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老师们(小学部)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分校创名校”纪实系列报道之十

来源:民生网2022-01-18 12:54:40

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到10年的时间,清华便声名鹊起。他为清华大学请来了无数的大师,为中国培养出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院士、2位诺贝尔奖得主,奠定了清华的校格。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梅贻琦先生字字珠玑、铿锵有力的论断,在基础教育界同样影响深远。教师是现代教育事业中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与主导者,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实践与变革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要办一流的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流的教师队伍,这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也是学校治理中带有普遍挑战性的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简称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或人朝)用了短短10年的时间就明显改变了北京市朝阳区优质教育的版图,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被誉为“名校办分校、分校创名校”的标杆。究其原因,在于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谢泽运带领全校师生扎根朝阳,怀揣梦想,积极践行当代教育家刘彭芝的教育思想,传承人大附中的办学优势和文化基因,创新发展,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文化凝聚人才,用机制培养人才,造就和吸引了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区骨干教师,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和五支队伍,即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积极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抓好各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提升;通过“稳定、引进、培养、激励和约束”等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快教师培养步伐,优化教师结构。

所谓“五支队伍”指选好一支“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不怕事”的行政班子,成为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打造一支能吃苦、肯奉献的班主任队伍,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培养一支具有影响力的名师队伍,成为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扶持一支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品质的教科研队伍,成为教师队伍的精英力量。

诚如人大附中朝阳学校校长谢泽运所言,“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朝创造一流教育的关键。学校就是要多给老师们搭建舞台,让老师尽情去展示。学校管理的精髓是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校长应该善于主动去发现不同教师的所长,让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能者显其才,贤者彰其德。”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老师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而聚在一起,他们把刘彭芝“爱与尊重”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刷新纪录,创造新的辉煌。在任何一个年级、任何一个课间,都会看到拿着听课凳的老师们步履匆匆。师傅徒弟互听,老教师年轻教师互听,跨年级听课,跨学科听课……有常态课,公开课;有达标课,示范课;有校级、区级、市级课……他们在人朝这方天地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

限于篇幅,我们仅仅从中选择十五位优秀中青年老师,分三批推出,作为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优秀教师队伍的代表,希望这些优秀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历程和精彩教育人生,能够促进一大批基础教育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此前两篇分别推出了高中部和初中部的五位优秀中青年教师,本篇我们将推出人朝小学部张芳、马小欣、刘丽、王雪、靳维筠等五位优秀中青年教师。

张芳:阅读丰润心灵 诗意浸润课堂

在张芳的从教生涯中,有一个人、一节课对张芳的影响很大。这个人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崔瑞娥。崔瑞娥是一个可爱的老师,无论是教哪个年级,她对教学和学生都怀着赤诚之心。对孩子她永远是那么温和亲切,对教学她永远追寻完美。张芳听过崔瑞娥的很多节公开课、常态课,常常是春风化雨,循循善诱。她的课堂,就像她的为人一样,亲切、不疾不徐中,自然而然,教化孩子。

一节课是特级教师虞大明讲授的《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童年萧红和祖父在一起的快乐,虞大明带着孩子,在课堂“泼洒”,喊着“下雨喽,下雨喽”。如果教师没有用心触摸过教材中的每一个文字,学生也不可能由文字体悟到萧红那发自内心的快乐。下课时,学生恋恋不舍,这一场景深深地烙印在张芳的脑海里。

张芳的教学观最终形成,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一直勉励教师们多读书,每年都会开展系列读书分享活动,促使教师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二,张芳一直酷爱阅读,无论在繁忙的生活或工作中,当她的眼睛和心灵触及文字,就会有一种宁静感油然而生,这种宁静总能带给她幸福的体验。她就想,怎么能在自己获得阅读幸福感的同时,让自己的学生也能有这种幸福感。

于是,她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张芳深信,一个孩子如果自小就被大自然浸润,常在阳光下奔跑,内心的某个地方,就永远会有一种力量、一个角落,在之后的成长中,不断地照耀着其成长的路,有风雨也不怕。

这一感悟,影响着她的教学和课堂。从一年级懵懂无知的小朋友开始,张芳就开始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六年的时间,她和学生们一起读的书很多,都有着浓厚的自然、简单、纯朴的情怀:读迟子建的《会唱歌的火炉》、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清玄的《愿你归来仍是少年》等等,这些作品中,童年并非都是温暖、快乐,也有孤寂、苦难,更有面对苦难的态度。

