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袭古创今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电视 > 袭古创今

程松华:笔迹与心性 诗心与书意

来源:民生网2021-11-10 14:41:16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艺术的根本,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承载在广阔丰美的文化内涵,脱离文化的艺术,不管多么花哨,都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程松华早年以诗词著称,在诗词的滋养中,书法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代书坛关注的焦点。程松华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质地洁美的书法融成精妙,把文人的细腻嫁接在跌宕起伏的书法视觉之中,在书法与词章之间探寻一种平衡,让书法艺术之美与诗词意境之美互生奇妙。当打开程松华的书法,扑面而来的视觉美感和飘逸洒脱的文人气息弥漫其中,那遒劲的线条,那酣畅的笔墨,那典雅的结构,在黑与白的世界里,激荡着无限的视觉张力,渗透在笔端的风华演绎着程松华的书法感悟、词章妙悟和人生哲学的高度结晶,如奏响的旋律、诗歌的意韵、画境的美妙,让笔者留恋回味,犹如品尝久违的陈年佳酿,浓郁中带些甘甜,醇香的余韵,飘荡四溢。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程松华

程松华精楷书、攻篆隶,尤擅行草,纵观他的书法,不管是雍容端庄的楷书,还是飘逸洒脱的行草,从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几十年来,程松华以法度严谨的“楷书四家”筑基,以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为重点突破对象,取兰亭之意韵、圣教之隽永,草书则以《孙过庭书谱》、《三希堂草书》为蓝本,用情最浓、用功最勤,并兼学怀素、张旭的飘逸之势,同时,上溯篆隶,得古朴浑穆,下及明清诸体,得骨韵苍秀,旁参近代名家,得金石风神,手摩心追古圣先贤,广收博取,朝夕临帖摹碑,融会贯通,有时为解决一个笔法,有时为理清一个论点,有时为妙悟一处心得……,他废寝忘食,甚至夜不能寐,每有会心之处,便拊掌跳跃,几近痴迷,在“望尽天涯路”的追求中,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寂,挣扎、迷茫、蜕变、蝶化,终于实现“独上高楼”的领悟,家中堆积如山的书法习作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收获。

当笔者一遍一遍地细品程松华的书法创作,首先让人感叹的是行楷书,在《摘三国开篇词》、《李白诗词》、《杜甫诗句》、《自作诗摘写》等等作品中,柔与刚、方与圆、正与斜、静与动,对立中彰显和谐,丰富中凸显个性,结体飘洒,笔意连韵,“王氏”气息随处可见;线条遒劲隽美、含蓄多变,涌《兰亭》之典范;章法布局统合一体,隽永蕴藉,聚《圣教》之柔逸。宽博厚重的大精神,在方格之内涌成大气,功力上乘的大手笔,在咫尺宣纸之中书写天地之阔,洒脱严守法度、飘逸尽显真功、险峻而不离庄重,精彩纷呈,神采飘逸。程松华在行楷书的创作中,似若无意地融入思辨的理性、艺术的才情、诗意的空间,却在点画与线条之间,跌宕着美轮美奂的交响,充满张力无限的视觉美感,凝聚着程松华百炼成钢的锻造过程,彰显出程松华精神情感和书法人生的双重叠加。

诸葛亮《出师表》   程松华

程松华书写的《书道千字文》更让笔者眼前一亮,行笔如云,洋洋洒洒,施墨如泉,爽爽朗朗,篇幅巨大,气势磅礴浑穆,恢宏开阔,字体端庄厚重,骨力洞达,用笔劲韧雄强、挺拔舒展。如此巨大的篇幅,又能写出华美壮阔的书法形式,实属深厚功力与艺术修养共同精挖细掘,竭力拓展的结果,视觉享受与心智情感神遇而迹化,充盈着丰美的感染力,使观者瞩目其间,如春风含馨,赏心悦目,似秋水视底,心境澄澈,瞬间激活潜意识的审美本能,流连忘返之时,犹如触摸到程松华血脉偾张的生命律动。

纵观当代书坛,耐住寂寞,修出真功者寥若星辰,不逐名图利而大逐书功者,更是凤毛麟角,然而,程松华给笔者留下不一样的印象,仅从他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书写《书道千字文》,就可以一斑窥豹,几十年来,程松华恪守书法正脉之道,沿着优秀的传统主流文化,以坚忍不拔之志,追逐着心中的彩虹,勤勤恳恳地耕耘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从不被金钱左右,更不被商品经济晃动四尺书案,而是,以淡泊之心,通过深厚的书法功力把诗情才气输送到笔端,书写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令大众瞩目、专家称赞,同时,程松华的书法观点、人格修养,如同他的书法作品一样,在当代书坛博得掌声雷动。

(文/桑干)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