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康养这十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康养 > 康养这十年

李金凤:中国人未富先老是个伪命题

来源:人民康养2023-03-01 11:01:08

常年研究康养产业发展理念和实践的李金凤教授,很善于见微知著的从细项解构康养产业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同时也能贯穿东西的将国际经验吸收转化成我们能够学习借鉴的内容。

与《人民康养》的对话中,李金凤教授从国内康养近年来的变化、国内外康养产业发展差异点、康养落地执行及发展模式,康养产业创新型发展等角度,全面解析中国康养产业的发展态势与趋势。

在她看来,中国康养这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与西方区位相疏的国家,与日本等地缘相近的国家,都不相同。在借鉴有益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的根据各个地方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由政府产业政策引导,社会企业和机构参与建设,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

而未来十年,中国康养产业必然会迎来最具爆发力的发展阶段。

01 康养十年,产业爆发态势明朗

2022年我们国家出生人口仅956万人,首次跌破1000万人口大关。出生人口数量降低,叠加三年疫情影响,康养问题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关注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事实上,我们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是1999年,只是近几年康养被频繁提及,大家才意识到这是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我国康养已经开始实现从功能到体验的升级。这其中包括基础配置、城市层级、民众观念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浸入。

比如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关注的是养老机构在床位数方面的增长,而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希望能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品质。

比如疫情期间的养老机构风险管控,在消毒、人员进出,老年人服务标准流程等方面的提质,以及疫后健康服务流程的迭代等。

在城市层级方面,“十三五”期间,康养关注度主要集中在一二线、三线城市或者省级、地市级城市。在防疫过程中,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实现进一步下沉,基层医疗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民众观念方面,大家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正在提高,饮食均衡、运动和免疫力成为日常的谈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康养领域。

最后就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浸入方面。四五十年代的老年人都是用老人机,但是不管是疫情期间要扫码,还是更多和智能手机串联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已经实现了普及。

去年我带着学生针对济南市场上100支艺术团的老年人群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他们手机上的APP至少有二三十个,一般的诸如拍照、拍视频等已经不再是陌生的功能了。互联网智能化已经成为康养实现功能需求到品质需求的重要途径,与之对应的舒适性和体验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重。

从无到有到优,康养关注度的提升对于现代医疗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需求端来看,康养市场的消费潜力不容忽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只要是民众关注的领域,都会爆发出强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康养市场则更需要从内容丰富、购买便捷和性价比方面去做功。

从供给端来看,我们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规模扩大,势必会产生强大的市场需求。那就意味着单纯靠政府肯定是不行的,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这是当下康养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

无论如何,中国的康养产业已经跑起来了,短时间爆发的态势已经逐渐明朗。

02 国内外康养差异点解读

和西方康养产业发展相比,我国康养产业差异点比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我做过国际康养产业发展的研究,也梳理过我国2013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和相关产业政策。和西方比,我们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率比较高,发展速度比较快,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年-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到了老龄化这么高的程度,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其二是社会保障水平有待高。

老龄产业的实质是老年人口的消费、提供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只有我们社会保障体系强了,老年人在养老上有保障,才敢消费;另一方面,能支付得起养老费用。

我们调研过,现在国内老人一部分靠退休金,另一部分靠原有积蓄或子女的供养,还有一部分老年人靠自己劳动性收入。所以社会保障是我们跟西方国家比较大的一个差异点,我们目前社会保障水平层次还稍微低一些。

其三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和西方国家康养产业差异的一大原因,我们国内对生命的认知、对生活方式的认知、对老了以后该用什么样的生活理念和状态生活和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

我跟养老行业的一些专家做过交流,在国内一些地方,都是儿女在家里进行孝顺,这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我们以前长者没有休闲的概念,现在大家开始慢慢接触休闲的领域。以前体育休闲产业更多的是年轻人,现在多种多样的球类运动、健身、垂钓、登山或徒步旅行已经成为很多50后、60后老年人的关注点。

其四是康养企业盈利模式不同。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康养企业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养老机构本身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老年人口的增加、服务对象的增加,养老机构的劳动力也会增加。

整体上来讲,入住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养老机构才可能略有盈利,就算达到90%,盈利水平也就是几个点的利润空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资本介入的推动力有限。

