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暴雨拷问“海绵”成色

来源:民生周刊2022-08-02 10:58:35

短时间内,暴雨如注,城区路段积水,甚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过后,很多城市出现“看海”现象。除了汛期长、雨量大外,更多的分析指向了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地面硬化,湖泊、湿地的破坏等。

作为一种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以“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为建设目标,海绵城市可显著提高极端天气应对能力。

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跨域性、全域式推动海绵城市的综合系统建设尤为重要。要树立从源头到排水管网,再到河道的系统思维,源头控制系统、管网建设、调蓄设施和水利防洪设施并重。

暴雨的检验

检验海绵城市项目的成效,人们往往会选择大雨过后。

7月3日2时至7月4日7时,北京市通州区经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全区平均降雨量达暴雨到大暴雨量级,局地达特大暴雨。

近年来,通州持续进行的海绵城市建设派上了用场。根据公开报道,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近20平方公里范围内,九成雨水向地下渗透,没有出现“看海”情况。

像海绵一样,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居住在北京的人,经常将这次降雨和10年前的那场暴雨对比。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许,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在那次暴雨中,北京有79人死亡,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

同一座城市,两场暴雨间隔10年。这10年,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从无到有。

2013年12月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在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由理念到实施,由点到面推广开来。作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缓解城市内涝的一项重大工程,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城市中陆续铺开。

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海绵城市究竟能负担起多大程度的降雨量?

2021年7月20日晚间,郑州气象官方微博提到,郑州当天16时—17时,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而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毫米,相当于3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这场暴雨导致死亡失踪380人,飞机高铁地铁停运、道路汽车被淹……

灾难过后,海绵城市的功效一度引发舆论关注。早在2016年,郑州就入选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

暴雨成灾,伴随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曾出现过“万能论”“无用论”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就海绵城市建设而言,虽可解决城市常见的内涝问题,但并非为应对极端天气而生。按照郑州市7500平方千米的面积计算,1小时内郑州下了15亿立方米的雨,这相当于150个西湖的水量。

如果将郑州暴雨的责任归咎于海绵城市,显然有失公允。国务院灾害调查组今年1月发布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指出,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

郑州对其城区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其他规划区为20年一遇。专家坦言,遇上一小时几百毫米的特殊降雨情况,目前任何海绵城市都无能为力。

能否将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设置为千年一遇?显然不行,海绵城市的设防标准终究是要在安全性要求与经济性之间去寻找一个平衡。国家标准中,特大城市内涝防治设施应能抵御50年到100年一遇的暴雨。

提升韧性防灾减灾

近年来,极端天气不断增多。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排涝的需求,也让城市的管理者倍感压力。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的刚性指标。

毋庸置疑,在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较好弹性,海绵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虽然无法应对极端天气,但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常态化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气候韧性的基础所在。

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其中,韧性是指城市像弹簧一样,“能从容应对外界压力,并快速恢复原状”。作为一种城市风险治理的新思路,其重点是提升城市系统自身组织、功能协调、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提高城市应对外界风险的恢复力和抵御能力。

从单一治理内涝,到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一体系统治理,伴随着人口集聚,气候变化带来挑战,城市要有一定防御韧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防灾减灾。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