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发布 乡村振兴要以农民为中心

来源:民生周刊2022-01-11 09:47:49

近日,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北京发布。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农村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供给水平总体偏低。加快补上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关乎乡村全面振兴、关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央高度重视、亿万农民热切期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三批62个典型案例

“2019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累计推出3批62个典型案例,涵盖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人居环境等多个领域,反映了各地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成功实践。” 日前,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透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决策部署,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等4部门联合启动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经过地方推介、专家评审、实地核查等环节,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甘肃等16个省份的21个案例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持续推进均等化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已经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基础保障。

我国地域广、乡村基数大、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农村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供给水平较低。比如城市家庭基本普及水冲式厕所,农村还有近30%的农户没用上卫生厕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30%,农村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弱项。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这也决定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同等化、一体化不是同一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要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确定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要综合考虑地域、人口等差异,因地制宜选择服务模式、管理方式。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在指导工作时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尊重地方实践,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其做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老服务进村到户的落地问题,编织起了完整健全与‘接地气’的农村养老服务网,而且切实做到了就近就地提供便捷及时的养老服务。”在点评北京密云区“邻里互助点”的养老模式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忠海认为,“既提升了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与水平,又展现了富有‘人情味’的邻里和睦关系,这种以邻里互助员为主体的农村养老模式,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是有其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的。”

一切以农民为中心

“从这几年典型案例来看,各地普遍以农民为中心,在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中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作用。有的地方突出农民需求导向,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总结提炼3批典型案例值得推广应用的经验时,刘焕鑫说。

在河南新郑,立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送戏曲进乡村,让“农民点单”;在北京密云,针对农村养老难题,在邻家设点位,让邻里来互助,打通了农村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的地方注重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建设。在重庆长寿把村级公共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权、使用权和监督权交给“村民议事会”,变农村“公共事”为农民“自家事”;在广东惠来支持农村工匠承接农村小型工程,下放权限,简化流程,激发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很多地区将工作重心放在坚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弊端、加强制度供给和政策创设上,着力解决城乡间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要素流动不畅等矛盾,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刘焕鑫认为。

在浙江海盐,制定服务清单,编制服务标准,以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江苏吴江,创新“三张榜单”制度,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压实主体责任,用制度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有的地方注重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统筹推动各领域各层级公共资源科学布局、均衡配置、优化整合,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更多注入乡村。

在山西芮城打破城乡学前教育体制壁垒,推动县城师资、管理、投入向农村延伸,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在天津滨海新区统筹城乡供水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市场主体,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价。

“各地与时俱进地将互联网、人工智能、智造设备等应用到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成本高、服务半径大等现实问题的同时,探索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乡的有效途径。有的地方引入数字化管理方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管理手段,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刘焕鑫认为。

在浙江嘉兴南湖,引入智能化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精密智控。在广东从化打造的“仁里集”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将云处理技术和农村的大事小情、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糅合在一起,实现公共服务立体化、移动化、便民化。

有的地方大力发展“互联网+公共服务”,通过线上云端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实现服务资源在线共享。比如山东威海文登建立远程放射影像诊断中心,让农村疑难杂症患者在云平台接受三级甲等医院专家会诊,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要把典型案例蕴含的成功经验活学活用到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载体和机制。”刘焕鑫说。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