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乡村振兴要解决九个“化”问题

来源:民生周刊2022-01-25 09:29:0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基础工程。

乡村如何全面振兴,笔者认为,需要注意解决好目前一些乡村发展面临的村庄空壳化、人口老龄化、土地“撂荒化”、年轻人“光棍化”、政策落实形式化、建设无序化、文化“荒漠化”、人口流动过度“自由化”、环境“脏乱化”等九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解决好一些村庄空壳化的问题。空壳化,主要是指乡村人口越来越少的问题。目前,在一些乡村,空壳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少村庄虽然建设得不错,但缺乏人气,村里冷冷清清。尤其是一些边缘山区,空壳化问题更是突出。甚至有些村子,整个村子多年无人,村子里的院落杂草丛生。

乡村振兴,人是基础。乡村振兴,不能体现为“空壳”振兴。乡村空壳化,一方面导致乡村振兴大量基础设施闲置浪费;另一方面,也使乡村振兴缺乏持续有效人力投入支撑。为此,在乡村振兴上,要做好留人的文章,乡村要多一些人气,要谨防村庄空壳化问题。

二是要注意解决好乡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目前,乡村劳动力老龄化是一个突出问题。从实际看,由于乡村青壮年大多进城,农村实际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从一些调研情况看,乡村务农人口目前大多在50岁以上或60岁左右年龄。

劳动力老龄化,一方面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由于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必然难以广泛推广;另一方面,也使农业劳动力投入面临后继无人问题。10年以后,谁来务农,将可能会成为一个乡村真问题。为此,乡村振兴必须鼓励年轻一代从事农业。为此,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和政策鼓励措施。

三是要注意解决好乡村土地“撂荒化”的问题。由于经营土地收益低于进城打工收益,再加上农村本身务农人口减少,一些进城打工的农民,要么无偿转让土地给亲戚或别人耕种,要么任土地撂荒。

尤其一些边远山区土地,撂荒问题更为严重,包括城市周边一些乡村地区,也存在部分土地撂荒问题。土地撂荒是一个大问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充分有效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决不能存在严重土地浪费问题。

如何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应在土地制度设计上,关键是要确保实际耕种土地的人要有较高收益,而不是实际拥有土地的人有较高收益,这样会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实际农业生产,而不仅仅是占有土地。另外,对土地撂荒行为也要制定有关惩罚措施。要按撂荒土地面积大小和肥沃程度及撂荒时间长短,给予一定罚款或相关惩罚处理。

四是要注意解决好乡村年轻人“光棍化”的问题。乡村脱贫和实现小康后,乡村“脱单”问题凸显。据有关调查,全国光棍有九成在乡村。乡村光棍多,是客观存在的,其危害是多方面的。

第一,不利于和谐家庭和和谐乡村建设。比如,为给儿子找对象,一些父母往往会采取儿女换婚形式,导致子女婚姻悲剧。另外,还导致乡村高价婚普遍。第二,不利于社会稳定,一些犯罪行为与光棍较多有很大关系。第三,也不利于经济发展。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约束,一些人好吃懒做,缺乏上进心,不努力充实自己的人力资本,成天处于混日子状态。第四,不利于人口增长。一些村子甚至出现全家光棍现象。如何解决光棍问题,政府需要有针对性重点调查和研究,并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有效对策。

五是要注意解决好政策落实形式化的问题。政策落实形式化,是指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在落实层面没有体现为实质落实,而只是体现为形式落实,具体有两种主要表现。

第一种,把乡村振兴搞成盆景振兴,只搞几个样板,供大家参观,或应付检查。第二种,把乡村振兴搞成“数字振兴”,一些干部不到第一线从事实际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谋划等,而是在办公室里忙于填表和造数字,搞数字游戏。

如何解决形式化问题,首先要进一步解决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进一步牢固宗旨意识。其次,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最后,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的落实制度。各地要把自身资源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实实在在的调查切实搞清楚,要因地制宜落实好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

六是要注意解决好村庄建设无序化的问题。村庄建设无序化,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民建房无序化。农户在建房过程中,选址往往无序随机,多是农民自主决策,胡乱布局,而且建筑风格也无序,水平不一,村庄住宅整体很不协调。此外,在建房过程中,存在一些对公共资源的无序化侵占问题。比如,对房屋旁边公共道路的过渡挤占,导致村庄内部诸多乱象和矛盾。

另一方面,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无序化。一些村子搞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很大,想拆就拆,想建就建,都是个别领导说了算,缺乏科学论证。此外,即使一些村庄有规划,也是摆设,主要供上级检查用,并没有实际执行。

如何解决村庄建设无序化的问题,关键是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尤其要做好建设规划。同时,有了规划,就要按规划严格执行。

七是要注意解决好乡村文化“荒漠化”的问题。文化“荒漠化”,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农耕文化严重流失。究其原因,这与工业化对传统农业的过度侵蚀有关。工业化对传统农业的过度侵蚀,既包括对农业合理利润的过度侵蚀,也包括对农业优秀生产方式的过度侵蚀,最终让农业本身走上急功近利和违背自然原则的道路。

第二,儒家孝道文化流失。农村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城乡分离,使孝文化传承失去家庭依托。在一些农村家庭,年轻人成了父母的“祖宗”,父母成了子女的服务员,一些年轻人觉得很合理很自然。

第三,集体主义文化和公共精神严重流失。集体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公共活动的缺乏及生产方式的原子化,加剧了农民个体主义的心理倾向。一些农民很少关心集体事务和公共活动,别人家发生天大的事也与其无关。

如何解决文化“荒漠化”问题,首先是在生产方式上,要注重按照农业本身的特点发展农业,不能过度工业化;其次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最后是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齐步走,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八是要注意解决好村庄人口流动过度自由化的问题。所谓村庄人口流动过度自由化,是指一些村庄人口流动过于放任、无序,农民流动到哪儿、从事什么工作,没有人问,当地并不掌握情况。这种农村人口流动过度自由化,既加剧了“农村病”,如空壳化、“撂荒化”等问题,也加剧了“城市病”,如城市出现过度拥挤、社会治理成本大幅增加等。

如何治理人口流动过度自由化,首先,需要进一步创新乡村治理体制,农民外出打工,村一级也要加强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登记和报备制度,要努力实现有序流动。

其次,城市也要完善人口准入管理制度,比如,是否具有一定的就业技能,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否具有稳定的居所,是否符合城市的就业需求,是否有犯罪前科等。

最后,城市有关部门要向社会充分提供有关就业需求信息,为农民务工流动提供参考。

九是要注意解决好一些村庄环境“脏乱化”的问题。一些村庄环境“脏乱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脏”,如垃圾随处丢、污染严重等;另一方面是“乱”,如乱挖乱建乱放、交通凌乱、街道凌乱等。

中国要美,农村要美。农村要美,村庄环境一定要美。村庄环境要美,必须杜绝“脏乱化”问题。

第一,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决不能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第二,实现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实现零容忍。第三,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要优先考虑生态效益,要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第四,进一步完善乡村垃圾治理制度,探索建立有效的乡村垃圾治理模式。第五,对乡村厕所问题要重点治理。第六,形成一个村庄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把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住宅建设规划等有机统一起来。

(□  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二级教授   宋圭武)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