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能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中联煤去年大赚1.93亿元

来源:一财网2015-03-19 14:24:45 中联 隐患 业绩

受煤炭市场低迷、企业持续亏损等因素影响,煤层气开发一度被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冷门。2014年,已投入中海油怀抱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煤”)会交出怎么样的答卷呢?

3月18日,记者从权威渠道独家获悉,中联煤当日召开了首届一次职代会,这次内部会上,中联煤总会计师彭文披露了该公司2014年的财务数据。其中,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达到4.34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0.75%,同比增长164.43%。产量和销量同样也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49%。

去年12月31日,在历经资产评估、外部审计、中联煤董事会和职代会同意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向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出让中联煤30%股权事宜完成交割,这意味着,中联煤的股权调整工作到此完毕,这家以煤层气开发见长的企业正式成为中海油的全资子公司。

记者拿到的一份书面材料显示,2014年,中联煤首次在中海油绩效考核中位列A级,储量、产量、销量、利润总额等多项指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基于2014年的表现,中联煤2015年的工作目标还算乐观,按照中海油下达的主要经营业绩指标,中联煤要在今年完成经济增加值1.35亿元以上,完成利润总额1.22亿元以上,煤层气抽采量(含致密砂岩气)要完成9亿立方米以上。

据媒体报道,在中联煤成立以前,煤层气开发是个冷门,决策层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煤层气。直到中联煤业务的扩大,煤层气开发才引起一定的重视,有了现在的财政补贴等政策。

不过,在低油价“严冬”的形势下,非常规油气产业同样承受着压力。此外,国内煤层气产业发展政策尚有调整空间,致密气和页岩气产业政策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从全国看,95%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晋陕蒙、新疆、冀豫皖和云贵川渝等四个含气区,其中,晋陕蒙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但目前看,全国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在开采煤层气,一些地方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工作尚处于筹备状态。

一位接近中联煤的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煤层气的投资并不活跃,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在政策层面,“2013年9月出的93号文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支持煤层气产业发展,比如提高财政补贴标准,但到现在相关配套政策还没出来,与此同时,由于地方上投资环境不行,导致矿权纠纷司空见惯”。

他还表示,煤层气属于非常规油气产业,但在能源局,页岩气由油气司管,而煤层气却由煤炭司管,“可以说,以前魏鹏远(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收钱有多快,煤层气的发展就有多慢”。

广为外界熟知的是,魏此前曾在煤炭司负责煤矿基建的审批和项目改造核准工作,2014年5月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时,其家中发现了2亿多元的现金,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了4台。

除了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中联煤自身同样不乏经营风险。

中联煤总经理武文来在当天的行政报告中指出,目前,中联煤的资金缺口仍然巨大,资金投入与发展速度不匹配,使得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3%左右,“这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较大影响,仍需要继续研究多渠道融资办法”。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联煤负债总额为35.66亿元,比上年增加4.24亿元,同比增长13.49%。其中,流动负债减少2.34亿元,非流动负债增加6.5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2.44%。

彭文介绍,该公司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2亿元,应付账款3.16亿元,其他应付款2.95亿元,长期借款16.77亿元,长期应付款7.62亿元。

前述消息人士分析,在煤层气行业,接近63%的负债率还是有点高的,这是因为“中海油认为原来不是全资持有,没法增资,这说明投资不热情,于是迫使中联煤大量贷款,因为不贷款可能就没法干活”。

实际上,本报记者掌握的书面材料也显示,在对2015年勘探开发部署中,全年预算投资32.08亿元,其中中联煤资金7.58亿元,非常规分公司资金7.56亿元,国拨资金1.12亿元,外方投资15.69亿元,而中海油支持项目的资金仅有0.14亿元,支持力度仍有待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中联煤的资产负债率在2012年为55.57%,两年后这一指标增加到63%左右,2014年的流动比率仅为57.16%。鉴于煤层气勘探开发高风险、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特征,如果仅靠银行贷款,必然造成中联煤偿债能力下降、财务风险增加。

此外,武文来还在会上披露,中联煤的管理工作也需要继续强化,目前,中联煤还存在“承包商管理不到位、对外合作管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到位、员工个人安全教育不到位等情况,与中海油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