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老百姓过上了相对殷实富足好日子

来源:民生周刊2022-12-22 20:39:20

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人原本家庭条件优渥,却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他们是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把做好事当成人生最大快乐和幸福”的雷锋,“带领群众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誓把沙地变良田”的焦裕禄,“戴草帽、穿草鞋,誓让荒山变林海”的杨善洲,“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他们是为了什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守住民心,就是守住人民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恒心

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就是为了救人民于水火、救民族于危亡,最终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恒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老百姓祈盼过上“吃饱穿暖、不受压迫、不受奴役”的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使中国人民得解放、得自由,并且第一次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老百姓希望过上“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现了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老百姓渴望过上“衣食无忧、殷实宽裕”的小康生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老百姓期盼过上“更加幸福美好、更加殷实宽裕”的高品质生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经过百年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处于极端贫困之下,到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飞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会忘记走过的过去,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目标所向、动力之源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老百姓对好日子的需求层次更高、范围更广,普遍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普遍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目标所向,也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动力之源。

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谋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上推出一系列开创性举措。

在具体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努力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使一切决策和工作着眼于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经得起人民检验,进一步彰显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价值旨归和目标追求。

在十年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的谆谆教导,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中国共产党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做得成效斐然: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社会保障网全方位织密织牢,老百姓的日子已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10年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支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一个都不掉队”成为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成就。

10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教育水平得到历史性提高,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大幅提升至88.1%,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

10年来,我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通过“触及灵魂”的药品集中采购谈判、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减轻13.6亿参保人的看病用药负担。

1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法治中国以及平安中国建设历史性成就,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正成为一张亮眼的国家名片。

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作风、反腐败、清除“毒瘤”,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进一步巩固党和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

广大基层干部和扶贫干部心系贫困群众、甘愿牺牲奉献,满腔热情地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贫困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10年来,我国不断优化政府治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从简政放权入手,推动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等模式不断涌现,“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创新日渐增多,推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促进经济韧性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放管服”改革的成果,不断体现在老百姓的获得感之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开展患者救治、全员检测、接种疫苗。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者,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不断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踏上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将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创造更多奇迹、实现更大辉煌。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李志明)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