,用指尖上的艺术,绘就幸福画卷,开发产品5种,年产值30万元,带动了当地5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传承、带贫、致富多赢。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尼玛藏式卡垫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全国乡村致富带头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获得者旦增称来,创新藏毯纺织技术,把藏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成功研发出“看照片纺藏毯的纸样使用技术”,打造“昵炜藏毯”品牌,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当地26名贫困户劳动力“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达6万元,用新藏毯织就一条创新致富扶贫路。

(三)培养带头人是根本

自启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以来,全国各级各地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培育优秀“非遗”传承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作为首要工程,列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要内容,出台政策,明确任务,加大培训力度,持续推进,牢牢把贫困村集体、贫困户嵌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工作中,变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千军万马的发展主力,走出了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整体推进、共同脱贫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国研培计划参与院校累计培训学员近4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覆盖传承人群超过10万人次。涌现出“传承指尖技艺、助力精准扶贫”的石丽平、“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的韦清花、“用苗绣开辟家乡妇女自立自强路”的石佳等一批带贫成效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呈现出“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江西新余市渝州绣坊创始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张小红,发挥新余中国夏布之乡优势,将夏布刺绣与中国画完美结合,创作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国画绣品,极大提高了夏布刺绣的艺术审美和收藏投资价值,使这朵“‘非遗’之花”长久芳香绽放。目前,新余市发展夏布绣坊7家,其中3家上规模,带动上下游从业人员2000人左右。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康诺玛尼石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吉曲巴,采用传统工艺,通过雕刻、涂抹颜料等技艺,把页岩石制成精美的工艺产品,广受欢迎,累计吸纳68名农牧民群众、9名本地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四)讲好脱贫故事是重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不仅仅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解决输血功能的一时之举,更是增强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增强技能脱贫能力,实现扶贫扶志扶智。近年来,全国各级各地在注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特色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市场培育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挖掘和讲好产品背后蕴藏的“非遗”文化符号价值意义、中国文化故事,尤其是脱贫攻坚故事,并通过组织开展或参加“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走出去”“请进来”交流活动,积极向国内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贫困地区劳动人民通过自己巧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自强自立自信故事,既展示了“非遗”在助力精准扶贫方面的作用,展示了中华儿女奔向小康生活中奋发有为的精神气质,又提升了中国形象,推进了国际减贫合作交流。如青海省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奖者苏晓莉,打造的中国刺绣行业十大品牌之一“威远土族盘绣”,产品覆盖青海主要旅游景点,销往全国6个城市和韩国、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既辐射带动一大批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也让世界看到青海民间艺术的无限魅力,让彩虹之乡“太阳花”在全球明艳绽放。

(五)拓展销售渠道是关键

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及时卖出去,变成真金白银,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是“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生存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全国各级各地积极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物资交流会,提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社会知名度、品牌影响力。组织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直播带货节目等,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线上展示和销售,有效帮助“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扩大销售。加强文旅融合,开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进景区活动,积极利用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在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小镇开展销售活动,通过旅游带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产品销售和“非遗”旅游消费。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6月13日“非遗”购物节当天,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网络平台销售“非遗”产品800多万件,涉及近45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成交金额近4亿元。其中,有520多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加活动,覆盖了355个国家贫困县。

(六)广泛宣传引导是支撑

加强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协调合作,建立常态化的“非遗”扶贫宣传,利用流媒体设立线上线下专题、专栏、频道等,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活动,提升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发展的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积极鼓励各级各地开展优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评比、表彰,并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强优秀案例、代表性传承人和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营造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激发参与人群的工作热情。2020年10月下旬,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山东济南举办了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其中“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是重要内容。博览会以线上线下方式,集中展览了全国各地700余项“非遗”代表项目、500家“非遗”产品、46个“非遗”工坊,展演了400余部“非遗”题材记录片、专题片,成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展示和推介的重要平台。

三、中国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主要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以内蒙古科右中旗为例

科右中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刺绣之乡、中国内蒙古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蒙古族刺绣技艺在该旗传承已有300年历史。近年,科右中旗委、旗政府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大力建设刺绣扶贫就业工坊或扶贫车间等产业基地,形成了“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文化品牌,推动实现了刺绣“非遗”文化产业化大发展。

第一,建立产业政府主导管理体制。一是旗委高度重视。成立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发展专项推进组和刺绣协会,由内蒙古自治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并已连续两年对蒙古族刺绣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旗委组织部门在刺绣扶贫就业工坊等企业成立党支部、发展党员,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二是政府加强管理。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对刺绣”非遗”文化产业资金使用开展绩效评估,规范扶贫就业工坊或扶贫车间资金使用,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同时积极搭建展览展示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交流合作。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社会参与、企业依法运营。政府先后扶持成立了刺绣产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协会,以及50多个刺绣实训基地、扶贫就业工坊或扶贫车间等,探索出了“企业+协会+扶贫就业工坊(车间、基地)+农牧民(贫困群众)”的产业运营模式。

