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教育

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结业仪式举行

来源:民生网2023-12-29 16:01:01

12月24日,第五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暨大兴骨干班主任反思心智工作坊结业仪式在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结业仪式由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代玉美主持,活动在学术志和潭水源平台同步直播,600多人线上参与结业仪式。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向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钟祖荣、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主任谢春风、大兴区教委副主任陈子华、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孙健等出席了本次结业仪式。

经过前四期的摸索,工作坊已逐步形成了以解决顽症为指向、以培养系统思维为根本、着眼于心灵转化的教师学习新范式。在致辞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副研究员、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负责人王富伟博士谈到,在继承前期经验和丰富成果基础上,本期工作坊提出了“研究作为副产品”的思路,即以七个思维工具为主线、研究性写作为辅助,重在培养学员以系统思维和关系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论文成果则成为记录问题解决过程的文本,工作坊团队探索出一条实践与研究高度融合的新路径,提供了重新定义研究的可能。

作为学员代表,北京教科院旧宫实验小学教师郑迪、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学校教师贾爽、北京建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张文会、北京一零一中大兴分校教师张静等,分别围绕学生作业难题、学生心理危机等主题,汇报了她们的研究成果。其中,作为资深的教师培训者,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李颖老师面临着班主任主题班会培训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所提要求的“顽症”。通过分析,她发现停留在技术层面具有单边控制倾向的培训必然更难实现要求,因此将问题重构为“如何构建对话式研习模式”,并从双方共同界定问题、将讲授式培训转变为参与式培训、重视双方关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

在专家对话环节,陈向明高度肯定了工作坊以七个思维工具为脚手架帮助老师澄清和解决复杂的、情境性教育问题的创新尝试。她谈到,各位老师在讲述了精彩故事的同时,能够通过使用思维工具对所面临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自我反思,如师生之间作业观的差异、好学生应该完美的执着等。通过写作对改变过程进行梳理和呈现,论文兼具了自然推论的情境性和说明式推论的逻辑性特点,二者的平衡为一线教师宝贵经验的推广提供了可能。

结合学员代表的成果分享,芦咏莉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面临的挑战和破解关键进行了探讨。她认为,使用思维工具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无论以何种方式解决,都源于对问题的准确把握和界定。例如,郑迪和贾爽虽然都要解决学生作业难题,但二者透过表面现象聚焦的核心问题完全不同。因此,教师需要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背后找到撬动整个事件的小切口问题,并从教育规律和生活阅历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扣”和设计相应的情境。

对工作坊教师群体心智模式的变化和教师个人自信的增强,芦咏莉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工作坊的终极价值是实现了“人的改变”,“教师解决所有难题的前提是爱与智慧,工作坊给身处一线的老师提供了爱的智慧加持,让他们感受到成就的同时也获得了职业幸福。”

从培训金字塔的角度,钟祖荣阐述了工作坊聚焦心智模式改变的价值和意义。他指出,学员们要解决的都是教育实践中的常见典型难题,工作坊以思维工具为抓手是很好的尝试,也符合教育从实际出发的规律。通过学员代表的成果分享可以看到,心智模式的改变离不开寻根问底、换位思考和情境化分析。围绕如何在理论化与“管用”之间把握平衡、通过读书扩展经验认识等内容,他为工作坊研习的改进建议。

陈子华谈到,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对于办好高质量的教育意义重大,德育研究室要继续提高认识,加强研究,为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作为本次工作坊的承办方和主办方代表,孙健和谢春风分别致开幕辞和闭幕辞。

孙健谈到,要以此次班主任反思心智工作坊为发展提升的契机,沉下心来研究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和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在全市班主任培训工作中形成大兴特色。谢春风建议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丰富复杂生动的教育事实与相对简化的思维工具之间的关系,带着谦虚和自我反思的态度不断完善培训工作。

上午的公开议程结束之后,工作坊又在下午组织了内部成果分享、联欢活动并为所有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记者 郑智维)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