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6-17 18:03:22
碧空蓝蓝,湖水盈盈,青海湖和龙羊峡这对青海人眼中的“姊妹”在盛夏六月迎来了“中央媒体点赞青海青”的媒体采风活动。从黄河上游宏伟的水利工程,到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两颗硕大的蓝色宝石在高原上遥相辉映,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故事。
高原蓝宝石:“环湖、守湖、利湖”的新路径
青海湖流域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2022年4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回函,原则同意青海省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标志着青海湖国家公园进入创建阶段。
为保证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创建及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2023年5月,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通告,环青海湖地区二郎剑、仙女湾、刚察湟鱼家园等景区正常接待游客,正在规划建设的环青海湖12个观景点(台)也将逐步开放。
作为高原上的明珠、一个老牌的景区,在进行环湖各产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未来发展中的关键。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如今,科学把握生态保护与利用的约束性条件、采取生态友好方式,重点开展生态观光、研学旅游、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深度生态旅游活动,从而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与地域文化为前提,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一个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的新兴景区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青海湖,它用湛蓝的湖水,养育了周边无数生灵,也带动了环湖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青海湖生态旅游品牌进一步巩固提升,环湖自驾游、骑行游、徒步游成为新业态;湖泊草原自然观光、观鸟观鱼生态研学等生态旅游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民俗文化风情体验等乡村旅游业稳健成长,逐步成为环湖区域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青海湖作为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切实把生态价值的转换路径打通,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老百姓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这样的一个青海湖才能在国家公园中起到示范作用,贡献出我们自己的青海湖经验。”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说。
高峡出平湖:美好水生态带来新机遇
龙羊峡,像一条翡翠做成的丝带,披挂在广袤无垠的高原之上。这里平均海拔2700米,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大型梯级电站,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有“龙头电站”的美称。
龙羊湖作为依托龙羊峡水电站形成的人工湖,总库容246亿立方米,面积383平方公里。高峡出平湖,庞大且优质的水资源是这里的宝藏。碧波荡漾、湖光山影,乘游船绕湖一周,这一湾清清的黄河水,在柔和阳光下泛着闪闪波光,心旷神怡。
2017年,距龙羊湖不远的龙羊峡镇列入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和“首批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该镇依托龙羊峡大景区,划分出黄河大峡谷和土林地貌极限挑战区、龙羊湖水上游乐区、龙羊大坝工业遗迹和1978龙羊小镇文化体验核心区、温泉养生度假区、神秘沙漠探险区、高原漫游运动六大区域,以水为源,强力推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现在景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视,每年我们都会针对上游漂下来的垃圾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河面垃圾清运工作,我们也成立了动物保护组织,对当地野生保护动物开展系统性的保护和救助工作。”青海龙羊峡艺苑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程保明说。
同时,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当地开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环境,来自海拔2600米的三文鱼已经成为青海省农牧业特色品牌。亲水、爱水、合理利用水的龙羊人在保护自然生态中,走出了自己的小康之路。(王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