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生态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生态

一诺千钧, 碳达峰碳中和的镇江贡献

来源:民生网2023-10-27 12:23:24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10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2023金山峰会在江苏镇江开幕。峰会由镇江市人民政府联合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办,以“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强产业链、聚供应链”为主题,邀请能源、环保、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行业协会等相关人士汇聚一堂,共商大计,向绿而行,“碳”路未来。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生产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达到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抵消的中和状态,就是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就转化多少,以保持地球的二氧化碳比例不会增加,避免加深温室效应,降低地球温度。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动作。

2012年,镇江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十多年来,镇江市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先后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措施,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开展一系列探索性实践,在向“绿”而行的道路上不断破题、解题、答题,城市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诺千钧,言出必行。十年之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0.7%,单位GDP能耗下降37.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0.4%,PM2.5年均浓度下降50.3%,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9.8个百分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和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三个同步”。

 “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将持续优化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紧盯重点、久久为功,聚力书写‘双碳’工作新答卷,擦亮低碳镇江的亮丽名片。”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说。

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管理平台(简称“碳平台”)便是全国首创,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智能化碳排放数据收集、分析系统。近年来,碳平台持续优化升级,打通了碳排放数据壁垒,激活碳排放数据价值。

今年,碳平台又“解锁”新功能——开通企业端,深入企业的车间、工段、设备,实时追踪、分析能源流、碳排流,同时为企业提供可视化分析界面。

回顾2016年在镇江举办的以“技术创新、共享低碳”为主题的首届国际低碳大会,首次发布低碳发展“镇江指数”,既是创举,也是“碳”路,吸引了全球众多相关机构和企业参加,展示低碳技术,交流低碳成果,共享低碳机遇。2017年,大会引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并与后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大会推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国内首个评价设区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标准……

擘画长远,勇毅前行。2018年,全市根据保护条例主动腾退18公里长江岸线并恢复生态,同时提高港口利用效率。今年1-8月,镇江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7亿吨,同比增长13.60% 。

通过创新发展和使用智能技术、低碳技术、绿色技术,转变工业生产方式。十年来,镇江在低碳技术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53项。2022年,四大产业集群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969.2亿元,八条重点产业链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245.8亿元。

从江豚几乎绝迹到江豚频频戏水,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不断落地生效,镇江长江段水环境越来越好。回首治水之路,镇江人都有心得:“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持续抓“根源”,调结构优产业治污染,换来水清岸绿美景。

在今年全国81个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评估中,镇江市被评为优良等次,位列第十四。  

马明龙坚定表示,作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全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市,镇江瞄准“四群八链”主导产业方向,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群优势重塑,大力培育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持续发力促进生态提升,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镇江贡献。

(张建霞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