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

浅谈家校社协同教育几点粗浅体会

来源:民生网2022-11-23 12:34:27

一个孩子从小接受教育,能够快快乐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人才,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以下简称家校社)协同教育。家校社各具优势,如果将三种优势有机融合,就会发挥教育的最大效能。做好家校社协同教育,关键在“协”,宗旨在“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国家重视,为做好家校社协同教育出台多项政策

国家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教育工作,近年来,高规格密集出台多项教育改革政策,不断推进家校社协同教育科学发展,家校社协同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一)家庭教育方面。为了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创新发展,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于2016年11月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2021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21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九十八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4月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二)学校教育方面。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200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2012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2014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教,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2020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三)社会教育方面。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

二、各司其职,充分认识家校社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社协同教育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三者不能孤立开来,必须相互协调和配合,做到有分有总各司其职。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发于蒙童,启于稚幼,是孩子真正性格养成、品行端正的根基。父母是影响孩子价值选择与价值评价等基本价值观问题的最好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传递着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这些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的信号。可以说,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有父母的影子,孩子在校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其家庭教育的影射。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正确教育、合理引导,日后都会是孩子无形的财富,让孩子受益终身。一个好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学生三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教育他的行为规范,学会求知,但也无法陪伴其一生,也不可能经常在其身边教育引导。对比之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远远大于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二)学校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关键。人是群居动物,特别是孩子,喜欢在一起活动和学习,学校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特定场所和机构,学校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和积极意义。前面讲到家庭教育,每个家庭的环境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不同,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各有不同。学校教育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是一个知识集中、学科齐全、环境优雅、管理高效的集体。在学校,孩子们能够全面接受更多的教育,能够自觉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竞争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而且,学校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必须牢牢把握教育是国之大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扎扎实实抓好学校教育。

(三)社会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补充。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孩子的成长过程始终处于社会之中,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一个孩子接受教育是全方位的,社会就像一所大学校,社会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有益补充。所以,全社会都要树立关注和关心孩子教育的理念,坚持社会教育从娃娃抓起,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和实践养成,做到润物无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教育和引导孩子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齐抓共管,家校社协同教育要形成有机联动

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和国家的栋梁之才,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单方面教育成果,需要三方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发展,达到高度融合,形成有机联动。要做到这些,务必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一个孩子能否健康快乐成长,很大程度上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所以,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身体力行,自觉做到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学习的典范,使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形成好的习惯,从小端正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相反,如果家长从小不注重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只关心自己和金钱利益,不注意从正面教育和引导孩子,对孩子放任自流,势必会害了孩子,种下家庭的苦果,后悔莫及。

(二)不能把教育一味推向学校。学校是孩子接受德育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学校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会让每一个孩子身处优雅的学习环境,舒心快乐地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来都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这是每所学校办学的协同初心和目标。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人有十指,长短不一。每个孩子的认知和受教育基础不同,故发展会参差不齐。对于这种情况,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把学校当成保险柜,将孩子的成绩差一味地推到学校,错误地认为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不讲道理,更有甚者与学校发生冲突,实属不该,应引以为戒。

(三)重视抓好社会教育。社会是一所大学校,每一个孩子将来走出校园,都要迈向社会。今天接受的每一项社会教育,都是在为自己的成长提前实践和铺路,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无论是家庭和学校,还是社会,都要重视抓好对孩子们的社会教育,形成家校社齐抓共管的局面。作为家长,要从小带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引导孩子勤做家务、带孩子积极参与社区和街道一些公益活动等;作为学校,要适当设计和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课,比如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接受劳动教育等;作为社会各部门各组织,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多组织像教育部每年秋季开学开展的全国中小学生收听收看“开学第一课”、“天宫课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活动。

(作者:季虹,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龚宝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