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举行

来源:民生网2021-12-06 16:18:43

12月4日-5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北京设线下主会场。40余位家学者秉持“凝聚社会共识,推进教育改革”的论坛初心跨界讨论,以期重建新政共识。

2021年,教育新政以雷霆万钧之势次第推进。“双减”、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民办教育发展规范调整、校长教师轮岗等政策密集出台。这些政策涉及到千百万家长、学生、教师等群体的切身利益,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各界也反响强烈。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2021年的教育新政,如何解决新政执行中的难题和挑战,经过结构性调整后的将出现什么样的教育新格局?这些问题涉及到国家治理,涉及到教育的正本清源,应该通过深入而切实的讨论,达成共识。只有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教育新政才能贯彻执行下去,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才有可能形成。为此,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将第八届年会主题确定为“中国教育大变革”。

“玻璃大王”曹德旺出资100亿建立的福耀科技大学最近引起世人瞩目。这所大学是曹德旺在75岁时发起设立,落地福州。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主论坛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朱永新与曹德旺视频连线,两位嘉宾就阅读、家庭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了一场精彩讨论。

同时,曹德旺也线上发表了《教育更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曹德旺谈到,现在大学的问题在于学科的设置还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也就是说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适应企业的需求。很多大学生就业的目标偏向公务员,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就送快递、送外卖,或者干脆躺在家里依赖于父母。

曹德旺同时表示,教育应该是事业,而不应该是产业。若资本以营利的性质进入教育那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事。

朱永新在随后的主旨演讲中谈到, “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大变革的重要契机。“双减”表面上看来是减轻校内课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双减”之后,教育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在演讲中,朱永新从“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这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朱永新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具有社会的信息化、资源的泛在化、职业的流动化、技术的赋能化、学习的终身化、教育的个性化等特点,所以在未来的教育中应该强化新生命课程,为了生命的长宽高;强化新智识课程,培养人思维的洞见力;强化新德育课程,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新艺术课程,为了心灵的创造性;强化特色课程,为了个性的张扬。

谈及未来学习内容变革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朱永新提出了三点想法:第一,从学校走向学习中心;第二,从固定的学习走向弹性的学习;第三,从学历社会走向学力社会。

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我们究竟应该给学生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是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表示,到今天,我们还在宣传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这对社会价值观是很大的误导。杨东平表示,升学主义违背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多样化人才的客观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工厂招不到人的原因。因为社会需要360行的人才,但大学只给学生提供一行,就是读书做官。”

杨东平谈到,升学主义否定了人的多样性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助长了学历高消费,造成社会和人生的浪费,使学校沦为升学率竞争、培养“小镇刷题家”、“二流机器人”的培训机构。他认为,今天的教育要从人力资源、从人才重新回归到人,回归到树人、育人教育的核心概念,这也是国家所提倡的回归初心。初心就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人力资本。

杨东平强调,义务教育应当点燃、启蒙、激发、照亮每一个学生,应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和终身幸福服务。应当关注大多数学生和弱势学生,而不是少数能够“跳龙门”的“锦鲤”。

(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