张芳说:“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童年生活有些单薄,学习和补习培训占去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通过阅读他人的童年,可以让自己的童年记忆变得丰厚起来,有些美好的品格可以经由文字,融于血液,就会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备‘厚’教材,要由‘一’及‘他’,相关、相类作品要多读、深读。然后,对教材的理解才会有自己独特的、触及本质的思考,才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才能在课堂中让学生受到浸润、提升,有一种课堂获得的幸福感。语文课就该是这个样子。”

因此,就她有了自己的座右铭: 阅读丰润心灵,诗意浸润课堂。

在张芳看来,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灵、品格的培养,远比学识的培养要更重要,尤其是面对挫折或失败时的豁达、不气馁的精神。当然,这些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个个时机中,不断累积,不断反复,多方、多维、经年培养,才能逐步形成。可以通过诗词浸润式的学习;遇到合适的学习篇目时,对情感、道德、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一些学校日常的点滴教育契机中,不断地润化……

目前,小学语文实施新的部编教材,加大了传统文化和红色经典文化篇目的分量,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改变。红色经典中,有非常多的精神价值,非常迫切地需要传承到今天的学生身上。比如传统文化诗词中,那种历经千年,依然闪耀在华夏文明中的精神和品格,需要我们传承。张芳认为,当一个孩子遇到挫折时或者人生遭遇挫败时,如果心中有诗词,心灵和品格受到过诗词的浸润,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告诉自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种旷达和勇敢,就能常伴随他左右。

张芳认为,新时代优秀教师的身上应该具有两点品质,即不辍学习和钻研精神。一方面,教师永远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永远具有不辍学习的精神,也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培养出同样具有学习精神的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想在教学业务能力上不断提升,没有钻研精神是不行的,也唯有善于钻研的教师,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马小欣:经营生命的花园 启发智慧的源泉

人朝跨越式发展的十年黄金起步期,也是一批像马小欣这样的优秀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朝这个大家庭中,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事情,或者面临什么困难,马小欣始终葆有初心,不浮躁,不世故,不功利;踏实做事,真诚对人,严谨治学。

这样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一路走来,踏踏实实,看似慢了一些,但每一步都很扎实,苦练“内功”,终于厚积薄发。

近年来,马小欣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第一届北京市骨干班主任,多次获得朝阳区骨干班主任、区语文骨干教师、区师德标兵、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北京市、朝阳区先进班集体称号,她的语文课、心理课、生涯课,还有各类论文也多次获得北京市、朝阳区各级奖项。

荣誉有很多,但马小欣收获快乐最多之处,还是在班级里,还是在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候。她特别了解学生和家长,而且关系十分融洽,得到了来自学生和家长的肯定和爱戴,这才是她心中最高的荣誉。

在马小欣心里,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的,孩子的事情比天大,为孩子提供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给家长们提供教育指导、方法策略,给予“定海神针”般的定力,是她追求的工作目标。

顺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成为马小欣的教育风格。她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能够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严爱结合,正面鼓励,引导言行,纠正问题,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感悟道理,树立不同阶段的目标。

她忘不了一位家长在信中这样写道:“作为一名母亲,从孩子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都比不上入学如此般的焦虑和紧张。当看到孩子小小的身影,背着厚重的书包走入校园,伴随的是对未来的渴望、企盼,同时又很担心。”在她的班级里,“不是学习好才是好孩子,只要你有优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优点,你就是好孩子”。

她特别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育人,她深知集体的力量之强大,个人只有在集体当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一个集体的力量可以是无限的,它不取决于教室的面积大小,而是取决于这里发生的一切,是否改变孩子的人生宽度和高度,以及它产生的意义和价值。

她曾赋予自己带的一个班“日新”的班名。这个名字出自《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她告诉孩子们,希望你们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天都学新技能,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自己,每个孩子都能散发出七色的光芒,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色彩绽放。

一位家长写道:“‘日新’(3)班的引领者马老师,您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母亲般的亲切、思想家的高度,还有哲人一般的敏锐和战士的勇敢。您不仅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更有对美好教育的坚持。您是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从不因为浮华而盲从,不会因为盲目跟风,在日新月异的新观念中有着自己的坚守。”

