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2-04-29 15:40:47
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有一处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那里芦荡万顷,鸟语花香,每到越冬季会有上百种候鸟过冬,它就是被人称赞为“早知有洽川,何必下江南”的洽川风景名胜区。
4月27日上午,“踔厉奋发争春早,乡村振兴东风劲”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合阳县洽川镇,领略胜似江南风光的美景,亲身感受沿黄公路上美丽村庄的蜕变。
在合阳县洽川黄河湿地核心区域的处女泉景区,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随风摇摆,远处不时掠过几只飞鸟,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洽川黄河湿地总面积约176平方公里,处女泉就处于湿地的中部。相传,西周文王的妃子太姒出嫁前常在此沐浴,因而得名“处女泉”。这里的天然温泉常年保持在30℃,富含硒、铜、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并且大小泉眼无数,大者如车轮,小者如蚁穴一般。
得益于多年的生态环境修复,这里逐渐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特别是从去年 开始,来到处女泉过冬的候鸟数量明显增加,像大鸨、灰鹤、白天鹅等鸟类也是越来越多,湿地内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景区营销宣传部经理张文雅如是说。
在每年冬季的时候,景区工作人员都会对湿地的芦苇荡进行修剪、灌溉,将部分芦苇杆修剪下来后,利用起来铺在景区内的木栈道顶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保证芦苇的正常生长,还能提高利用率将资源整合重新使用,节省了一部分景区建设的支出资金。
从1991年发现洽川湿地,到1997年逐步开始修复湿地生态,再到2004年正式成立洽川风景名胜区,30多年来不断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渭南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工程。近年来,洽川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荣誉称号,并且景区招揽来的游客还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北菜园村还组织一批村级能人,积极探索成立村级文创团队,将黄河文化、合阳元素、洽川风情融入到文创产品之中,研发了一批富有诗经小故事的人物、具有洽川特色的美食大礼包、含有黄河传说的小剧场,全面提升洽川旅游品位,延长旅游产业链,让游客不仅能够玩得开心,还觉得有趣。
“旅游能够繁荣,完全得益于一、二产业基础做得扎实,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第三产业。”洽川镇党委副书记王艳荣说:“北菜园村通过经济合作社,发展以莲菜种植和鱼类养殖为主的主导产业,未来还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一个34亩的蔬菜大棚,届时一亩地每年的分红能有1000多元。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忘集体产业,做到两者互相补充,增添更多收入,带领农民致富,让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钟梦哲 田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