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扶贫丨拉祜村寨 “唱唱跳跳”脱了贫

来源:民生周刊2022-10-14 19:00:30

距离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40公里,有个叫“老达保”的地方。曾经的老达保,“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贫困发生率达79%,是个典型的民族山区贫困村寨。

李娜倮是土生土长的老达保人,在她的记忆里,早些年村民们住的都是茅草屋,路不通,电也没有,白天想在房子里找东西,都要点个“明子”(火把)。

“因为贫穷,总是觉得没有文化,也找不到自信。”娜倮立志要改变现状。

变化从2012年开始。那一年,娜倮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那一年,娜倮29岁,吉他已经弹了16年,写歌13年,算得上当地小有名气的少数民族音乐人,获得了一些音乐奖项。

▲正在练习吉他弹唱的李娜倮。图/周青青

更自信

仅有初中文化的娜倮,没有专门学过乐理知识。在父亲的熏陶下,13岁时娜倮学会吉他弹唱,16岁开始词曲创作,展现出较高的艺术天赋。娜倮先后创作《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真心爱你》等30多首脍炙人口的拉祜歌曲,将党的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成果等内容融入作品。

出了名的娜倮应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演出,“一把吉他走四方,快乐拉祜美名扬”,老达保逐渐被公众熟知,她也成了“拉祜明星”。

成名后的娜倮不忘党的恩情,“到全国各地表演,才发现原来我们民族的文化这么受欢迎,这份荣誉激励着我不停地创作,我想带着乡亲们把自己的文化表现出来、传播出去”。

当选党代表后,娜倮用拉祜语给村民们讲政策,把政策写进歌,把感恩写进歌。去首都观礼,娜倮在天安门前激动不已,感叹大时代的美好。

曾经的拉祜族乡亲长期生活在大山中,不但不会说汉语,见到外人都要躲起来,娜倮坚持每天晚上义务开展“双语”(拉祜语和汉语)培训。她自己写歌,也教村民弹吉他、唱歌,每天一起排练。她跟大家说,除了种地,唱歌跳舞也能挣到钱。

娜倮写的歌,都跟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跟拉祜族文化息息相关。传唱度高,辨识度高,自己唱歌出了名后,总想着拉整个村一把。

2013年,她带头成立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这是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党员带头创建的演艺公司,采用“支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村民变股民,把村寨做成了企业,村民们从此拿起锄头下地干活,放下锄头唱歌跳舞。

靠着一把吉他,娜倮带领村里人唱歌跳舞,盘活了民族文化资源,乡亲们上了春晚舞台,自豪地唱响幸福生活,更唱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站在舞台上没有紧张过,因为我们唱的跳的都是熟悉的调子,是最给我们带来自信的拉祜族文化。”

很值钱

2006年以前,老达保年人均纯收入仅1715元,娜倮儿时吃得最多的是苞谷、野菜、野果。

走出大山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娜倮的眼界宽了不少,她有了大胆的想法,“拉祜文化那么受欢迎,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她想利用好民族文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与音乐结缘的娜倮,时常有机会登上央视舞台,把拉祜音乐、拉祜文化带到山乡之外。伴随着《快乐拉祜》的歌声飘向全国,娜倮带领乡亲们以参加央视、国家大剧院等全国性大型演出为契机,将原生态拉祜文化推向世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

娜倮通过“1+N”帮带,激发村民在乡村旅游文化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管理,公司统计演出次数,党支部考核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然后根据得分进行分红。

到2019年末,老达保小组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5元增至11240元,90户398个建档立卡户实现稳定脱贫,探索出了脱贫攻坚“老达保模式”。

“脱贫致富路上,乡亲们一个也不能掉队。”娜倮说,每次演出收入,从演艺公司董事长到普通村民都会按劳分配,就算有的老人跳不动芦笙舞了,都会有一份集体关爱收入。

如今的老达保,路好走了,通上了自来水,广播电视、宽带网络覆盖到每家每户。逢年过节或是有演出时,老达保游客络绎不绝,停车坪塞满了车,舞台下聚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舞台上,拉祜摆舞、芦笙舞、响篾、象脚鼓接连上演,农家饭馆飘出阵阵酒香。

这10年,娜倮既是会唱会跳的“百灵鸟”,也是一个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女汉子”。10年间,娜倮天南地北没少忙活,她向村里人证明了唱歌跳舞也能赚钱,向大家证明了民族文化“很值钱”。

娜倮让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传言有了生动的印证,还让老达保这个拉祜族小寨子靠着“唱唱跳跳”脱了贫、致了富。

再启程

娜倮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一跃千年”,将一个贫困村变成富裕村。“我是党员,我应该做的事情,我要带头做好,做对老百姓有用的事情。”

在农业生产中,娜倮积极示范种植新品种,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在新项目开发中,她说:“群众不愿做的,我带头做;群众想不通的,我做宣传;群众有疑问的,我做解答。”

娜倮示范种植高糖甘蔗基地4亩、无性系茶叶基地6亩,在取得成功后,无偿帮助村民推广种植甘蔗、茶叶等1000余亩,产业户均致富增收2万元以上。

演艺公司主持人李玉岚,之前为了生计外出到浙江打工,一直放心不下家中年迈的父母,很想回来。李娜倮就动员她留下来共同建设家乡,现在她家每年增加收入2万余元,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

“我很感谢娜倮,是她带领我们致富,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党的恩情,看到美好生活的希望。”李玉岚说,如今,村民们研习传统文化,闲暇时聚在一起,男女老少在唱唱跳跳中把幸福生活点缀得丰富多彩。

2018年,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选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李娜倮在2014年被表彰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6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20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拉祜拉祜拉祜呦,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愉快的歌儿飘出山乡,奏响幸福乐章,如今的老达保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产业新村,还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引领家乡巨变的娜倮说:“幸福生活是共产党给的,我一定坚守初心和使命,带领拉祜族群众继续传唱拉祜歌曲,唱出幸福好日子。”过去10年,李娜倮,这个少数民族党员看到了自己的变化,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也看到了国家的变化。

10年间,她从山沟走向广阔天地,和村民一起繁荣民族文化,发展生产力。10年间,老达保打赢脱贫攻坚战,阔步走向乡村振兴。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