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热评丨你有“请假耻辱”感吗

来源:民生周刊2023-09-19 10:00:50

“老板不休假,我们打工的怎么敢奢望”“一想到要请假,就会有负罪感”“拿休假申请找领导签字,心理压力会特别大”……近日媒体报道,很多人对带薪休假忧虑重重,产生“不敢休”“不好意思休”等畸形的休假观。“请假在心口难开”,成为不少职场人的“隐痛”。

而与不敢休、不好意思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很多人放飞身心的热望。

事实上,休假是法定权利。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此外,《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等也都有落实带薪年休假的详细规定。今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也提及要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法条昭彰,制度明晰,那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一说起休假就焦虑、愧疚甚至感到羞耻?

这与一直以来倡导的加班、奉献等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主流职场文化的解读就是,欢迎看得见的劳动,习惯展示劳动的过程,褒奖肯于延长劳动时间的人。这就意味着,在职场,一个勤奋的、常态化加班的员工毫无疑问是好员工。

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每一个人都毫无例外地被“零件化”,劳动中的智力含量减弱,创造性让位于耐受力,而时长往往就成为重要的竞争力。由此,加班文化风行一时。加班既然成为一种“文化”,自然会全方位覆盖职场环境,在困住人身体的同时,也濡染、内化为人的价值追求。

一个人为什么会因为休假而产生耻感?除了不好意思、不得已之外,由来已久的加班文化,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一种个体认知,尽管你可能不自知,但却无所不在。

此外,职场人不敢、不愿、不能破除羞于休假的观念,也与法律法规的软约束有关。带薪休假固然是一种法定权利,但企业、单位若不执行,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而员工如果因为休假而遭到老板、领导针对,却是实实在在的“创伤”。两相比较,如何选择,不言自明。

也因此,若想彻底消除请假耻辱,除了个体转变休假观念、依法主张休息权益外,也要形成让劳动者安心休假的制度安排,各单位、企业要在请假流程、审批标准、薪资考量、请假后工作安排等方面,出台可操作的措施,切实保障劳动者休假权的落地落实。

此外,监管部门也要改变以往以倡导为主的软约束倾向,强化监督,对于那些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企业、单位,实行常态化检查,并适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标准,督促企业和单位改变加班文化,提升工作效率。

每一个劳动者都有休息的权利,每一个劳动者都不是工具人。合理的休假,不仅能够让劳动者身心放松,也能积蓄更充沛的能量,从而投身到工作中去。一味搞疲劳战术,随意剥夺劳动者休息的权利,不仅违法,也不人道,从长远看,并不利于企业发展。

陌上花开缓缓归。暂时离开工位,到大自然中洗涤身心,将养精神,那种滋养和润泽,宜人宜业。

作者:龙之朱(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