养老产业本身是一个弱质性产业,像西方一些国家,养老机构是轻重资产的结合。盈利点除了来自于运营的收入,还有其他方面的收入,这就形成了对盈利空间的补充。

中国养老产业既要解决当下问题,还要解决长远问题;既要解决产业内的单元问题,还要解决产业内如养老与医疗协调的问题。

03 养老产业需多层次落地推进

这几年,“未富先老”成为社会舆论讨论浓度很高的话题,但我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

对比美国、日本,我们跟日本之间的老龄化率和人均GDP的比值,差异确实很大。但讲未富先老,还是以偏概全了。

我们认真研究过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历程,他们一开始也是针对低收入或是身体情况不好的老人刚性需求来发展,慢慢才开始针对一些中高收入的人群来,所以这个市场是需要细分的。

我们1962—1975年间出生的高收入、高素质人群马上进入到退休潮了,这人群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针对老龄产业是个比较大的机会。但对于康养产业而言,多层次落地执行才是关键。

我们对山东省3000—5000名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做过调研,普遍反映的问题在于有养老的需求,也有医疗的需求,但退休金有限。对于部分老年人而言,完全靠储蓄去养老,是肯定舍不得拿出来的。

如何能在国家基本的医保、基本养老保险之下,让有能力的一批人在适当年龄提前规划,做一些商业保险,有一个比较好的补充。

任何一个国家在养老事业前期都是得靠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比较典型是日本,日本整个是养老产业发展是伴随整个产业政策的支持发展起来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可能是美国,养老机构的民营及公办比例和国内相比,市场化更强一些,但是从产业发展初期的抚育也更多是靠政策。

因此,养老产业的发展,首先要靠政府的政策引导,然后是鼓励社会力量来参与。从西方康养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康养产业主流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刚需医疗护理服务。这个服务其实我们也一直在推行,主要针对半失能、失能老人,属于刚性需求的一种医疗护理服务模式。

其次,是养老地产及养老社区。一些发育成熟的养老社区是全生命周期的,从活力老人到身体功能的退化,到半失能、失能,到最终临终关怀都涵盖的养老社区。老人可以享受到社区提供的多元化服务。不仅包括基本生活设施,还有娱乐设施、教育培训、心理抚慰、身体康复、健康管理等。

第三种模式是金融资产结合、租售结合的多种盈利模式。单纯靠养老机构的运营服务可能只能满足基本的收现金流。但是真正盈利还是靠资产上的运营。

在业态上,涉及康养产业的主要有医疗护理、老年教育、老年用品、老年辅具等。其实我们国内也出现了大量的适老化辅具的企业,只是体量不大,这也是可以逐步去细分的业态,也是很多企业可以发力的方向。

04 中国康养产业的创新发展

国内康养产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困扰行业的问题。

我们研究发达国家康养产业发展经验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产业发展背景。从文化、经济到老年人的消费特点和理念去分析,我们发现每个国家都不一样,所以生搬硬套是肯定不行的。

我们国家地域广大,并且各方不平衡特别突出,不仅东西部不平衡、农村城市不平衡,就是同一地区养老的特点也不一样,所以只能具体因素具体化分析,然后结合经验进行尝试。

我们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康养产业从发展量到发展质的过程中,对于国际上的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式,是完全可以学习。

康养产业,一是人才,二是资金,然后是管理。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完全可以去学习日本和德国的模式;在管理上,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一些先进的经验。但前提是结合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情况,不断去磨合,提炼出来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养经验。

当然,我们同样有优势,那就是我们的技术迭代和时代的变化。

比如大数据互联网。以往做养老管理基本靠人工、靠文本,导致信息不对称;现在通过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在市场端、供给端上进行大量数据支撑。

另外就是我们的低龄活力老年人和以前大不一样,他们对于新事物的追求,对于学习、教育、娱乐、再就业等精神需求已经到了新阶段,这是当前对于供给端来说的新机会。

众所周知,养老产业跟别的产业不一样。比如服装行业或酒店行业大部分是满足某一个产品某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养老产业,是以老年人群为细分的一个产业。

老年人群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单一靠某一个产品和服务是很难去满足的,这就需要跨界,而加强各产业间的协同,也是需要我们现阶段去补强的。

总之,我国康养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但发展是需要我们因地制宜。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