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传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传播

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育人体系调研团顺利完成黄河沿线高校考察任务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3-07-31 16:26:40

7月15日,山东省高校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育人体系调研团各位成员,圆满完成黄河沿线高校考察任务,顺利返回各自学校。

根据山东省教改重大专项“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教材研究”的要求,按照项目分工合作研究机制,由聊城大学牵头,菏泽学院、德州学院、滨州学院等学校参与的山东省高校联合调研组,就黄河九省高校全面推进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教材研究工作进行广泛调研,持续深入探索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融入课堂教材和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

调研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从黄河下游地区的山东省、河南省,驱车上溯到中游地区的山西省、陕西省,依次实地调研了滨州学院、德州学院、菏泽学院、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学习各高校在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堂进教材方面的良好做法。滨州学院、德州学院、菏泽学院立足地方特色做黄河三角洲文化、黄河故道文化,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立足黄河做特色期刊、建设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山西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做三晋文化,都是围绕着黄河做文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调研团稍事休整,就开始了第二个阶段的调研。从黄河上游地区源头的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到中游的内蒙古自治区,调研团顺流而下,依次实地调研了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调研各高校黄河精神黄河文化育人体系的实际情况。青海大学的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的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西北师范大学的黄河都市文化保护传承研习、宁夏大学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沙地治理、内蒙古大学的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等,均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形成了自己的科研团队。

调研期间时值假期、天气炎热,联合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学校和一线,深挖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内涵,调研各高校在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融入课程、教材的有效路径,全面推进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进课程教材工作。

本次调研收获满满。一是丰富了黄河文化教育育人联盟高校的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深挖黄河文化教育元素,加强资源整合,凝练多元、特色的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推动黄河教育资源共享。二是有助于建设上中下游一体化的黄河文化、黄河精神区域特色课程群与教材群,整合校际校地资源,融入山东地区特色黄河元素,建设黄河民俗、黄河经济、黄河音乐、黄河美术、黄河历史、黄河环境保护、黄河智能治理等多维融合课程与教材体系,涵盖通识课、专业课与选修课,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三是有助于建设东西部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库,运用数字化技术,建设丰富“沿黄高校黄河教育资源库”网络资源与共享平台,推动课程上线,建设数字化教材,丰富教育资源,突出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的关联互融及齐鲁文化底蕴。

根据安排,调研结果将应用于下一步的工作,推进黄河文化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将专业教育与黄河文化教育结合,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融入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手段,推进黄河文化“进课堂、进头脑”。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编审:郭梁、赵慧,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魏良炜,文字:何继存)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