第二,建立产业市场化运营机制。一是拓宽产品研发渠道。借助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专业艺术团队,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创作;借助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展精品刺绣论坛、评选活动。二是设立产业村开展产品生产。针对全旗绣工分散的现状,设立51个产业村,分别由各自的刺绣带头人进行管理,并辐射影响周边其他嘎查。目前,已经能够制作包括棉麻、真丝、皮革等材料制成的服装、装饰画、生活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等刺绣产品。三是多方开展产品销售。除每年承接300万元的固定订单外,还组建了82名大学生营销队伍,与国内37处销售点开展合作,以成本价走入各大景区景点。同时,与各销售网点合作,组织加工半成品,提高产销量。四是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对接旅游产业发展,研发了20余种款式新颖、民族特色突出、精美实用的以刺绣为主的蒙古族特色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及旅游纪念品,借助各类销售平台和渠道走向了全国。

第三,建立产业双效双赢机制。通过对扶贫就业工坊等长期无偿刺绣技能培训及免费提供基础物料及刺绣图案,逐步建立起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运行机制。一是推动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全旗173个嘎查集中举办蒙古族刺绣培训班132期,培训绣工14700余人次,并通过绣工们的传帮带,已培养出一至三级绣工14300人,免费设计7000多种图样分发到全旗刺绣扶贫就业工坊和农牧民绣工手中。二是推动扶贫就业工坊增收致富。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对扶贫就业工坊等提供服务和保障。三是推动产业影响力提升。成功申报并获译“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成功认证“规模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技艺展演活动”大世界吉尼斯纪录,2019年全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产值达2000万元,推动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政府主导模式是当前“非遗”就业工坊的主流发展模式。如江西省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以雕塑、手绘等手工制瓷为主的传统陶瓷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抢救和保护散落在市内古街偏巷的知名手工制瓷名人名坊,历经7年建成占地620亩的景德镇名牌陶瓷作坊园,已聚集“非遗”就业工坊16家,全国各大窑口及知名工坊的传承人23人,新中式陶瓷、国瓷、珐琅彩、鼎器、艺术瓷板、古法陶瓷、创客、研学等不同的陶瓷业态,成为国际范的“手工制瓷基地”“浓缩版”的景德镇。景德镇市还借助特有文化资源和手工制瓷基地的特有优势,规划建设以雕塑陶瓷、手绘陶瓷等艺术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为主题的文化陶瓷片区,积极与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八大美院”合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文化艺术陶瓷产业过百亿元,不断增强陶瓷“非遗”工坊的带贫益贫作用。又如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加强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大力开发银饰、剌绣、蜡染等“非遗”产品,通过在乡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州级大师工作室、“非遗”研发中心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研发“非遗”产品上百件,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成效明显。

(二)企业主导模式——以依文集团为例

2013年,依文集团在贵州黔西南地区启动依文·中国手工坊“绣梦扶贫计划”,以培训为抓手,以订单为核心,以村寨工坊、村寨博物馆为载体,将“非遗”手工艺制品进行产业化、批量化生产,通过“电商扶贫”+“深山集市”(线下销售扶贫)+“文旅扶贫”的销售方式,让深度贫困地区的手工艺绣娘在绣梦工坊就近就地就业,持续获得收入并稳定脱贫致富。

第一,创建村寨绣梦工坊、村寨手工艺博物馆,帮扶绣娘创业脱贫。

为改变分散式的家庭生产模式,近年来依文·中国手工坊陆续在黔西南地区150多个村寨建立了600余个“绣梦工坊”,通过这些村寨绣梦工坊,将手工艺产品订单统筹发放,带动周边更多的村寨妇女参与创业。同时建立了13座独具特色的村寨手工艺博物馆,对当地的手工艺技法进行提炼、民族纹样提取和知识产权化,吸引更多热爱中国手工艺文化的设计师共同参与研发设计。

第二,在“绣梦扶贫计划”精准帮扶中创新开展大数据应用。

依文·中国手工坊将发现的绣娘、纹样、技法、工艺等进行归类整理,创建了全国首个村寨绣娘及民族纹样数据库,其中绣娘数据库涵盖8000余位村寨绣娘,可应用纹样5000余种。这个数据化平台,打通了深度贫困地区绣娘技艺与全球优秀设计师之间品牌合作的重要渠道。通过平台,设计师可以看到每一位绣娘的详细信息(包括绣法、工艺、传承故事等),并可即时选择下单,也可以使用纹样库里代表民族文化美学的各种纹样,进行产品设计。