在马小欣带的班里,“接纳”每一个完美或不完美的小孩,“理解与尊重”是她与家长们共事的前提,“共情”让老师、家长、孩子心连心。发现每个孩子的进步,欣赏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激发每个孩子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引领孩子们做一个大写的人。来自集体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激励着每个孩子不断前行,在通往优秀的路上,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

她的座右铭是:“教育不是传授知识的枯藤,而是经营生命的花园;教育不是给予溺爱的礼物,而是启发智慧的源泉。”

作为两届朝阳区语文骨干教师,马小欣对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方法: 因材施教,既重视培养学生‘双基’,又重视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拓展孩子的视野;对于语文学习,她采用各种手段,诸如讲故事、探寻文化渊源、集体讨论交流、一分钟说话训练、综合实践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培养语感,使之产生丰富的感受。

2017年,马小欣除了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还承担了全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

四年来,她坚持每学期开展4-6次班主任培训,同时请专家走进来,带老师们走出去,为各年龄层级的班主任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制定创编了“人朝班主任工具书”若干,为大批的新手班主任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上岗指南”。她努力用自己市级骨干班主任的经验和智慧,去影响、带动、帮助所有的班主任。学校有11人被评为朝阳区骨干班主任,有2人次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3人次获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2021年,马小欣接受了学校新的任务——承担和平西桥校区的主管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她想起了校长谢泽运的话:“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中层干部,也能成为一名好校长!”她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够为人朝创建一个全新、合格、优秀的校区。

人朝十年,马小欣踏实做人,静心做事,且行且思考,且行且拼搏,她以教育者特有的境界和高度,守护教育应该回归的精神家园。人朝跨越式发展的十年,诞生了一批像马小欣这样的优秀教师,他们自强不息,顽强奋斗,谱写了一曲争创一流教育的壮丽诗篇。

刘丽:用心浇灌 静待花开

从登上讲台至今,每当孩子们簇拥在自己身旁,谈天说地时,刘丽就会想起这样一则寓言:寒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吹,可是风越大,天气越冷,行人就把衣服裹得越紧。轮到太阳,他不慌不忙地洒着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外衣……

在人朝的教师圈,有这样一种共识和氛围:老师的爱就应该像这一缕缕阳光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用人格影响人格,用尊重换来尊重,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刘丽深知“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关系的融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科目,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备课时,她都会考虑,上这节课应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数学问题情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课堂上,她发挥数学教师的特长,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思维,使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由“被动学”到“愿学”、“乐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刘丽意识到,只有班级人际关系和谐,才能使班集体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才能使班集体成为满足学生多种心理需要,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环境。逐渐形成了她的带班理念:坚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孩子在班集体中、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奠定深厚的有涵养的人生底蕴,让每一个学生都阳光自信、健康快乐地可持续成长,遇见最美的自己。

刘丽经常带领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会,在活动中成长发展。她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小区去当垃圾分类的小小解说员,维护小区环境,爱护自己的家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每月开展“认真改掉一个缺点,每天进步一点点”班级活动,督促孩子们改掉身上的缺点,收获崭新的自我,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心越走越近,在处处活跃的身影中,大家寻找着彼此的闪光点,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孩子们和刘丽的心融在了一起!她的座右铭是:“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曾为少年儿童题词“数学好玩”。在刘丽看来,数学课堂就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工夫,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

因此,刘丽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表达;培养习惯,重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是知识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在对知识有自己理解的情况下,通过组织思维而表达出来的,是学生理解知识的有效验证也是学生运用知识的必要前提。

刚带班时,她发现学生在上课发言时不敢张嘴,既不大胆也不大方。于是,她在课上鼓励孩子们,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听懂你的想法,才算真正理解了,大声发言是第一步。她在课堂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人人参与,人人发言,敢说、爱说、会说,说错不怕,只要张嘴就成。”她引导学生用简明精炼的词语,表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逐步用流利的话语表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刘丽首先关注的是计算教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对于每个小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不仅要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而且后续学习的任何理科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近年来,刘丽先后获得“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朝阳区教育系统“阳光杯”优秀班主任、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青年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的班级先后被评为“朝阳区先进班集体”、“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王雪:激发运动乐趣 增加运动自信

王雪,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体育教研组长,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从教11年,她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尽职尽责,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在比赛中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在失败和困难前磨炼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理解团结和友爱。

2017年,是王雪来到人朝小学的第一年。她踏实肯干,热情待人,对学生有爱心有责任心,对同事热心帮助,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第二年,她很快就接任了体育教研组长的工作

刚接任教研组长时,王雪并没有太多管理方面的经验。当时,体育组17名教师,有许多优秀的老教师。她就想,自己是一个新兵,这样的团队该怎么带? 怎么带领大家去做教研?

