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访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访谈

朱永新:推进全民阅读

2015-03-23 14:23:30

摘要:[主持人]:3月19日16时,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将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敬请关注![主持人]:各位好,欢迎大家收看人

 

[主持人]:3月19日16时,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将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敬请关注!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大家收看人民网访谈节目。今天在演播室非常荣幸为大家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与我们交流全民阅读这样一个话题。欢迎朱主席的到来。

[朱永新]:你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今年两会期间您也提到了全民阅读推进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也看到,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也提到了全民阅读这样的话题,可见全民阅读对于我们民众来说的重要性。现在来说,推进全民阅读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有一个什么样的普遍意义吗?

[朱永新]:我觉得特别高兴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两年提出了推进全民阅读,而且今年进一步提出了要建设一个书香社会、书香中国。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也是人民日报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提得非常好。在大家都很关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需要对心灵、对精神、对信仰,对这样一些根本问题的关注。一个民族的竞争的能力,一个民族到底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的力量。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大力的推动,特别是连续两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民间的阅读组织的上下呼应,我觉得我们国家全民阅读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地区,像湖北、江苏、深圳,都已经在推出自己的制约性的、地方性的全民阅读的法规,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阅读的活动,而且我们全民阅读的数据,阅读率止跌,过去不断…现在止跌回升…指征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有所上升,这是令人鼓舞的事情。

[主持人]:而且我们发现您同时提出了设立阅读节,这就是把阅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去看待,您觉得设立阅读节对我们普通的民众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吗?

[朱永新]:因为我已经连续十多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要建立国家阅读节,要把全民阅读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来考虑。也有人说,阅读是个很个体化的事情,为什么国家要去抓它?为什么还要有一个节日?关于阅读,我曾经专门写过一本书叫《我的阅读观》,提出了阅读对于个体、对于民族、对于教育、对于学校、对于一个区位的价值。我觉得一个人的精神发源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是从个体的精神成长来说的。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成长的历程和这个民族总体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真正地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些都是关于阅读最重要的价值。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您推出全民阅读有好几年了,现在推进的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有关部门给您一些回应,比如有什么困难,推进到什么程度?包括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哪些方面的措施帮助您来推进?这方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朱永新]:国家阅读节提出来以后,得到很大的呼应。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呼应。包括像聂子明老师、邬书林署长他们都支持,认为国家应该有一个国家阅读节。但是,国家要设立一个新的节日,是由国务院法制办来批准的。国务院法制办曾经给我答复过一次,就是原则上国家不增加新的节日,但事实上新的节日还在不断出现。比如,航海日,国际上也有航海日,我们国家还有中国航海日。我觉得读书总比航海要重要得多。为什么有一个航海日,不可以有一个读书节,不可以有一个读书日呢?后来就弄到出版总署去了,总署本身也希望做这件事,它就没有权力来做,如果总署有权力设立国家阅读日的话,早就批了。所以我们还是期待中宣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和新闻出版总署,加上文化部,这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地考虑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一种呼应和要求。这种呼吁和要求,有人说你是不是小题大作,是不是故意要制造新闻,绝对不是。因为我觉得这的确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因为中国经济越发展,我们越需要有共同的精神家园,而共同的精神家园从哪里来,只有当这个民族的人共同去阅读一些他们的经典,他们才有共同的语言,才有共同的密码,才有共同的价值、共同的思想。所以,共同的阅读历来是一个国家建设精神家园的最有效的方式。像美国人,前两年他们出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书,叫《造就美国人》,怎么去造就美国人,事实上就是他们开出的书单,认为美国人这些书曾经影响了美国的精神的形成,未来的美国还需要这些书去滋养他,他是一个文化血脉,他是一个文化的基因。所以,共同的阅读生活,实际上它的价值就在于此。我觉得这种阅读节,不是一个小事情,绝对它的意义不在航海之下。

[主持人说]:我们了解到您除了推进设立阅读节之外,其实也在继续推进阅读立法。为什么我们要用法治的力量保障阅读,这是从哪方面考虑?