第三,培训到人、订单到户。

依文·中国手工坊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大山深处,每年数以万计地对绣娘进行规模化技能培训,提升她们的绣艺,通过数据平台为她们打通与产品设计师之间的合作渠道,从而实现订单到户。

第四,“绣梦之旅”+“深山集市”,建立可持续的订单接入。

依文·中国手工坊与黔西南州政府联合打造了一条高端文旅线路——“绣梦之旅”。以传统手工艺文化为纽带,吸引游客到兴仁、册亨、贞丰、晴隆等民族地区,深度体验该地的文化、民俗以及绣娘生活,建成了一条深度文化体验和人文关怀的文化旅游线路,直接带动当地手工艺、民俗文化、餐饮旅宿等消费,帮助贫困家庭持续提高收入。

依文·中国手工坊将绣娘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通过线上“即绣即卖”的形式进行全网销售,让近千家电商共同成为绣娘订单的接入口。之后与北京侨福芳草地联合启动“深山集市”线下营销活动,把最原生态大山里的手工艺品还原到城市。集市中近千款富有现代设计感、涵盖数十种传统民族工匠技艺技法的文创、首饰、服装、配饰、家居等手工产品,吸引了近万人驻足欣赏、采购体验,掀起了都市赶集的新热潮。“深山集市”作为“心零售”的扶贫代表模式帮助更多深山绣娘走向致富之路。

第五,“绣梦扶贫计划”的国际化订单输入。

依文·中国手工坊一直以“让世界看见中国手工之美”为使命,让中国的时尚态度影响世界。目前,入驻中国手工坊手工艺联盟有影响力机构超过50家。另外,英国B&H创意平台、“世界婚纱女王”桂由美女士在内的知名品牌及知名设计师,都在使用经过培训的绣娘工艺绣品和纹样,中国民族地区的绣娘及其传统手工艺产品,通过再创造的方式,首次成规模、成体系地进入国外时尚市场。

企业主导模式在“非遗”就业工坊发展初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像唯品会、万达等知名企业,自2015年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就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影响力、电商销售平台、人才技术、资金支持优势,聚焦“非遗”手工艺,联动各界力量精心打造“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公益项目品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取得显著成效。

(三)个人主导模式——以韦清花为例

韦清花,是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同乐苗族乡平溪屯一位年近花甲的“非遗”传承人、“侗族刺绣名家”。12岁起便与侗绣结下不解之缘,织锦、剪纸、刺绣等女工绝技她无不精通。出嫁后,她更是如鱼得水,她丈夫的祖母和母亲及妯娌都是当地的刺绣能手。三江县是典型的缺水少田山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20世纪90年代,很多村民就早早外出务工谋生了。韦清花因为要照顾家里老人小孩,不得不留在村里。平常干完农活之余,她都会做些刺绣手工艺产品用以补贴家用。

2009年,侗族刺绣被列入自治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韦清花创作的侗绣作品被选送为广西东盟博览会馈赠各国贵宾的礼品。2012年,她代表广西到韩国参加“美在广西”文化交流刺绣展演,并被评为自治区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此后,政府除每年给予她5000元左右的传习补助经费外,还帮助她建起了三江第一家侗族刺绣博物馆,并为她提供了不少参加研修研习培训和展示展演的机会。2016年,她和“90后”小女儿、县级“非遗”传承人覃桂珍在三江县城创办了清花绣坊,还与香港依文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2017年,她参加了原文化部组织的赴英文化交流活动,并受到国家院领导的称赞。

如今,她们母女俩以清花绣坊为平台,在三江县同乐乡、洋溪乡、林溪镇3个乡镇建立了刺绣基地,通过“绣坊+基地+绣娘+市场”的模式,带动当地6个贫困村300多人通过刺绣脱贫。清花绣坊业已成为一个拥有2名自治区级、1名市级民间艺人、1名县级“非遗”传承人,并集刺绣产品自主设计、研发、制作、销售于一体的工作坊、自治区级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全国巾帼文明岗。清花绣坊也实现了老中青“非遗”传承人的自然接续。覃桂珍经过母亲多年来的培养教导和市场历练,已顺利担起了第四代传承人责任。

个人主导模式,主要出现于“非遗”就业工坊创业初期。2020年9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手艺网联合发布的《“非遗”扶贫品牌行动和优秀带头人》名单上,王光荣、石丽平、石佳、宋水仙等“非遗”领域示范带动成效显著的传承人创办的“非遗”就业工坊(企业、基地),都是在自己白手起家、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得到政府或知名企业的支持帮助而快速壮大的。

四、提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质量的对策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非遗”就业工坊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如何用好政策,守正创新,推动“非遗”就业工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需要抓好五个方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力,全方位利用好我们的文化资源,赋予“非遗”就业工坊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更有质量地推动“非遗”就业工坊的发展。