但是,王雪很快就打消了这样的疑虑。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校园文化及人文环境,让她感受到无私的内涵、爱的真谛,每一位老教师都倾囊所助,所有工作大家上下齐心,共同为体育组出谋划策。谢泽运、李梅等领导在后方坐镇,做好顶层设计,无论是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还是学校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王雪认为,小学低年级教学要抓好起始年级学生的课堂常规,激发学生运动乐趣,建立学生运动自信。1-3年级,品格教育、倾听习惯、规则意识、拼搏精神等优秀的思想品德培养非常重要,要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们接触到不同的训练项目,以便于他们到4-6年级时可以发现自己喜爱的课程,到小学毕业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与中学体育教学良好衔接。

刚刚参加工作时,她觉得把自己所学的运动技能都教给孩子们,是自己的教学目标。然而,在人朝的这几年,她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朝“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的教育理念,让她意识到,体育学习不仅是运动技能,更多的是体育素养和个人品格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拼搏精神,要关注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的心理变化,要真心地爱学生,要真正地尊重学生。

王雪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要想教育学生,就要从爱出发,爱是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感情,会拉近彼此,会让教师更好地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体育教学中,她通过真实有趣的例子,使孩子们能够很快就掌握动作要领,逐渐形成了“严慈并济,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

以近期的一次学习集体跑为例,总有同学在拐弯或速度慢的时候停下来,前面距离大了再快速追上去,这样做非常危险,也很容易累。

王雪问学生们:“你们做过车吗? 有谁见过在车子等红灯的时候,把车子熄火、车钥匙拔下来等待的吗?”

学生们回答:“没有。”

王雪循循善诱:“开车遇到红灯,司机踩着刹车在那里等候,这样绿灯一亮就能出发对吗? 当我们堵在哪里或者转弯时,司机要减速。我们跑步遇到拐弯要减小步幅,但要始终保持节奏,这样才安全,才能更便捷地跟上我们的队伍。”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主管校长李梅常说:一个老师如果经常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经常与自己的工作对照,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如果时刻念着,“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三百年”,就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她和王雪讨论方案,或者听课评课时,都会问: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这是一节什么样的课?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希望她在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班级里学习和生活? 李梅一直以这样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影响着王雪和她的同事们。

在王雪看来,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具有责任心,要爱学生,爱自己的岗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都应成为体育教师的座右铭。

王雪的座右铭听起来有点拗口:把“孩子”当做孩子,不把“孩子”当做孩子。具体地讲就是当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要把他们当成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探索,热心,好奇,从她们的出发点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当孩子需要担当一些责任,或者完成一些任务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当做是“孩子”,教师要适当的让他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怀疑,不质疑,相信他们能做得很好,放手让他去成长。

四年来,王雪成长迅速,她秉承着“以身作则、先行示范”的工作作风,积极辅导青年教师。她的孩子上幼儿园,经常因为给新教师说课到6点多,忘记了还有一个女儿在幼儿园。正因她的无私奉献,主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在31人的团队里,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王雪获得过很多荣誉,诸如“朝阳区级骨干教师”、“巾帼之星”、“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课程建设突出贡献”等等,但她最喜欢的荣誉还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靳维筠: 追求目标 坚持不懈

人朝的青年教师们都有自己的那个星辰大海。靳维筠,就是那些有教育梦想、有家国情怀的青年中的一位代表。她曾经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任教,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关爱这些大城市中被边缘化的孩子。后来,她觉得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自己应该有更开阔的情怀和视野,于是,带着一颗求知的心,她来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深造,获得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