[朱永新]:我们要依法治国,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这样一个方略。我觉得首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可依。阅读当然需要立法。前几年我们一直在推动公共图书馆法,作为一个国家,我觉得总理提出来要建立书香社会或者书香中国,书香社会、书香中国,有三个重要标准。第一个重要标准是全民要读书,从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机关,大家都读起来。第二,政府要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给全民阅读提供一个支撑。如果没有公共图书馆,在北京,我们知道像首图也好,北图也好,一到周末,挤得非常厉害,很多社区没有图书馆。很多国家是立法来规定,多少人必须拥有一座图书馆。有些国家,像以色列,他们统计说,每四千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我们想想北京要有多少图书馆。所以,这样一来,我们要建设大量的文化中心,大量的图书中心、阅读中心,或者说社区图书馆。这个东西靠什么,靠呼吁是没有用的,需要立法。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们还需不需要教育立法。前些年启动这个工程以后,有些人认为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事情,政府去规范我们去读什么书吗?我说当然政府不会去规定你作为一个个体去读什么书,但是,政府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是说,政府要提供什么阅读条件、阅读保障。比如说多少人口必须拥有一个图书馆,多少距离,除了人口还有距离的问题,因为有些地方,人很少,但是距离很远,看书很不方便,国际上有双重规定。就是半径多少、人口多少。只有通过立法来规定,其他是没有办法来规定的。图书馆这些书怎么配置,怎么采购,这些东西必须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进行。所以,这个立法很大意义实际上是规范政府在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地位和责任。当然,也要倡导全民阅读。至少我要倡导你读书,是这样一个责任。至少要规范我的媒体,比如我一直主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这类媒体应该把最黄金的时间,把最黄金的版面留给阅读,给大家推荐好书,给大家介绍好书。像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立法来规范,来提倡,来鼓励的。

[主持人]:由此看来,阅读的立法性还是很有必要。我们接下来想请朱主席给我们做一个推荐,我们说全民阅读就是倡导所有的人都来阅读,但是可能每一个人阅读的理解面包括知识层次不一样,所以,如果请您给我们列一个公共书单,您会列一个什么样的书单适合全民阅读的?

[朱永新]:事实上我刚刚讲的书香社会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全民阅读,一个是政府提供条件。第三个标准就是读好书。过去讲叫开卷有益,但是现在我觉得开卷有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应该择卷有益,要选好书来读。第一,现在出版业快速发展,每年像中国有40万左右的图书出版,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去穷尽其中的书,甚至穷尽其中一个零头都很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矛盾就很突出,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到最有价值的书。这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实际上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我实际上从90年代就组织专家开始研究我们应该读什么书。90年代我曾经推出了一个新教育文库,当时就是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师各选择的100种书单推出来,同时我们还选择了一部分书出版,最近几年我们发现,这个问题远远比我们认识的还要重要。因为大家开始意识到书香社会的重要性,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各个学校里面,读什么书,的确是很大的问题。去年,我走了将近100所学校,差不多到学校都会去看图书馆,我们就发现,实际上学校图书馆的书,可以说良莠不齐,甚至于还有不少根本不适合孩子们读的书。这些书都进了校园,那就说明,我们校园里面对选书缺乏一个标准。另外,我们也看到,排行榜的很多书,所谓的流行书,并不是最好的书。就是有商家、媒体的炒作,因此怎么样引导大家去读好书。