(一)优化顶层设计,力促“非遗”就业工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从完善评估手段着手,运用大数据来统计、研判、分析“非遗”就业工坊的带贫致富作用。根据“非遗”项目的独特属性和地区资源禀赋,审慎评估“非遗”就业工坊项目的可行性,科学编制“非遗”就业工坊建设发展规划,让“非遗”就业工坊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更稳、行得更远。二是完善“非遗”就业工坊建设管理的规约。比如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如何维护好文创产品的著作权、商标权及专利权,哪些可为或不可为;“非遗”就业工坊监督管理方法、扶持政策细则等。三是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推进“非遗”就业工坊建设发展体制机制。以“非遗”衍生链条为核心,明确文化和旅游、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责任,联合更多的领域和地区,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传承人、村落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和机制。

(二)创新发展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非遗”就业工坊发展实践

一是增强脱贫地区民众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加大对身边人身边事等典型宣传教育,积极扭转脱贫地区民众轻视、忽略本地“非遗”文化开发的错误观念,增强其对“非遗”文化符号意义和“非遗”致富价值的认识,进而通过“非遗”扶贫符号引出中国文化故事,通过文化故事打造中国商品品牌,通过中国商品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脱贫攻坚故事,从而培育他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推动民众积极参与“非遗”就业工坊发展,实现自力更生和共同富裕,达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形象、促进国际减贫合作交流的终极目标。二是创新“非遗”开发和“非遗”就业工坊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保护先于开发、开发助于保护的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正确处理好保护和传承、传承和开发、开发和利用、利用和弘扬、弘扬和参与、参与和特色等“六对”关系,敢于突破“从一而终”的思维定势和“一成不变”的传统经验束缚,善于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而创新观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保“非遗”就业工坊发展效果更好。三是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品质和扩大规模。以实现“非遗”生产智能化、产品产业化、销售电商化为目标,大力实施“智能+数字技术制造”“互联网+制造”“电商换市”等新一轮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探索“外部资源引入+内部企业对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做大做强“非遗”产品研发、生产、展示、销售、反馈等渠道,扩大“非遗”就业工坊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

(三)注重产业关联,积极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互促共进的“非遗”就业工坊发展新格局

一是深化“非遗”就业工坊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把“非遗”就业工坊发展纳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线路布局中统筹谋划,充分发挥“非遗”开发、“非遗”就业工坊的文化创意、商品制造、市场交易、旅游娱乐等功能,推动其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的同时助推旅游经济快速融合发展。二是推动“非遗”就业工坊与其它产业良性互动。深化“非遗项目+传承人+就业工坊(基地)”“传承人+合作社(协会)”“就业工坊(基地)+农户”等模式,发挥“非遗+”效应,大力延伸“非遗”扶贫开发、“非遗”就业工坊发展链条,推动实现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现代特色农业的有效衔接,形成“非遗”就业工坊与其它扶贫产业共建格局。

(四)强化市场开拓,切实提高“非遗”就业工坊竞争力

一是鼓励企业自创品牌。完善“非遗”就业工坊品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对有创牌潜力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梳理排队,引入专业辅导培训机构,实行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做大做强一批品牌企业。支持重点优势“非遗”就业工坊依托品牌优势,整合无牌、贴牌“非遗”就业工坊的生产能力,加快形成一批拥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二是搭建多样化产品销售平台。大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组织“非遗”就业工坊参与各级各类展会和品牌营销活动。通过引进有品牌、渠道、用户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企业,以及APP软件采取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产品销售渠道。

(五)加强人才建设,推动实现“非遗”就业工坊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非遗”就业工坊传承人培训。坚持常态培训提升与订单精准培训、自主培养与外援引进相结合,积极与高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合作,通过实施“非遗”职业教育工程、“非遗”进校园活动,或者开设相关课程培养传承人和后备人才,或者邀请机构专家为项目参与人员进行在岗培训。依托国家“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邀请研训计划学员进行以学带学活动,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鼓励民间举行传统技艺比赛、传统技艺展示等活动,提升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二是强化“非遗”就业工坊带头人培育。积极支持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优秀“非遗”传承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头人参与深度研培及交流、展示、传播等各项活动,提高保护传承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优先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培计划学员中,遴选培育一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提升带贫益贫水平。三是提升“非遗”就业工坊技术水平。积极扩大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组织开展“非遗”专家、设计师、代表性传承人进“非遗”工坊活动,帮助其解决工艺难题,改善产品设计,提升整体品质,对接市场需求。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发挥出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强劲底蕴,将激励农村广大群众勤劳致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作者:刘晓山 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副司长 )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