回国之后,她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靳维筠常常以问题一步步引领学生学习,在问题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一二年级学生,还是五六年级学生,都需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低年级段,她通过游戏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一个小小的操练游戏,可以使一个知识点快速生成,长久地植入孩子几乎空白的认知中;在中、高年级段,一些耳熟能详的英文歌曲,让学生们没事就哼哼,有空就唱,在日常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的浸润中,让学生慢慢喜欢上英语学习。

靳维筠认为,语言教学,只有多练多用,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作为工具才有价值。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即“激趣”。小学生处于人生学习的起始阶段,他们对英语是否有兴趣,他们学习英语的感受,关系到未来能否进入深度的英语学习。她会抓紧课内课外每一分钟,让学生多说、多练、多听、多读、多写。

四年前,她的班上有一个女生,英语成绩一直在班级最后,上课时总低着头,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在班里没有朋友,也从来看不见她和别的同学玩。后来,这个女孩变了,课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课下找同学交流,也常常在下课后找她,帮她抱书本,整理电脑,擦黑板。还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下课有事没事就在一起玩,一起学习。

因为四年来,小女孩每天给她打卡练习英语,要么读课文,要么默写单词。每天都开心地说:靳老师,今天我来打卡啦!小女孩的妈妈悄悄告诉靳维筠:在孩子的评价手册中,看到您写的话很感动,孩子的成长和您息息相关……

其实,靳维筠只是告诉小女孩,每次看到她开心的笑,乐观地面对一切,就觉得很受鼓舞。她知道自己的爱心孩子能够感受到。可小女孩不知道的是,老师也得到了她的爱心,也感受到了她的温暖——爱是相互的。

在靳维筠教的四个班里,有十几位这样的学生,他们一直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学困生打卡已经成为她工作的一部分,四年如一日,每天晚上听学生发来的语音,如果听不完在第二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听,及时反馈。没有度日如年的辛苦,只有甘之如饴的欣慰。面对孩子们稚嫩的面孔,她只想坚守初心,时刻牢记着第一天手捧人朝聘用书的欣喜和初心。

她的座右铭是:以真心换真心。与学生、家长、同事相处时,靳维筠总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

作为六年级(8)班的副班主任,靳维筠从二年级起接手这个班。班里有个“大魔王”,他的精力过于旺盛,常常影响大部分男生。在与他的相处中,靳维筠发现,小男孩虽然爱玩、爱闹,但是如果教育引导得当,可以给自己带来惊喜。

前一段时间,当他的好朋友回答不上问题时,他会笑话。这个情况出现几次后,靳维筠认真的给他指出:他不是好朋友!刚开始,小男孩很不理解,一直还说自己是他的好朋友。靳维筠直截了当告诉他,“好朋友不会彼此嘲笑,而应该互相帮助,你要真是他的好朋友,应该用你的聪明脑瓜,给他讲明白这道题,而不是笑话他。”

有一天,在食堂吃饭时,被他嘲笑的那个同学没有椅子坐,小男孩看到后,跑去很远搬了一把椅子。当时,靳维筠很赞赏地夸他,“这是好朋友应该做的,真棒!”小男孩被表扬后很开心,从此再也没有嘲笑过自己的好朋友。

靳维筠认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应该坚守的是对学生的爱心。小学生正处于智商、情商、心理、生理发生变化的时期,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用共情去理解,遇到事情尽量用正面语言告诉他们是与非、对与错,即使当时不理解,但随着成长他们会慢慢明白。因此,面对班里的小捣蛋鬼时,她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共情是更好得选择。

在她的书桌上,一直放着一支精美的竹制书签,上面写着:靳维筠,追求目标,坚持不懈。时刻提醒她精进业务,提升内涵,坚持前行。

在靳维筠的书包上,一直挂着一个小圆牌,上面写着“春暖花开,少年归来,2020,06,复课纪念”,这是“新冠”疫情复课后,学校发给师生的纪念物。虽然只是一个小牌牌,但对于靳维筠来讲,这是校长谢泽运和学校领导们在说:有我们在,别怕,欢迎回家。

近年来,靳维筠的创新实践课获得国家级优秀示范课,她的落实英语课程标准常态课《How often...》获得国家级优秀示范课说课二等奖,曾获得朝阳区新教师优秀片段展示一等奖、区“扬帆杯”三等奖2项、“朝阳杯”说课二等奖,多次荣获“希望中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她指导学生参与北京市“金太阳”杯配音表演活动获得指导一等奖。(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