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学区:开创学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局面

来源:民生网2021-12-24 18:00:46

2015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全面启动学区制改革。11月,海淀区教委正式对外公布了17个学区及所属学校划分情况。海淀区启动新一轮学区制改革是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基于海淀区小学学区40多年发展历史的时代创新,旨在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段衔接,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诚然,学区制改革涉及政府、社区、学校、教师、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学区作为各利益相关方的纽带桥梁,要为学校提供主导性服务,负责各方的协调与沟通,以优质服务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书记、主任杨槟

如今,五年的时间过去,我们先后走进了青龙桥学区、永定路学区、海淀学区、中关村学区,试图通过这四个学区的实践探索,梳理出学区地域内各界人士协商共治、探索本区域统筹规划、资源共享融通、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本篇推出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

党建引领 筑牢学区工作的政治基础

2016年1月,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成立,杨槟担任书记、主任。3月,青龙桥学区委员会诞生,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把关定向、引领全局的中心工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建与业务并重,以党建带群团、以公办带民办,为学区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杨槟认为,学区制改革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把立德树人与培根铸魂、启智润心高度关联,深刻揭示教育的价值和规律,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6年10月,青龙桥学区党建工作协作委员会成立。学区借势而为,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根据地域相近原则,统筹建立了三个党建协作组,以“牵头校轮换制”方式,开展区域党建协作活动,通过30余场次的专题讲座、主题党日、交流实践等多种教育形式,服务区域内800多名党员,促进相互沟通和了解,增强各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青少年是党的后备军和预备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青龙桥学区先后成立学区少工委和学区团总支、团建协作委员会,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写入章程,把共青团组织“推优”作为发展青年党员的重要途径,引领学生红心向党,推动了团、队工作深入开展。对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搭建团、队交流平台,充实工作队伍,开设学习专栏。开展“抗疫有我,致敬先锋”“垃圾分类我先行”“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精神血脉”等20多场主题鲜明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立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青龙桥学区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发掘红色教育资源,发挥学区特色优势,深入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将学区党总支、团总支、少工委、党建协作委员会、团建协作委员会建设成领学党史、会悟思想、能办实事、敢开新局的基层战斗堡垒,广泛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力量和干事创业激情。

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面对社会组织驻地不集中、人员流动大、党员不理解等实际情况,学区党建工作协作委员会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扛着党旗找党员,制定了定期走访制度,成立了以党建指导员牵头、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开展与社会组织“手拉手、心连心”走访座谈,面对面宣讲政策、征求意见。开展公办、民办教育机构互助共建,同步开展学习培训,向有困难的党员提供帮助与服务,促进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了社会教育资源的调节和校外培训秩序的规范发展。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学区党建工作协作委员会带领16个单位党组织的331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惧严寒酷暑,主动下沉到青龙桥街道030社区和马连洼街道百旺家苑社区,有近800人次与社区工作者并肩值守,牢固构筑起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控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海淀教育人关键时刻不惧艰难、勇于向前的政治担当,赢得了街道、社区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和肯定。

目前,青龙桥学区有效覆盖了22家社会组织,涵盖519名教职工和49名党员,畅通了沟通交流渠道,拓宽了党建工作阵地。

开放包容 构建教育治理新格局

青龙桥学区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开放包容、公平公正为主导思想,以专业的资源统筹、精准的发展规划、创新的教育教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凝聚力量、协商共治,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的大教育治理新格局。

海淀区青龙桥学区委员会召开第二届第一次全体会议

青龙桥学区委员会是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机制,它的成立宣告了基础教育治理不再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单独作战,可以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资源融通,形成教育合力。在学区委员会章程的制订、修订上,青龙桥学区突出开放性和包容性,加强自身建设,方便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治理中来。学区第一届委员会42位委员,涵盖街镇政府、大中小学、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民办机构等各行各业,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丰富资源,凝聚广泛力量。

在学区制改革过程中,青龙桥学区把公平公正作为制定措施、推进工作的原则,把“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的根本途径,共享发展成果。在教育发展规划方面,强调灵活、高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在招生入学工作方面,面对区域教育资源和人口分布“北多南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协调统筹作用,根据学位情况,灵活执行政策、制定方案,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兼顾学校发展需求,缓解社会矛盾焦虑,逐步建立起适合学区实际的多校划片、自主选择、依法依规、就近入学的招生入学工作体系。

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底线,是社会对教育最敏感的神经,是党交给教育人最重要的使命责任。青龙桥学区委员会成立后,议事机制愈发健全,无论街镇政府、教育系统、城管综治、卫生防疫、公安消防等哪一方发现安全隐患,都能够迅速组织起有效力量,协调共治,开展综合治理,维护校园安全,为学校发展创设良好环境。每年寒暑假、开学前后、重大政治活动等时间节点,各部门在学区委员会的协调下,联合排查校园内外、周边环境,开展专业指导、巡视监督,为学校保驾护航。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这种多部门协商共治、齐抓共管的联合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显现出其专业高效的治理作用。

面对2020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在海淀区委、区政府和区教工委、教委的统一领导下,学区委员会及时启动协调响应机制,多部门协商联动开展工作,在校园疫情防控、返校复课验收、中高考服务保障、新学期开学检查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维护了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稳定。

五年来,学区委员会的委员们以高度自觉和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参与教育治理工作,把教育改革和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相统一,把服务学校师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区域内支持教育发展的一切力量,千方百计优化资源供给,想方设法促进教育公平,尽心竭力推动校际交流,因地制宜构筑了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教育资源整合和校际互助发展模式,创设了平稳、有序、透明、公平的入学环境,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街镇协同、学区统筹、学校共建、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强化服务 充分发挥学区职能定位