[朱永新]:在国外,第一,有独立书评人的制度,就是有一些独立书评人,因为他的职业就是读书,就是推荐书,他会用他的眼光给社会选择、推荐。另外,有很多专业性的机构,推广机构,定期地有各种的图书评选,比如说绘本评选,比如说儿童读物评选、青年读物评选,国际上有很多这样专业性的机构。好书出来以后,渐渐渐渐地大家形成共识,像纽伯瑞奖、安徒生奖,把最好的书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拔出来。我们国家相对来说不完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大家公认的一个机构。所以,前年,2010年开始,我就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一个新教育研究院成立了一个新阅读研究所,同时还成立了新父母研究所,这两个机构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选书。我们现在已经正式公布了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一百种,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一百种,中国初中生、高中生、企业家,我们已经推出了五个书目,2015年还准备推出教师书目、父母书目、公务员的书目、大学生的书目,在九个书目的基础之上,最后我们研制一个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我们准备选一百种书,这一百种书里面,我们准备30本作为最基础的书,70本作为推荐书目,现在每个书目都是这样的结构,小学生推荐一百种,一百种里面有30本最基础的,所有的孩子必须要看的,所有的家庭都必须给孩子配,我建议以后政府给所有的家庭送一套这样的书,把最好的书给所有的孩子,出生以后,就送这样一套书。在国际上,英国有一个叫“阅读起跑线”,就是做这个事情,孩子出生下来,政府给他送一个书包,就是指导家庭你必须读这些书。现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加盟了这个项目,我觉得我们也是可以做的。我一直说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童年阅读,对一个人形成一个阅读的审美情趣,或者简单说养成一个好胃口,孩子一开始吃垃圾食品吃惯了,喜欢了,他就喜欢这些垃圾的东西,一开始吃的好东西,形成好的胃口,他的审美情趣就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阅读是需要引导,要把好书选出来。我们这些书目全部在网上都可以查得到。

[主持人]:我们现在通过网络就可以查到。

[朱永新]:都可以查到。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前段时间碰到我,他说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他说这件事情太好了。过去人家让我推荐书,任何人的眼光总是有限的,你们一下子把一百种书端出来,他看了,他说这是中国最可靠的书目,一定要读书,首先要找你们书目的书。我觉得他还是给我们很大的鼓励。

[主持人]:比如我们上网搜哪个教育机构来提供的这个书单呢?

[朱永新]:都可以搜。上网搜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初中生或者中国幼儿,如果孩子在学前就是幼儿,小学生书目,甚至搜我的名字都可以搜到书目,在《我的阅读观》里面全部都收录了,都可以查得到。

[主持人]:真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朱永新]:为全民阅读做了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主持人]:刚刚朱主席提到了纸质书的量并没有下降,但是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手机上有很多APP,就在手机上进行阅读。很多有网友就说,现在我们全民阅读应该朝着全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您觉得他这样的观点对吗?

[朱永新]:我觉得数字化的阅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传统的纸质媒体的阅读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什么?倒不是简单地为了守住这样一个传统。数字化的阅读,至少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对于快速地获取信息是有价值的。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像我们一般重要的新闻,重要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手机、通过网络来获得了,而不是主要通过报纸。真正做传统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要真正地研究一个问题,要深度性地去思考问题,可能还是要回到传统阅读上去。虽然我们现在的数字化阅读已经渐渐地具有了传统阅读的一些主要的功能,比如说批注,可以在上面做批注,甚至于翻页,还模仿我们翻书的声音等等,但是毕竟还是不一样。从携带也好,从阅读的效果也好,至少从我们这一代人,我相信还有很多年轻人,他还有纸质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个人觉得,第一,现在少儿的阅读,就是儿童的阅读,实际上现在还是以纸质阅读为主体。因为这个纸质阅读为主体的好处就是,因为任何屏幕上的东西,没有触摸感,孩子的书要有触摸感。第二,就是培养孩子比较宁静的反复阅读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本身,书本身,除了具有书的功能,还有很多玩具的功能,还有让孩子反复培养他阅读习惯的功能。另外,电子屏幕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的色彩,任何电子屏幕多数对眼睛会有伤害,另外对孩子的注意力,会有影响。另外,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会有影响。所以,我们觉得在儿童和青少年阶段,我们还是要鼓励尽可能多的纸质媒体的阅读。尤其是像我们新教育做的共读,就是班级共读、亲子共读、师生共读,这个时候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还是有必要。我觉得,一个方面,数字化阅读是一个趋势,不可阻挡。今后很可能一般性的了解,比如读个小说,读读新闻,这些东西可能主要是以数字化的阅读器为主体,携带也方便,数量也比较充足。但是,研究性的阅读,专题性的阅读,儿童的阅读,可能还是纸质媒体为主。应该是做一些适当的分工和分流。另外,也针对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有些人喜欢数字的可以走数字化的道路。

[主持人]:朱主席我们也发现,现在网络文学发展非常迅猛,比如,腾讯文学、盛大文学、新浪读书这样一些粉丝是非常多的。我们也在想,网络读书热的兴起会对全民阅读有什么样的影响?它是不是全民阅读的组成部分呢?

