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智慧城市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灰”水泥的“绿”发展

来源:民生网2023-04-23 10:45:13

提到水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粗糙的触感、坚硬的墙壁、永恒的灰调。其实,它看似粗犷的“外表”之下也散发着“温度”——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一条条绵延山间的公路桥梁……作为建筑领域传统产业和使用最多的材料,水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着重要的原材料保障,但同时也饱受着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的发展困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水泥产业上下求索,打破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历经15年发展,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助金圆”)从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团队建设等方面走出了“老树发新芽”的新路子,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充满勃勃生机。

 

 

生态为重,保护与发展

初春时节,走进青海互助金圆水泥厂。区别于以往的固有印象,这里的厂区没有噪声的轰鸣,也没有漫天的烟尘,映入眼帘的是清洁的道路、安静的环境和满眼的绿色。

作为一家以水泥和环保双主业发展的企业,互助金圆秉承着低碳、减污、扩绿、增长、节能的生产理念,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危)废产业、新型环保建材产业为方向,在节能治污上做足文章。

据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龙介绍,水泥企业作为工业废渣处置的最核心环节,随着技术装备的成熟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工业废渣、铁渣、矿渣、煤灰和部分建筑垃圾都能在水泥企业中物尽其用,从而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降低煤耗和电耗,目前互助金圆在全省企业节能降耗中名列前茅,在全国水泥行业中位列第六位,这项工作我们还要持续推进,努力让企业生产更加低碳节能。”李龙说。

众所周知,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污染物治理工艺水平不高一直是水泥行业环保问题的难点。近年来,企业投入亿元资金向高污染“宣战”,只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

据悉,互助金圆在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庙儿沟石膏矿恢复治理、熟料分厂二线生料磨密封技改等加大投入,增设原煤棚、石灰石圆堆、煤均化库、原材料运输通道喷雾降尘系统,对矿山废油库、生产线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厂界无组织粉尘排放浓度平均控制在行业标准之内,厂容厂貌作业环境持续改善。

同时,强化窑头废气处理窑尾废气处理,安装77台收尘设备、2套烟气脱硝系统等环保设备,企业也建立了与省、市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实时连线的在线监测数据监控,各项污染物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绿色发展正在成为现实。

“我们的矿山和厂区已经实现了零污染物排放,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家级绿色工厂就在我们身边。”李龙说。

转型升级,守业与创新

走进互助金圆的办公楼大厅,一面摆满各种奖牌的荣誉墙格外醒目:国家级“绿色工厂”、青海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连续八年在全国水泥品质大对比、水泥化学分析大对比中荣获“全优奖”、青海企业50强……这些奖项殊荣的背后,是企业不同寻常的奋斗历程,也凝结着一代代水泥人的汗水与努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互助金圆以35%的份额领跑青海市场,“金圆”牌也成为青海乃至西北响当当的著名品牌。俗话说,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如何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果实,互助金圆这棵大树必须枝繁叶茂。

“我们响应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进行水泥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大在青海省内水泥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提升实力,建设了石膏、石灰石、粘土等三座大型矿山,实现了自产自供。”李龙说。

同时,企业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通过调整工艺配方、煅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多样化;建设年产500万吨大型砂石骨料厂,做强做大商品混凝土,延长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和品牌建设,在销售、施工中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

“智能化水泥工厂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让水泥产业智能制造成为可能。”在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诸葛跃营看来,从“灰色制造”到“绿色智造”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互助金圆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和矿山数字化工作,对各分厂、矿山采用全区域视频实时监控,并在各条生产线的关键控制点、关键设备上加装数据采集器,采用“大数据”管理模式,构建起以自动化数据采集、实时数据监控及手机APP平台为一体的智能生产能源管控平台,不仅降低了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使整体生产工艺更加顺畅、安全、高效。

“我们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发挥好我们的竞争优势,提高品牌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以高质量发展开创金圆水泥事业发展新局面。”诸葛跃营说。

(王月祺 杨阳)

 

(责任编辑:闵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