学区管理中心是学区委员会的秘书处,是合纵连横的桥梁和纽带,其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学区整体工作局面和海淀教育改革的进程。青龙桥学区充分发挥“教委助手、学校帮手”的作用,当好教育改革的推手,创新工作,找准定位,理顺关系,措施有力,充分发挥学区职能定位。

杨槟认为,学区委员会发挥作用,关键在委员。青龙桥学区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多次修订《章程》,建立集中决议与分时推进相结合的会议制度,把需要集体参与表决的重大事项集中在全体委员大会上,把阶段性、分散性、专业性事项放在专项委员会工作会上,方便委员有侧重、有实效参会。在联系委员上下功夫,采取预约座谈方式上门拜访,方便委员表达意见,提高参与率。在组织会议上下功夫,提前谋划,精简议程,切实把准备工作做深、做细,最大限度发挥委员作用。组织委员们分别走进6所学校和8家资源单位,让委员们近距离感受区域教育发展特色,为委员们更好履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疫情大考面前,学区全体工作人员不分岗位、不分专业、不休周末,进入战时状态,挖掘每一米场地,带动每一名教职工,研究每一种方案。在中关村二小百旺校区的大力支持和各校的密切配合下,多方联动,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近4000人次的核酸检测,分3批次组织完成了3000多人的疫苗接种任务;在农大附中的全力协助下,连夜部署,顺利完成了2000余人的诺如病毒检测,保障了学区内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安全。

在服务学校师生发展工作中,学区以学校为主,因校而异,为需而动,做到引导不主导、帮忙不添乱,调适外部环境,当好学校的帮手,促进学校自主特色发展。青龙桥学区着眼教师需求,搭建各级各类实践研修、学习交流平台,以知识实践社团、学科教研基地、教科研课题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拓展家、校、社合作共育的工作阵地,让学校专心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让家长对教育充满理性和自信,让学生因健康而快乐,因梦想而努力。围绕“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要求,把“健康第一、促进成长”放在首位,组织校园足球联赛,组建“满天星”足球精英训练营,引导学生踢球、看球、懂球、爱球,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五年来,青龙桥学区充分发挥上传实情做参谋、下达任务抓落实的作用,整理、提炼、上报学校成绩特色、工作创新、发展规划、社情民意等各类信息1000余条,为教育两委统筹推动全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相继承担了学前教育规范建设、校外教育机构治理、下沉一线防控、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双减”等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高、职责任务重的工作,克服资源不足、人手不够等困难,敢于亮剑,迎难而上,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

守正创新 推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

青龙桥学区一直秉承创新、引领的发展思路,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学区依托区域独特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社会资源,研发草药课程,推广冰雪运动,聚焦“三山五园”,推动社会资源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逐步形成了区域教育特色和亮点。

学区成立之初,就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在北师大、北京教科院课程与教材领域专家指导下,以东北旺中心小学、农大附中、一零一中学为试点校,进行《中草药与传统文化》课程研究与实践探索,弘扬自然与健康传统文化。

自2017年起,学区委员会与北京冬奥组委、青龙桥街道、学区各校协作,以“龙腾九霄向未来·奔向2022”“传承传统文化,共享冰雪激情”等为主题,连续举办了4届“乐活青龙桥”冰雪嘉年华活动,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响应习总书记“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活动中展示的传统冰嬉、冰上舞龙、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趣味冰球等表演,深受广大师生、群众的喜爱和好评。学区还组织开展了冰雪冠军进校园活动,邀请世界冠军介绍冰雪运动、讲述奋斗历程、传播体育魅力。

海淀区青龙桥学区“龙腾九霄向未来·奔向2022”冰雪嘉年华活动

学区委员会联络、协调相关资源单位,积极挖掘“三山五园”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助力学校进行“三山五园”系列课程的研发与探索,收集、整理区域内文化资源编著了《沃土.热土》读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师生讲述身边的文化和故事,丰富教师文化底蕴,激励师生“沃土苦耕耘,热土再奋进”。开展“三山五园”系列文化活动,该活动时间长,覆盖范围广,以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启智润心,以实际参与创作激发灵感,寓教于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坚定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文化自信。

青龙桥学区的学区制改革实践,开创了将社会资源生成为教育资源的新专业领域,锻炼出一支复合型、跨界人才队伍,统筹区域教育资源,注重生成实效,突出学区文化特色,推动学区六大资源板块的开发应用。学区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精神,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使学区干部教师真正成为资源统筹的专家、主攻手,满足社会各界希望助力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满足广大师生就近享受优质文化教育资源的需求。

五年来,青龙桥学区的学区制改革凝聚了很多领导、专家、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积极践行“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次”。学区管理中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能力支撑,激发团队活力,严明纪律作风,不断提炼学区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程序、机制、文献和共同理念,积累了宝贵的创新经验。

五年的实践探索,青龙桥学区围绕海淀教育发展规划和学区委员会职能定位,理顺学区委员会与各委员单位之间的关系,找准学区委员会与管理中心在基层“管、办、评”之中的定位,完善委员参与议事的机制,以协商共建为基础,构建学区委员会为枢纽、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区域教育治理新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区制改革的意义,体现在推动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体现在破解择校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体现在贯通义务教育阶段,促进中小学有机衔接;体现在打破资源壁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重组。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把握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重大关切,紧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努力构建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均衡发展新格局,开创学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局面。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