[朱永新]:当然应该是。全民阅读不等于读传统的书才叫全民阅读,读网络的书就不叫全民阅读。我觉得都应该包括。现在基本上网络阅读的主体还是青年人和青少年。一方面他们比较习惯于通过阅读器,通过网络这样一种方式来获得知识、信息和情趣。另外一方面,现在网络文学的主题,也和青少年的主题、心理审美情趣比较适应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纸质的媒体,没有提供相应的好的产品,这是很大的问题。前不久我们参加了21世纪的,他们叫13-17岁左右孩子的读书研讨会。就发现,现在我们大部分的作家,写儿童文学去了,就是写低端的,或者写其他的文学。青少年这个群体受到很大的忽略。因此,我们知道现在网络文学家填补了这样一个空档。如果我们优秀作家、主流作家能够更好地提供一些这样的产品,同时,要把它用纸质媒体的方式和网络媒体的方式共同实现。现在网络文学这些东西,不排除有一些市场化的炒作和适应年轻人的推广。因为年轻人喜欢追逐潮流,你看了我没看,他就有压力。大家交流的时候没有共同的话题。另外,网络文学适合年轻人碎片化的生活,因为每天发一段,每天发一段,连载性的,碎片化的时间。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抱怨这样的思潮,而是我们应该怎么样鼓励我们的优秀作家能够关注这个群体,为这个群体提供更美好的作品。

[主持人]:提升网络文学这一块的质量和水准。我们注意到,朱主席的个人微博当中,叫“行走新教育”这个板块有一篇文章叫做“用生命来阅读”,这个听起来是很深刻的一种阅读方式,我们也想了解一下,这个意义在哪里?用生命来阅读是您所提倡的一种阅读方式吗?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这些年来我们提出很多非常重要的阅读主张。我们提出应该把阅读作为一个人的重要的生活方式。这次总理在他和媒体的对话中也特别提出来,要成为生活方式,要成为一种工作的方式。我想所生命化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第一,阅读是一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就是总理讲到的,这是它的一个内涵。第二,要用生命去阅读。也就是说,阅读应该生命在长,阅读要和人生的体验、要和人的心灵去对话,去感悟,我们知道,真正好的阅读读者,事实上肯定是用心的、用生命的和作者之间进行一次对话,甚至在进行一次新的创作过程。我们在推广好的图书的时候,同时,接下来我们还要去研究好的阅读方法。最近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商量,我们要做一个领读者计划,就是培养那些优秀的阅读推广人,让他们知道,因为阅读还是需要方法的。把好的阅读方法教给大家,怎么更好地利用时间,怎么样去组织读书会,怎么样共同阅读,阅读过程中碰到困难怎么办,对于那些阅读不感兴趣的孩子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他们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继续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让读书更有效率。朱主席我们发现现在和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读书量还是偏低,据您观察,您觉得我们应该从那些国家当中学习哪些有用的东西呢?

[朱永新]:我觉得,的确,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阅读率还属于比较低,有人统计过,犹太人每人每年有64本书,俄罗斯人有二三十本书,我们中国人只有5.14本书,属于比较低的。这些统计数据是不是精确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毫无疑问,只要把各个民族的人放在一起去观察他们日常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的确,我们对阅读是关注不够的。比如我们出国,在飞机上看到,老外基本上大部分是拿着一本书在静静阅读,在机场,在飞机上,在公共场合,我们差不多聊天的就比较多,电子产品比较多。我们阅读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差距,一个方面就是,政府推动的差距。我们知道,政府推动,我们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的领导人,从总书记到总理,都非常重视阅读。有一次我在中央党校听总书记讲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专门有很大的篇幅讲阅读,实际上我们从总书记的报告也可以看得出,他对于中国古代的文献,他的阅读量,包括他上一次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时候讲了他的书单,让我们很多人都大吃一惊。这些人本来就是阅读的引导者、阅读的模范。在国际上,领导人都是一个阅读推广人。像美国历任总统,每年都要到中小学给孩子讲故事,去送书,这是传统的保留节目。总统夫人一般都是阅读的形象大使。所以,我们希望,我们各级政府领导人要带头阅读。吏为民之师,领导干部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多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前面讲到立法、国家阅读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政府要去努力做的。政府要鼓励全民阅读,必须要采取措施,包括投入。我们觉得,现在大概全民阅读的经费每年只有一千万,从新闻出版总署来说,我觉得这个数量还是太小了。

