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厚植文化底蕴 铸就学校品牌

来源:民生网2022-07-08 17:20:01

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和校园独有的精神特质,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一流的学校因为先进的文化,往往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社会发展。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简称“北医附小”)通过梳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远景目标,坚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赋予师生高尚的人格、独立的精神、灵动的气质,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田国英和孩子们一起庆祝六一儿童节

作为北医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田国英对学校文化建设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系统的思考。她抓住时代机遇,呼应时代需求,把自己的办学主张和教育追求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成为全校师生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溯源固本  探寻文化基因

北医附小位临北四环中路,隶属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学校始建于1949年,原名“五道庙小学”,文革期间改为“志新小学”,1999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目前,学校一校两址,48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在编教师92名。学校周边优质资源丰富,硬件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社会声誉良好。

走进北医附小校史馆,你会清晰地看到这所学校的诞生与成长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建校期——不忘初心 艰苦奋斗;发展期——稳定队伍 凝心聚力;提升期——树立特色 创建品牌。

2010年12月,田国英担任北医附小校长。她带领干部团队走访了很多老教师、老校友,与周边社区、友邻单位座谈,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遗产,探寻学校内涵发展的文化基因,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策略。

2012年,她率领全校师生加入海淀区“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校项目,整体谋划学校发展,深入推进实施落地,历时三年学校被评为“海淀区课程设置先进校”。

2015年—2018年,田国英又带领全校师生继续攻坚,围绕“康+”育人体系,从“双规范、三开放、大合作”入手,为提升课堂质量不断探索实践,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凝心汇智,学校被评为“海淀区首批新优质学校”。学校文化建设也正式步入“提升期”,教育质量显著提升,社会认可度逐年攀升。

十年来,田国英对学校文化建设常抓不懈:精准定位,创建“康+”育人体系;精品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一体化课程建设;精细课堂,实行“大任务学习”模式;精炼队伍,一批有责任、敢担当、有情怀、勇奉献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北医附小师生在实践中锤炼这股子钻劲、韧劲,在文化中沁润这份真诚、真挚,把文化基因厚植于心、敏践于行。

创新发展  培育文化底蕴

田国英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所学校品牌建设的“根基”与“灵魂”。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既需要对学校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还需要与时俱进的大浪淘沙,更要注重对学校未来发展进行系统思考,塑造师生真善美的理性品格。

北医附小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校历史传统,在继承与弘扬“心育”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系统提升学校文化:确立“护生命之花 育灵动之心”办学理念,“培养身心健康的灵动少年”育人目标,“巧手灵心 乐知健行”校训,“康+”特色定位,“健康美一面”定位语,以及学生与家长共创的校园吉祥物“贝贝”“依依”,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系统性、特色化及品牌效应。“康+”文化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浸润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展现出北医附小的梦想与期待。

田国英将自己在办学实践中的想法、主张、观念和追求,进行理性的反思和系统的总结,形成能被大家认同的价值判断。“护生命之花 育灵动之心”,就是她的教育主张,更是教育理想。捍卫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与灵性,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绚烂绽放、茁壮成长;培养有灵气的儿童,培养身体健康、心态阳光、个性纯真、思维敏捷的儿童,培养会学、会玩、会思考的现代少年。这背后蕴含着“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更生动地体现在学校标识(LOGO)的造型上:“绿色十字”体现北医附小校名中的“医”字,彰显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44年,同时紧扣学校“康+”育人体系,犹如四朵盛开的幸福之花,花瓣灵动生长向四方自由伸展,绽放“健康美一面”的文化特色,又如四通八达的阳光之路,引领孩子们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与理想不断前行。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集中体现。田国英提出“巧手灵心 乐知健行”的校训,倡导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教师加以引导助力孩子学会找到自我、悦纳自我。《礼记·儒行》有云“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北医附小的“健行”强调坚定决心意志,埋头苦干实干,以灵巧的手与心、快乐的知与行,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田国英强调,从最初依据优质资源建立心理健康特色项目,到围绕全面育人思想,提出“心育”教育理念,再到自下而上广泛听取意见,最终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康+”教育文化,这一过程体现出学校文化的自然成长和美丽绽放,展现出北医附小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创新格局,成就师生“健康‘美’一面”。

凝聚共识  师生共同成长

作为海淀区课改实验校,北医附小坚持“大课程观”,学校课程设置以“康+”文化为内核,以问题改进和实践创新为根本,通过文化基因提取、制度建设完善、评价机制调整等策略,探索“学科整合模式”,创造性提出“康+”课程体系。田国英指出,“双减”政策下的“康+”课程实施,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开设学生喜欢、开拓视野、培养个性的主题研究课、综合实践课、兴趣选修课等,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作为“北京市艺术示范校”,北医附小为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北医附小历来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设雕版印刷、面塑、景泰蓝制作等十余项非遗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一颗颗“小小传承人”的种子;研发出剪纸、心理、京剧、排球等精品校本课程,以及目前的136个社团选修课程,为实现“健康‘美’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6月27日,“我的祖国我的家——海淀区优秀传统文化暨北医附小传统文化课程成果展”举行,拉开北医附小建校70周年活动序幕。北医附小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元文化浸润学生心田,展示出“生命、活力、别致、多元、开放、宽容”的“康+”文化精髓。学校“康+”课程体系注重整合国家课程、拓展校本课程、丰富社团课程,关注了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多元评价,能够让孩子“身心健康+自主全面发展”,站在了文化管理的顶层,回应了教育部大力倡导并强调的“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重要精神,谱写素质教育新篇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北医附小在教育教学中尤为注重公民素养教育,坚持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坚毅品质的培养,以及在习得知识中明理修行。田国英提出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一体化建设,不断探索课堂模式变革,追求以人为本的课堂价值取向,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力求将教学立体化,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致力打造“朴实、互动、开放”的课堂文化。

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不仅是教育者、组织者,更是引导者、学习者。针对不同课型,北医附小教师采取集中授课、小组讨论、实践体验等方式,带领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共进,师生双方在学习与评价中都会获得成就感。有学生家长说:“课堂上,看到老师精心准备的各项教学活动,如引入思维导图、课本剧的舞台演绎、诵读国学经典、自己尝试PPT的课题制作演讲等,活动形式丰富,内容覆盖广泛。放学后,是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有管乐团、合唱团、京剧团、民族艺术剪纸组、美术组、舞蹈队、科技小组等,让孩子们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陶冶情操,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多元发展。”可见,让广大教师充分享受到职业的认可与幸福的获得,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北医附小坚持“强师德、扬正气、树师表、铸师魂”的师德建设目标,积极开展“师德标兵”“四有教师”“最美教师”等评选活动。通过目标驱动,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通过四级教研、领雁工程、伙伴行动等制度完善,凝聚队伍携手共进。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建设基础,是校风、教风、学风的最直接反映。在北医附小,每个班都有学生自己设计的特色班徽、班名、个性展墙;每个班级都有自主制定的班约、班规,周周有评比、月月有表彰。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多姿多彩的舞台上锻炼才干、尽展才华,建立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这些诸多文化建设汇聚在一起才能真正发生作用。北医附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既有对学校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有对学校品牌文化的认识与策略,更有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最终,北医附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的思维和行为,让校园文化落地生根、精彩绽放。

谈起学校文化建设的历程,田国英感慨道:“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生命之源,是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主导着每一个成员的言行。我们要让优秀的文化时刻浸润师生的心灵,奠定文化自信,强大文化底气,培养身心健康的灵动少年!”(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