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2-09-30 15:36:54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服务基层群众为目的,培育和挖掘乡贤资源,努力探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乡贤+”模式助力移风易俗。广泛发挥乡贤在引导群众的天然优势,实现了打通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取得实效。
近年来,滦南县程庄镇西胡家坡村,以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以“乡贤+”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乡村移风易俗。结出“人人讲文明、户户树新风”的累累硕果,2020年11月,西胡家坡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乡贤+”草根宣讲,倡导文明新风
总体乡贤资源丰富是基层乡贤理事会的一大优势,西胡家坡村结合乡贤理事会中专家学者、商界精英、社会贤达等在文化、公信力等方面的优势,成立了新思想宣传、家风文化、文艺宣传、人民调解等志愿服务小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开展了“理论宣讲润心田”“移风易俗传文明”“科技科普惠民周”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至今共开展理论宣讲130场次。同时,在村内打造了“评剧文化传承一条街、红色革命一条街、理论宣传一条街、文明乡风一条街”等四条文化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展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精髓,渐染熏陶了一批西胡家坡村党员群众。
西胡家坡村不仅是是评剧前身“莲花落”的发祥地,更是原河北军区司令员任佩瑜将军的故里。该村借助厚重的文化背景优势,陆续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莲花落戏剧舞台、莲花落文化广场、绿地足球场等平台,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文化团队自编自演《杨三姐告状》《人面桃花》更是登上了省、市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该村的文化发展,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在传统节日开展以“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宣传精神文明创建的重大意义,现在的西胡家坡已经形成了文明用语、文明出行、村内红白事一律从简的新风尚。
“乡贤+”移风易俗,引领社会文明
近年来,西胡家坡村以程庄镇“乡贤+移风易俗”模式为示范引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勤俭节约新风尚,实行“红色家宴”。由乡贤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出台《西胡家坡村酒席要求和标准》,每当村上有村民家办喜事,红白理事会的成员总是第一时间去往村民家中宣传“红色家宴”,负责为摆酒席的村民安排“酒席总管”30余次,按照规程做好办席的相关事务,全年帮助村民在家宴上节约14500元,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同时,西胡家坡村乡贤积极助力社会公益事业,在疫情防控、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希望工程、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累计资金达10余万元。修订并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规章制度,努力营造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风尚。积极主动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善行功德榜对“守望互助”“崇文尚学”“热心公益”“报效桑梓”等方面有突出事迹的乡贤进行表彰。为培育良好乡风,推进移风易俗,助推乡村振兴积蓄了巨大的精神能量。西胡家坡村实现了由县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到国家文明村的完美蜕变。曾获“河北省平安村庄”“河北省森林村庄”“河北省文明村”“振兴唐山先进单位”“唐山市党建示范点”等诸多荣誉称号。
“乡贤+”志愿服务,畅通惠民渠道
乡贤德高望重、办事公道、深得民心,是当地居民的主心骨。西胡家坡村积极吸纳乡贤成为社会综合治理志愿服务队的重要力量,就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矛盾隐患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谋划策、融资融智。在群众出现纠纷时,乡贤能够主动出面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开导,化矛盾于无形,当事人心服口服,包括农村水源、土地、房产等方面的很多矛盾能够得到及时化解。2021年,西胡家坡村“乡贤调解团”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达100余件,有效推动了乡村社会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建成,西胡家坡村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达262人。志愿队定期开展清扫街道、慰问弱小、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者积极参与村庄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宣传防护知识,消毒主副街道,无偿为村民把守卡口,全体村民同心同德共同战胜了疫情。自2016年起评选了道德模范16名、十星级文明户89户,以他们为学习标杆,号召全村比学赶帮,形成了良好的文明创建氛围,进一步带动提升了全村文明风尚,村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近年来,滦南县以程庄镇西胡家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的“乡贤+”模式为样板,辐射带动全县各镇村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乡贤+”志愿服务实施路径。“乡贤+”模式在全县广泛推广,有力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乡贤+”成为滦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特色品牌。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编审:郭梁、赵慧,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魏良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