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广东广州花都区:城乡“生态美”百姓“幸福长”

来源:民生网2023-03-27 11:20:20

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素有“广州北肺”之称,青山常绿、繁花似锦、碧水如镜。谈及位于城区南部的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很多市民都会自豪地说:“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环境很靓,一家人经常过去散步。空气清新、水质也好。鸟语花香,特别是湖边的白鹭越来越多,还有很多鱼类,充满活力。”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只是花都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 

“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加强各项生态体系建设,提升环境质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全力打造生态美区、幸福花都。”花都区委主要领导表示。

花都湖生态美景。花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烂泥坑”变“生态湖”

花都区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全长6.68公里,总面积240.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9.3公顷,湿地率为70.3%,是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园,是花都区展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2016年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第16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2021年12月29日,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在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矗立的一座新青水泥厂遗址特别引人注目,它宛如一个“讲述者”,告诉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前世”,这里曾是个历经百年沧桑的石灰窑巨坑,是花都水泥生产的集散地,这里脚下灰尘滚滚,头上烟尘蔽日,犹如一块城市伤疤。

多年来,花都及时转变思想,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把这块城市伤疤的改造作为民生实事来办,打响生态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将这片荒蛮滩涂改造成生态化、人性化的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城市伤疤”变身“颜值担当”。新青水泥厂遗址也将被营造成个性化的公共文化空间,有望成为广州第二个红砖厂。

如今的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水清岸绿、花草成荫,成为各种鸟类觅食、繁衍和栖息之地,经常能看到一群可爱的“常驻居民”——白鹭。在城市繁华的车水马龙之间,湖中三五成群的白鹭翩翩起舞,共同演绎出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

“脏乱差”变“绿净美”

“以前我们全家都在外务工,现在村变美丽了,好多乡亲们都回来发展,我们也返家创业,生活比在外面好多了。” 赤坭镇竹洞村村民陈先生把房屋整修一新开起了农家乐,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近年,竹洞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垃圾分类及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庄旧貌换新颜,已成为“广州最美乡村”。

竹洞村曾在上世纪末因开办采石场,常年烟尘滚滚,道路泥泞不堪,村内垃圾成堆,成了“脏乱差”的典型。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竹洞村的样貌迎来改变。围绕竹洞湖修建出一条2公里碧道,建造竹洞村环湖景观公园,原来的采石场深水石潭“变废为宝”,蝶变化身为怡人湖景,变成村民健身娱乐的休闲场所;引进逸翠园、满春园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高端苗木种植、展销等发展模式,打造园林式的盆景文旅业态。现在的竹洞村,形成了盆景种植、鱼塘养殖、乡村旅游及洪熙官武术基地多方面结合的发展模式,一度萧条的村庄又焕发出蓬勃生机。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梯面镇红山村。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开采泥石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该村遭遇山洪,近千人失去家园。痛定思痛的红山村村民主动关闭泥石场,修复生态环境。近年来,全村村民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等优势,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并积极利用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春天,涌动着金黄的油菜花海;夏日,盛放着亭亭玉立的莲荷;秋季坠满了沉甸甸的稻谷……这就是红山村的美景。红山村也成为花都区首个“全国文明村”。

“我们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与村民生活品质,全力打造沿线美丽乡村风貌带,擦亮美丽乡村名片,实现村庄美、产业兴、百姓富。”花都区有关领导介绍。

据悉,花都区持续增加财政投入,以20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引领全区乡村美丽生态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全区1106条自然村全部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166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27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越来越多的村庄实现华丽转身,呈现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美乡村生态风光,生态红利实实在在,百姓幸福感显著提升。

(李建文 邓必彦 贾愚)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