[朱永新]:第二,从民间的机构来说,阅读推广的机构还偏少。国际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机构叫国际阅读学会,国际阅读学会有一百多万会员,在实际上一百多个国家参与了国际阅读学会,我们国家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也参加了,但是我们国家大陆本身还没有国家阅读学会。我一直建议应该成立一个中国阅读学会。就是你和国际的阅读组织要建立联系,国际阅读学会一直想在中国搞活动,但是没有对口的联系部门。像民间的阅读推广组织,我觉得国家要采取购买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就是帮助这些民间阅读组织。因为它帮助政府做事情。包括民间图书馆,包括很多民间机构,现在中国有很多民间阅读推广组织,包括像我们的新父母研究所,我专门在北京成立新父母研究所,实际上在全国40个城市有萤火虫工作站,他们做什么呢?就是每周六、周末假期,把父母组织起来和孩子一起读书,亲子共读,做童话剧、亲子游戏,做各种阅读讲座。每天他们做新父母晨诵,把父母们卷进来。阅读有几个群体很重要,一个是父母,因为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如果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养成了,终身受益,你就不用担心了。从小就是个读者,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美国人提出要让孩子爬进图书馆。我们现在建很多农家书屋,我和总署讲,当然是好事情,当然需要,但是,要让农民真正去读书还是有难度的。他有时间,他肯定不会去读书。因为他没有这个要求,他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关键就是从小要培养读者。阅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这个很重要。所以,这些民间的阅读推广机构,我觉得我们府要通过各种办法去支持他们。政府不可能做很多很具体的事情,但是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表彰等等,把民间的力量聚合起来,让他们帮助政府来做全民阅读推广。

[主持人]:您刚刚讲民间阅读可能也是我最后问题的答案之一。我们现在说基层阅读习惯,因为很多偏远地区或者山区里,很多人也想学习,也想读书,可是硬件设施都不全,这个时候,刚刚您讲的这些可能也是一个方法,有没有其他政策上的扶持呢?

[朱永新]:政策上来说,就是我前面讲的,首先还是应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法,或者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给这些弱势人群、弱势地区,就是边远地区,老少边穷岛,这些地区的确应该给予优先配置。我们调查下来,还有很多乡村学校没有图书馆。我们建立这个新教育基金会,我们新教育基金会每年都要捐好几十个图书馆,我们的新教育图书馆,挑选那些最好的书,送给那些乡村的学校。这些乡村学校照理由这些应该是国家行为。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社区、乡村边远地区都应该有公共图书馆,都应该有农家书屋。这里还有一个资源整合,因为现在我们的出版总署,现在叫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和文化部、教育部,他们是分散的,各做各的,我觉得可能在基层公共文化体系方面要整合资源。今年民进中央大调研的题目,很快就要下去,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调查分析,对国家提出建议,怎么样尽快地让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到老少边穷岛,辐射到农村,满足农村的最基本的需要,最基本的需求,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朱永新]:衡量我们是不是书香社会,不是看城市里的人都捧起了书,而是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捧起了书本,书香充盈着我们整个共和国的每一寸大地上。

[主持人]:今天感谢朱主席到人民网和我们大家分享读书心得。我们希望大家通过我们今天的谈话真正找到自己喜爱的书,培养起读书兴趣,让阅读成为我们终身的一个习惯,也能真正感受到书香中国。非常感谢朱主席,谢谢您。

[朱永新]:谢谢各位网友。

[主持人]: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再会!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