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用足政策做好民生保障答卷

来源:民生周刊2023-01-03 14:03:44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经济的各项政策实施,我国经济有望持续回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依然动荡不安。

面对多重挑战,各地各级政府如何将中央的会议精神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何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如何“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过去3年间,各地各级政府将很大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上,现在可将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复产上。对各地各级政府而言,用好各项经济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期,尤为重要。”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说。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耀

恢复和扩大消费

民以食为天。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餐饮业逐步迎来快速恢复。“在衣、食等传统消费领域,要努力创新消费场景,尤其是要重视引领和挖掘年轻人的消费。”陈耀建议。

餐饮业是消费恢复的一个缩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已然成为2023年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在陈耀看来,在恢复和扩大消费,地方政府有很多措施可选择,群众的衣、食、住、行,基础设施建设等均可作为扩大消费的着力点。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因为产业链长,住房对经济有着较强的拉动作用。仅从产业上游看,房地产可拉动钢铁、水泥等基础工业,再往上游则是能源。“一些城市的住房限购可能会有松动,不论是刚需还是改善性住房消费方面,包括降低首付比例等鼓励性政策或将出台。”陈耀说。

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将给县城带来一波不小的消费拉动。随着国家加强对县城建设,市政、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随着软硬件的改善,县城和大城市的连接也将更加顺畅。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次被提及,可以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根据本地特点,各地政府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2023年消费的恢复和扩大提前做好谋划。”陈耀建议。以旅游业为例,疫情过后,旅游业将会出现恢复和增长。前提是,各地区要突出当地旅游资源特色、优势,加强宣传,做好服务方面的充分准备。

多元化路径解决就业

恢复和扩大消费,一个重要前提是群众就业的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就稳增长、稳就业而言,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伴随着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就业岗位自然会增加。”陈耀说。

目前来看,就业形势仍面临较大压力。和以前相比,就业形势正发生一些新变化:随着科技进步,机器替代人工在一些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企业而言,机器人成本更低廉且易于管理,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就业需求减少。

当然,科技进步也催生出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很多人选择自主就业创业,但目前吸纳的人数还相对较少。

就业涉及不同群体,问题也各不相同。以大学生为例,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大,而职业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较为紧缺,这说明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陈耀说。

下一步将如何解决?破解就业问题,陈耀认为,要采取多元化的解决路径:鼓励自主创业就业,对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就业进行分类指导,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在吸纳就业方面,民营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佛山等地调研时,陈耀和民营企业家群体有过深入交流。过去几年间,民营企业感受到来自政府各个方面的支持,包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出减税、减租金、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扶持政策。

中央要求,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次明确对民营经济的支持。

据陈耀观察,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民营经济占比较大。福建泉州、晋江等市,民营企业占主导。但在一些国企比重较大的地方,对民营企业重视及扶持依然不够。

政策大年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并不是对疫情完全放任不管。对一些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群体等,以及群众的基本防疫药品,政府都需要全力保障。

“预计2023年二季度经济迎来恢复。”陈耀说,早在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现在,三重压力依然存在。

2023,是个政策大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部署了五方面的政策框架,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

这些部署有何深意?在陈耀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台的政策,对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是空前的。

其中,对财政政策的要求是加力提效,2023年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从财政政策来看,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将比以往要大,各级财政的支出强度将会有较大的提升。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有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准备。”陈耀说。

推动经济整体好转,需要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中央要求,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同时,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信贷成本稳中有降,金融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而又便宜的资金支持。

“从产业政策来看,支持性的政策将更加精准,主要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未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布局,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领域布局的项目将会更多。”陈耀分析。

各地如何利用好政策机遇期?陈耀认为,除了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市、县、区政府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针对难得的政策机遇,县、市应该逐项对标政策支持的方向,提前做好规划布局。

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在定调明年经济工作时,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到,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为什么有些干部不敢为,有些地方不敢闯,有些企业不敢干,有些群众不敢首创?工作评价、考核导向问题值得反思。”陈耀说,在制度设计方面,一定要有容错机制,要允许干事的人出错。

在改革攻坚中,需要营造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舆论氛围,更要加快形成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机制;既要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评价考核机制方面,应该鼓励人去干事情,让真正干事的人得到好处,得到好评。陈耀说,防止出现逆淘汰机制,关键还是要制度来保障。负面清单是一种好制度。现在,我国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已经减到了十几项,过去是100多项。

“市场经济有自身的规律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是不能动摇的。”陈耀谈道,一方面,要有底线原则、底线思维,政府必须守住底线性问题;另一方面,市场能解决的,尽量留给市场,政府不要大包大揽。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