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59个城市纳入重点范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21-11-01 09:45:02

《重点区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即将印发。在生态环境部最近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表示,今年秋冬季攻坚,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攻坚范围更加聚焦、措施更加精准。

坚决反对“一刀切”,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

秋冬季一直是大气污染管控的重点时段。根据历史监测数据,2017年至2020年,全国90%左右的PM2.5超标天数和重污染天数出现在秋冬季。

2017年以来,通过实施秋冬季大气治理攻坚行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PM2.5浓度,比2016年同期分别下降37.5%、35.1%,重污染天数分别下降70%、65%,长三角已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固,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然高发、频发。”吴险峰说。

“与往年相比,今冬明春的大气扩散条件基本接近或略微偏差,大气污染防控形势仍然较为严峻。”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一级巡视员刘舒生表示。

吴险峰表示,今年攻坚总体的思路,是延续往年行之有效的工作基础上,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重污染天气,在措施上坚持标本兼治,更加突出精准、科学和依法治污。

“根据大气污染新的特点、城市秋冬季污染特征以及区域传输规律科学论证,攻坚范围聚焦到59个城市。”吴险峰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区域增加河北北部3个城市、山西北部3个城市、山东东南部6个城市以及河南南部8个城市。长三角区域只保留苏北、皖北7个城市参照执行,其他城市不再纳入攻坚范围。

“今年给59个城市都下了两个秋冬季空气质量控制目标,一个是PM2.5控制浓度,一个是重污染天数。我们明确要求地方必须坚决防止为了完成目标任务,采取先停再说、一律关停等敷衍应对、临时性措施,旗帜鲜明提出反对‘一刀切’。”吴险峰说,遇到重污染天气时,要求地方依法按照已经制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来启动预警;继续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而不是大范围搞停产,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

上图:山东省邹平市货运铁路专用线,上跨胶济铁路的箱梁架设完成。专线建成后,将优化当地物流方式,大宗货物由公路转为铁路运输。(董乃德/摄)

有序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兼顾蓝天白云与温暖过冬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大政策措施。

2016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煤则煤,有序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完成了2500万户左右清洁取暖改造,今年还将完成348万户左右。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大概有2800多万户的农村居民告别烟熏火燎,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清洁取暖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也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吴险峰说,根据测算,清洁取暖对空气质量改善贡献比例在3成左右,这项工作取得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今年能源保供面临新形势,清洁取暖工作将如何推进,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生态环境部明确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今年新改造还没有通气、通电的,已经改造完成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取暖季运行检验的,坚决不允许拆除原来的供暖设施。”吴险峰说,对清洁取暖改造地区,使用洁净煤取暖兜底进行保障。

“在保证用得上的基础上,还要保证用得起、用得好。”吴险峰表示,要保证居民“煤改气”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不会随着市场价格起伏产生大的波动。2021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里面,专门安排了清洁取暖运行补贴,已经全部发放到地方,明年的运行补贴很快也会发下去。同时要求地方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村低收入群体、特困人员倾斜。

从10月16日开始,生态环境部已派出监督帮扶组到一线,重点摸底排查今年清洁取暖改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群众温暖过冬。

上图:从中央广播电视塔拍摄的北京美景,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樊甲山/人民图片)

第三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编制,重点打好三个标志性战役

大气污染治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目前,我国PM2.5平均浓度仍然处在高位。重点地区重污染天气还是会经常出现,特别是在秋冬季。一些地区,特别是重点地区臭氧浓度在夏季还有缓慢升高的趋势。”吴险峰说。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部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关要求,编制第三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重点打好三个标志性的战役。”吴险峰表示。

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歼灭战,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心肺之患”。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重污染天数比例降到1%以内。坚持标本兼治,除了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等结构调整优化,结合空气质量预报,及时启动重污染应急联防联控等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我们可控的措施就是减少排放。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更多地减少排放,才能有效消除重污染天气。”吴险峰说。

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吴险峰表示,臭氧形成的主要前体物是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十四五”把这两项大气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进行管控,下大力气把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减下来,臭氧污染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柴油车污染排放影响PM2.5和臭氧的形成,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吴险峰说,将通过油、路、车统筹治理,推广新能源车和电动车;重点关注黑加油站、非标油,部门联动打击劣质油;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中长距离运输的大宗货物更多转向铁路、水路,转向新能源车、管廊等清洁运输方式,把排放量降下来。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寇江泽)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