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8-07 13:31:20
8月12日,三水文化中心小剧场,国内数位乡村发展专家,首次聚首佛山云东海,走进岭南乡村乡间,聆听乡音乡声,感受乡韵乡愁,擘画中国和美乡村的发展蓝图。
本次论坛以佛山和美乡村建设为主题,本着“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原则,针对佛山当地特色,因地制宜的探讨和提出佛山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思路及新方案。
通过论坛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洞悉“和美乡村”建设新趋势,明晰佛山和美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博采众长,借全国权威专家学者之智助力佛山和美乡村建设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创宜业宜居和美乡村新模式。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原司长 张红宇
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原司长,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
多次参与中央1号文件及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多次主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及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课题研究。出版多部个人专著。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 曹幸穗
我国培养的第一位农业史博士。原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第九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博物馆资深研究员。
曹幸穗先后参加或主持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与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纲要”“中国农业实践概论”“国家指南针计划·农业科技史专项”“我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中华大典·农业典”“中国古农书整理研究”等大型学术项目。
近年出版的著作有:《大众农学史》(2015)、《中华大典·农业典》(24卷,2018)、《中国近现代农村变迁史·民国卷》(2018)、《中国农业通史·近代卷》(2020)、《中国少数民族科技与文明·养殖卷》(2021)、《寻根与铸魂:中国丰收文化研究》(2021)等。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 何安华
管理学博士,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乡村变迁、农村集体经济、城乡融合发展等研究,多次承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评估、农业社会化服务跟踪指导和农村改革经验总结等工作。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等10余项。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软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近80篇。带领研究团队获得“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荣誉表彰,撰写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的调查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20余次,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4次。兼任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商品学会信用分会专家委员。
美丽乡村建设评估国家标准审查组组长 魏玉栋
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专家审查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秘书处负责人、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乡村发展专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创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研究员,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知网数字乡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农投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组成员,新疆建设兵团勘察设计院特聘顾问,河南省文旅发展智库专家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主席团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振兴讲座专家,CCTV四套《记住乡愁》和农业农村节目专家嘉宾。2023年被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评为年度乡村振兴品牌专家。
参与了农业部美丽乡村工作框架设计和“三农”政策的制定。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作序)主要撰写人之一和具体起草工作组织者,我国首套休闲农业通编教材《休闲农业概论》副主编。参与了几十个国标的起草、审查工作,其中包括担任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起草人。
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农业农村部党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工信部党校、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授课专家。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洪涛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贸易系(含国际贸易)原主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国内贸易专家、电子商务咨询专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全国供销总社供销E家电商战略顾问、阿里研究院专家、京东云专家、北京市优秀教师、粮食年度人物,60年流通领域具有影响力优秀流通专家、中国电子商务优秀专家、2014年粮食年度人物、G30成员。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库存折扣商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商贸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湖南商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兼职教授等,1993-1996年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自1986年以来,他先后在《财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企业管理》、《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经济研究》、《中国粮食经济》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报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27篇,有71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自1990年以来出版专著19部出版,合著20多部,有21篇(部)获奖。出版《中国改革开放与贸易发展道路》、《流通基础产业论》、《商品交易市场通论》《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市场联动效应理论》、《连锁经营与管理》、《流通产业经济学》、《高级电子商务教程》、《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案例》、《网络营销》、《移动商务模式设计》、《物联网经济学》等。2013年以来,每年发布《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中国粮食安全发展评估报告》,2018年首次发布了《无人商业发展报告》,对各类无人店、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无现金交易进行了报告,网上转载率非常高。先后5次应邀给发展中国家官员讲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演讲200多场,接受记者受访1000多次,有75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受到社会的好评。
2022年5月11日,“数字经济学漫谈”讲座在今日头条点击率达到317522个,收看视频达192086次。
先后承担国务院研究室、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中国体改基金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北京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等20多项课题。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 任强军
曾任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多个重点骨干国有企业负责人;2002年后先后担任安吉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林业局副局长;2013年任县农办副主任兼旅委副主任。
担任安吉县农办副主任期间,主要负责全县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工作,是美丽乡村国家标准重要参与人、县域乡村发展实践专家、中组部浙江大学基地特聘全国干部教育名师;《让每一位村书记都成为乡村振兴行家里手》是中组部党员教育示范课程;是2018年全国农村人居大会现场讲解组组长;曾多次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著有《探路乡村振兴——解读美丽乡村“安吉模式”》和《筑梦绿水青山——安吉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等专著。
现任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新时代乡村研究院特聘专家,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安吉县政府咨询委专家委员,湖北五峰、陕西黄陵等全国二十多个市县区乡村振兴顾问等职,高级经济师。致力于总结推广乡村振兴浙江经验。
众位专家云集佛山三水文化活动中心,希望通过论坛,把实践和理论推广出去,做到可模仿可复制,为中国的乡村振兴贡献出佛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