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广东封开县: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农房风貌“面上成景”

来源:民生网2023-11-20 15:09:44

初冬时节,走进广东肇庆市封开县各乡村,可望见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村庄面貌日新月异,原本的“赤膊房”穿上“新衣裳”,老农房旧貌换新颜,百姓宜居幸福“加码”,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景象。这是封开县大力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的生动写照。

封开县大洲镇完成风貌提升的乡村农房新貌。封开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封开县以大洲、杏花、南丰3个典型镇,以及长安镇今宝村、金装镇望高村、南丰镇开明村、河儿口镇西村、江口街道台洞村、大洲镇大洲社区等14个典型村(社区)为试点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全面铺开,累计投入260万元,美化改造323户6.5万平方米农房外立面,打造一批风貌突出的样板典型镇、村,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引领带动全县乡村风貌大提升,农房更加安全宜居。

“我们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工作,以美学思维建设和美乡村,让农房风貌提升从‘点上开花’向‘面上成景’转变,让更多的‘好房子’变成美镇强村的‘新引擎’,努力在‘百千万工程’赛道上展现封开新作为、新成效、新突破。”封开县委主要领导表示。

一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尊重农民合理意愿,体现地域和农村特色,因地制宜编制《封开县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工作任务、规范实施流程、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有章可循。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专班要求省规划设计院、市建筑设计院等有实力、有担当、有责任的设计单位免费提供设计服务支持,以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把村民意愿作为重要参考,对村庄的定位、风格、功能、资源、特色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以传统为底色,加入现代气息,分类推进农房风貌塑造,确保彰显本土文化、封开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二是坚持试点先行、分类推进,按照“保持现状一批、清拆整治一批、局部改造一批、加固修缮一批”的原则,分类全面铺开存量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较好、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群众参与意愿较高的村庄积极开展试点示范,2023年优先以圩镇范围(美丽示范主街、外立面提升样板)、典型村建设、“四沿”(沿重要交通要线、沿重要风景区、沿省际边界廊道、沿城市周边)等重点任务开展提升工作,打造全县示范样板。2024年全面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力争全县管控提升覆盖率不低于50%,2025年基本完成全县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

三是坚持以政府投、群众筹、乡贤捐、企业帮的模式筹措建设资金及各类要素,确保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有效开展。建设成本“节约化”,通过座谈会、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大会、市场调研等各种方式,初筛部分质量好、实力强、口碑好的供应商比价,最终优选出厂价七五折的东方雨虹旗下白色水泥砂浆作为农房风貌提升改造的主要材料,以“整县合作”方式推进项目,最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资金来源“多样化”,按照“村民出一点、政府投一点、企业捐一点”的原则,村民承担基础方案的25%费用,剩余的75%费用由政府提供材料、企业施工支持、乡贤捐献、村民投劳等多种形式解决,保障项目资金来源。工作开展“协同化”。积极引导结对帮扶的建筑业企业、国企等以公益或微利方式实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全县三分之一以上(10间)本地建筑企业参与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

四是坚持疏堵结合,对存量农房,引导村民对既有农房进行除险加固和局部改造,引导相近区域范围内的农房外立面样式、色彩等保持相对统一,以房地一体化为契机,存量农房率先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优先予以办证。对新建农房,加强设计审查和过程监管,以农房审批为抓手,实行承诺保证制,承诺新建楼房外立面装修与现行改造方案一 致,同时指导各村将房屋外立面风貌样式列入村规民约,结合实际编印农房设计图集,用通俗易懂、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指导建房活动,让新建农房样式、风格、色调等与村居整体环境相协调。

此外,积极探索“党建+村规民约”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壁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全面提高全县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效能,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李建文 彭敏静)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