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1-11-10 17:53:38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恰逢立冬,受寒潮影响,市民减少外出,对蔬菜、饺子等民生商品需求大增,超市和生鲜电商线上订单大幅增加,京城商超和生鲜电商纷纷加大货源供应,提前准备好各类入冬商品。
如每日优鲜在包括蔬菜、肉蛋和水产在内的生鲜商品整体备货量同比增加约30%,重点民生商品备货量增长超50%;叮咚买菜的蔬菜、猪肉等日常生鲜品备货量增加了2倍左右。
同时,据新华网消息,仅甘肃一省便有1万多吨抢收苹果,通过地产直供模式紧急送往电商平台销售,助农抗寒增收。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农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电子商务逐渐崛起,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也相继推出了助农板块,有效地增强了居民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居民的经济收益。
例如,在疫情爆发伊始,拼多多便推出了“抗疫开拼,爱心助农”板块,紧急开通“滞销农活反馈通道”,专区覆盖了400个农产区,其中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20年3月6日,该专区成交订单量已达760万单,售出滞销农产品接近8000万斤,累计帮扶各类型农户24000余户。
就目前来说,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仍然没有脱离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电商平台的加入,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农村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且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了有效的拓宽。同时,通过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结合,建立完善的电商物流网络体系,以此对我国的农村区域进行有效的覆盖,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
农民通过电商平台的使用实现农产品的产地直销,对以往销售当中存在的中间流程进行减少,在对农产品流通率进行有效提升的情况下,使农民在此当中获得更高的产值与收益。
此外,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的,对于农村产业化转型升级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以往落后生产模式获得了新的改变,起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在信息交互能力不断体现的情况下,才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掌握农产品需求,也能够使消费者以直观的方式掌握农产品的绿色营养以及健康的特点。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保鲜度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电商平台直销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对以往农产品的运输销售时间进行缩短,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保鲜程度,以此帮助农民在此当中获得更高的收益。
电商的出现,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在以后的农产品运营模式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产品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人才创新、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等措施,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进程。
(综合整理自北京日报、《中国市场》、《合作经济与科技》)
(宋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