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2023-11-06 23:07:20
从医37载,李鲁已是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全军胸心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胸外科学系委员。而在他大多数的时间里,不是在手术,就是在准备手术。
一直以来,李鲁怀着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小心“临床”,成为国内“射频消融术第一人”,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从医之路。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胸外科主任 李鲁
因选择而热爱,因热爱而精专
面对胸腔内手术,当别人还在纠结是开胸还是腔镜下手术时,李鲁团队已经做到了胸部一到两个手指尖大小的单孔(切口)即可完成近乎全部范围的胸腔内手术。如今,他们单孔胸腔镜手术已经占科室全部手术的95%以上。
“你不仅要成为医生,还要成为名医。”这是从小父亲对他的期盼。1981年,李鲁在父亲的鞭策下,成功考入第二军医大学;1986年毕业后正式进入临床,成为一名军医。
做一名医生,虽因亲情而选择,他却因选择而热爱,更因热爱而精专。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鲁就敏锐地把握了“微创”的特色发展之路,1998年,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胸部肿瘤的射频消融,同年较早地开展了胸腔镜手术。
李鲁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发展中里程碑式的变革,改变了胸外科手术“开膛”的历史,改用“钥匙孔”,使患者的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同时,电视胸腔放大作用使术野清晰,术中止血更为彻底。
李鲁曾创造仅用8分钟就完成一台微创手术的医学奇迹。正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探索,李鲁带领团队可以用胸腔镜开展绝大多数的胸外科手术。
李鲁说:“说起从医以来最开心的事,就是自己在专业领域敏锐地把握了方向,并持之以恒不断探索,为病人造福,也为这个专业和这份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做“精”综合治疗
工作中,李鲁特别注重学术交流。2003年,他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Upstate医学院心胸外科交流学习后回国。当别人还在琢磨如何开展肺小结节定位,而他已开始着手进行肺结节的荧光定位。
李鲁还提倡“与瘤共舞”的带瘤生存理念,反对对肿瘤实施过度干预,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耐受为前提,采用多种手段达到减瘤的目的,提高患者带瘤生存的时间和生活质量。在肿瘤综合治疗上,他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最佳方案延长生命。
而针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以及不能耐受或不愿手术的患者,李鲁则采用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简单说,就是在CT定位下经皮穿刺将射频针穿入瘤体,利用射频针发出的射频波,使肿瘤细胞内分子运动加速,摩擦产生热量,通过调整功率使肿瘤内部平均温度达到90℃以上,从而达到肿瘤灭活的目的。
这种聚能刀,不是手术刀胜似“手术刀”,不但高效,而且没有手术的创伤,没有放化疗的副作用,手术可以多次进行,“绿色”的方式深受患者和医生的认可。
2013年,李鲁率先在国内开展肺磨玻璃影结节消融,并取得成功,因此在当年全国肿瘤消融比赛中,获得肺癌领域的唯一奖项。
勇闯巨大肿瘤手术雷区
疑难复杂的手术,容易使外科医生“触雷”。
但是因为拥有心脏外科的从业经历,在重要血管、器官的术中处理上,拥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优势,也有着对复杂情况研判和处理的丰富经验,使得李鲁敢于挑战“雷区”。
2022年4月,一位63岁的患者胸腔内巨大的肿瘤已经占满其整个左侧胸腔及右侧大半胸腔,患者心肺严重受压,转到李鲁的科室时,已是生命垂危。
经医院的多学科会诊,在兄弟专家团队的护航下,李鲁带领团队历时3小时,让患者仅出血400毫升,就完整地切除了重达7公斤、直径30多厘米的巨大胸腔纵膈肿瘤,患者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正是本着这种治病救人的坚定信念,激励李鲁每天都以饱满的精力、充沛的体力在满负荷工作。每天早上7点多,李鲁会利用CT室正常开诊前的短暂空闲时间,亲自给当天手术的每位患者做术前定位,然后还要认真且详尽地交班查房,通常上午9点以后,他就开始在无影灯下奋战,常常会做手术到傍晚甚至深夜。
紧急任务,方显军医本色
参与紧急任务,对李鲁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2008年,李鲁参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在灾区奋战了56天。多次参加国家统战部和人社部组织的志愿者公益活动,6次赴藏族聚居区义诊和帮带……
有一次在藏族聚居区,李鲁因为高原反应严重,出现急性肺水肿,随时都有死亡的风险,他这才停止了工作。恢复后,他又继续到其他边远贫困地区义诊帮带。
李鲁还连续参加“神舟”系列飞船返回主着陆场对航天员的医疗救护保障。其间,他研发了医疗队随行及机载装备,为每次航天任务圆满完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20年,李鲁获“中国航天贡献奖”。
李鲁说,“作为胸外科医生,首先要心怀慈悲,敬佑生命。我们的胸腔包含呼吸和循环系统,因此胸外科手术风险高,胸外科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的重托,唯有倾心尽力,才能去帮助更多的病人。因此,我们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甘愿做一名苦行僧。”
李鲁坚信,胸外科这一学科会持续进步,而他和他的团队会不断总结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他会将自己苦行僧的足迹,留存于患者心中。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郭鹏 □ 张威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