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深圳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科技赋能 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民生周刊2022-01-25 10:05:14

坐落在深圳湾畔的南山区,历经千百年沧桑巨变,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仍是一片荒山和滩涂。过去40多年,南山区的科创事业大刀阔斧,迈开步伐,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到不断推进国产化,再到实现自主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性转变。

今天,规划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搭乘时代的快车,作为深圳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再次为南山科创亮起一盏灯。

以麒麟山为屏、西丽湖为镜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氧吧”。从2002年开始,深圳在这里布局了大学城,引入清华、北大、哈工大、南科大、深大等高校。同时,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鹏城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相继入驻,这里逐渐成为深圳智慧与创新的源泉。

致力于成为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科技、教育、产业、金融“四融合”示范区,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高地,国际科技开放合作的引领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与示范载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也是部省市共建的重大战略平台。

部省市加持

摊开深圳地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出海口,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战略节点,南连深圳高新区、北接光明科学城、东连深港科创合作区、西接前海自贸片区,区位优势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科教资源密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氛围浓郁,是深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

国家、省、市都发布相关文件,明确支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2020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广东省政府联合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成为“国家实验室创新生态样板”的总体目标,明确要求举办西丽湖论坛,打造国际化创新论坛品牌。以此为契机,南山区加快构建“部省市”共建机制,全面融入国家科技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源泉。

在南山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多次提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特别是在“十四五”时期,南山区将加快建设新时代“3+3”战略示范工程,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排在六大战略工程第一位。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构筑了“一心、两轴、三区”空间布局。

一心,即以西丽湖为中心。两轴,即依托城市道路,联动片区发展的驱动轴。

南北轴对内串联西丽新中心和石壁龙创新片区,对外向北联系石岩高新园区、光明科学城,向南串联深圳高新区、后海中心区,经深圳湾口岸,通往香港。

东西轴对内串联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西丽老中心、大学城、南山智园、白石岭;对外向西衔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向东紧邻深圳北站枢纽,并通往坂雪岗科技城。

三区,即大学城创新片区、石壁龙创新片区和西丽中心区,以创新集群为龙头、带动周边社区城中村、工业区升级转型、整体提升的创新片区。

港深携手共创科技新高地

如何高质量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将继续完善科创产业生态圈,继续探索创新要素进一步跨境流通的措施,加强国际科创合作,建设高水平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科创发展相辅相成。香港和深圳同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两地可以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比较优势,协同合作,强强联手,以“1+1大于2”的战略,共同推动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认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应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勇担更大责任和使命。科技部将支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探索教育支撑创新、金融赋能发展的融合共进新模式,支持将西丽湖论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彰显大湾区特色、体现融合创新特点的论坛品牌。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副省长王曦认为,希望深圳以举办此次论坛为契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深圳将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用好此次论坛成果,高标准打造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深度协同,强化与香港、澳门创新资源高效对接联通,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切实担当起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擎

未来的南山,南有蛇口国际海洋城,北有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是深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南山区按照“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南山“中央智力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目前,科教城聚集了一批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片区布局了国家实验室鹏城实验室,拥有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519家,打造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9所诺奖科学家实验室等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

同时,科教城覆盖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有国高企业800余家,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紧邻的前海、后海、深圳湾等总部基地的开发建设可以为企业做大做强后向全球延伸提供最佳平台。

鹏城实验室是我国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聚焦国家中长期目标和战略需求,以打造创新型网络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为目标,紧密配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规划。鹏城云脑二期正式上线运行,汇聚31位院士、200位国际会士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等高端人才在内的3400余位各类人才,为构建实验室创新生态体系打下坚实基础。香港大学与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港大深圳校区选址落户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石壁龙片区。

当前,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聚集了深圳50%以上的高校资源和深圳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有4.54万在校生和1.5万科教人才。高新产业云集、高校资源丰富、高精尖人才汇聚,可以预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将成为深圳又一重大创新平台,以创新力量引领湾区未来。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透露,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要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深圳特色,发展定位为世界一流大学城、国家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核。

科创助力美好生活

“幸福感”是市民对一座城市最大的肯定,南山区连续3年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才汇聚、创新包容、宜居宜业,正是这个城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全国科创看深圳,深圳科创看南山。如今,南山区正在成为富有全球影响的科创中心。1990年建区时,南山区生产总值为78亿元,2018年发展到5018亿元,增长超过63倍,人均接近34.39万元,每平方公里税收超过8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7000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1%;现有海内外上市企业16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00多家。

在南山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形成了“6个90%”,即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地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走出了包括腾讯、华为、招商银行等在内的本地世界500强企业。

灯火通明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作为人才高地,更是未来无数创业者的“造梦空间”。

南山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致力于在核心芯片、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微纳米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实现突破。目前,南山区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科技强区和广东省经济强区,二、三产业比例为41.6∶58.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表示,每一场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早期的工业革命从纺织革命到铁路的出现,到汽车的发明,到计算机的发展,一直到最近几十年的纳米技术的出现和最近的AI,也就是人工智能的出现。每一场技术革命都带来人类生活的变化和革新。

先进科技成果不仅体现在提振综合国力的国之重器上,还惠及普通民生,成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加速器。大到智能生产工具,小到刀片电池,科技元素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在此过程中,各类创新企业积极参与,不断探索新赛道,成为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理念日益深入,南山区很多企业在食品、日化、生活服务等细分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产品与品牌的战略升级,助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5年内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这些企业广泛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推动将科研成果进行产品转化,促进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从科研到市场的良性循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从蛇口的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到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特区激荡40年,南山始终以创业者的姿态奋勇向前,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成长为创新之区、科技之地。

南山科技创新事业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绚丽多彩的科技画卷,从昔日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到今日世界著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到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从滩涂蚝田到楼宇林立,从城市边缘到城市中心……作为深圳的缩影,南山区一直奏响先行强音,让科技成果遍地开花,让人民生活丰富多彩。

□ 《民生周刊》记者   李雪   宋盈莹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