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建设高质量学校育人体系

来源:民生网2022-11-10 16:48:52

编者按:近期,本栏目推出“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对话十位北京市名校长系列报道”,聆听他们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体会和感悟,分享他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经验。今天对话的校长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

教育的战略地位、目标和任务

周建华强调,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独立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做出一体部署,重视程度之高、篇幅之大,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尚属首次。报告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为教育的未来发展亮灯引航。

教育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毫无疑问,科技、人才、创新都离不开教育,可以说教育是科技、人才、创新的第一基础。

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明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策略三位一体部署,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特别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远的目标与要求。

教育发展战略任务进一步明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其核心是立德树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最终是要实现高质量育人,因此,加快建设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是重中之重。

作为基础教育人,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呢?周建华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畅谈了自己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建设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经验。

点亮自己的心灯

周建华表示,一个人的人生感悟,离不开他的人生阅历。一位教师的教育初心和教育思想,也离不开他的学习经历和从教经历。

周建华曾在江苏省的一所乡镇中学任教10年,从新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他在苏州实验中学任教6年,从优秀教师成长为名师;在人大附中工作22年,从名师成长为一位名校长。

2015年,周建华牵头筹建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以下简称“人航”)。这是一所由海淀区教委建设、人大附中及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承办的区属公办学校,是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的成员校。

2017年,周建华被任命为该校校长,人航正式招收第一届小学生,借址办学。2019年,人航友谊路新校址启用,招收初一新生。

目前,该校已成为一所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学校共有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小学初中为九年一贯制)及高中一年级共69个行政班,2800多名学生。其中,80%多学生为航天人员后代,40%学生多为军人后代。

从农村乡镇到繁华城市,再到首都北京,周建华享受过乡村弯弯小河的宁静舒缓,沉浸过苏州淼淼太湖的浩瀚无垠,更倾心于北京巍巍长城的雄伟壮观。回溯自己的心路历程,回眸自身的成长道路,就是在追溯周建华教育思想的萌芽、孕育和生长过程,更是从个体角度体悟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过程;也是他认识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更是督促自己踔厉奋发,再创佳绩的过程。

周建华强调,在领导、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从乡镇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苏州市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人大附中正高级教师,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点亮自己的心灯,不断解放自己的心灵。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周建华认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能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发斗志,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教育要实现对心灵的唤醒和激励,就必须解放心灵。教育最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促进人真正成为人,成为完整的人,而完整的心灵是完整的人的基础,这就要解放心灵。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周建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即教育解放心灵。

首先,认识心灵是解放心灵的基本条件。心灵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人们认识心灵,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作为灵魂的心灵,到作为精神实体的心灵,再到作为符号系统的心灵,进而到作为反映功能的心灵。马克思从哲学角度对心灵的本质及其与身体、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阐述。脑是心灵的器官,心灵活动是脑的机能,实践是心灵发展的现实条件和根本条件。

其次,心灵的结构及其教育启示。不同学者对心灵有不同的表述,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的心灵过程有三个,即身体过程、情绪过程和思维过程。心灵概念既指“反映功能”的心灵,也指“精神实体”的心灵。心灵作为过程和功能,它是对外在于心的事物的反映能力。心灵作为精神实体和符号系统,是心灵的反映能力的结果,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对人脑功能形成的稳定的影响的体现。完整的心灵是健全的心灵功能和丰富完整的心灵结构的有机结合。完整的人,包括个体层面的心灵完整,包括群体层面的关系完整,也包括社会层面的价值完整,是心灵品质、社会关系和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第三,“教育解放心灵”的操作性定义。即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心灵的反映能力为中介,以丰富人的心灵,促进心灵的完整,进而促进完整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成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第四,“教育解放心灵”的提出的依据。从教育的目的看,解放心灵是为了培育心灵完整的人;从教育的过程看,解放心灵是丰富心灵、促进心灵完整的过程;从教育的方式看,解放心灵是走出当下教育异化的有效方法。

第五,“教育解放心灵”的主张。教育解放心灵,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是教师,关键点是校长,保障点在学校。围绕教育解放心灵这一思想,给出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学校的画像,分别表述为指向“德”的以德律心者,指向“智”的以智明心者,指向“体”的以体壮心者,指向“美”的以美悦心者,指向“劳”的以劳立心者,这五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对学生有爱心者、有耐心者、有慧心者、有恒心者;校长应是读心者、同心者、舒心者、润心者和强心者;家长是学生人生启蒙师、营养保健师、习惯培育师、体育陪练师、状态分析师、心理疏导师;学校要打破组织的禁锢,打破制度的禁锢,打破文化的禁锢,重构精神家园。

建设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

周建华表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最终是要实现高质量育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加快建设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是重中之重。

教育解放心灵的实践体系主要包括,立德树人是解放心灵的根本任务,课程建构是解放心灵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解放心灵的主要阵地,教师队伍建设是解放心灵的根本保障,智慧校园建设是解放心灵的技术支持,家校社共育是解放心灵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均衡而高质量的发展是解放心灵的应有之境。

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价值导向体系、素养发展体系和多维支持体系。价值导向体系的要素是高质量德育体系;素养发展体系包括素养提升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和多维衔接体系,其中素养提升体系的要素包括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体系,评价激励体系要素包括课堂学习评价、阶段学习评价及综合素质评价,多维衔接体系要素则包括纵向的小学中学大学衔接体系、横向的家庭学校社会衔接体系。

学校硬件体系包括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教师发展体系要素是专业发展和学科育人能力发展,学校治理体系是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学校章程下的治理结构、治理制度和治理文化。

教育解放心灵的实践体系与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一脉相承,紧密关联,只是表述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在立德树人、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家校社共育、促进教育均衡等方面,踔厉奋发,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下一步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