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传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传播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推动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时代所需、民生所愿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4-03-01 17:54:27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是《关于推进新时代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关于设立“中国急救宣传日”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

推进新时代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下,由政策到实践,从原则到落实,一系列决策部署为中国特色慈善公益事业开辟了广阔前景,慈善公益日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社会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践行第三次分配、传播中华文化、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往,慈善公益事业主要被置于物资救助与道德层面进行探讨。随着“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共同富裕有效路径”理论的提出,慈善公益事业也被纳入国家基础性分配制度安排,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被赋予了新功能、新内涵与新使命。因此,推动慈善公益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时代所需、民生所愿。

为逐步推进慈善公益事业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协同联动,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孙达提出了3点建议。

一是从政策法规层面加大慈善公益事业促进力度,建议将慈善公益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及规模,将公益慈善领域的公共服务事项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财政性资金为慈善公益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要尽快研究出台遗产税、赠与税、房产税等税收制度,形成与个人所得税相配套的收入财产再分配税制体系。进一步拓展税收优惠范围,完善股权捐赠、无形资产捐赠和有价虚拟物品捐赠等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国家层面的慈善捐赠、慈善志愿服务记录和信用激励制度,将其依法纳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作为正向评价和失信惩戒依据,在评优评先、积分落户、购房购车、子女教育、公共设施使用上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增强社会公众投身慈善事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对诺而不捐、骗捐、诈捐等行为予以相应处罚。明确慈善行业从业者劳动权益保护和职业教育培训规定,建立健全慈善行业的职业发展通道,构建以从业人员职称评定、信用记录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二是从激励机制层面提升慈善行业动力活力。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各级协调配套的慈善表彰体系,将现行“中华慈善奖”提升为国家重要奖励项目,对为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各类组织予以表彰奖励。

创新表彰激励方式,鼓励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将慈善组织、慈善人物纳入本部门、本单位、本领域各类表彰奖励范围,激发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慈善的热情。

建立符合法规要求与市场规律且具备激励作用的薪酬待遇标准,增强慈善事业的从业吸引力和人才凝聚力。支持高校设立公益慈善专业学历学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慈善组织,持续稳定加大慈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素质、复合型慈善人才队伍,为慈善事业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三是从弘扬文化方面营造慈善公益事业良好生态,使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慈善文化成为“第二个结合”的有力抓手。要将慈善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系列,并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断培养增强公民慈善意识。要鼓励慈善理论研究和慈善文化传播,推进慈善文化和慈善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慈善组织、慈善人物、慈善事迹的宣传力度。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慈善,培育优良家风,推动慈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方式。鼓励教育部门将慈善文化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将慈善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力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形成全社会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良好社会生态和人文风尚。

设立“中国急救宣传日”

持续提升社会应急救护联动能力

孙达表示,今年提交的《关于设立“中国急救宣传日”的提案》是对去年《关于推进AED大面积普及与急救联动》提案的一次深化与拓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因心搏骤停、脑卒中等急危重症死亡的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约80%发生在医院之外,而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仅为1%至3%,远低于发达国家15%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急救培训工作进展较快,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掌握救护技能的人员比例仍然较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年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率仅为1%,远低于欧美、日韩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

20世纪中叶,美国心脏协会主导在美国普及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操作,并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第一目击者”概念,强调现场公众在面对突发疾病及创伤事件中实施急救的重要作用。由此针对普通公众,特别是警察、消防、教师、公务员等开展系统的普及培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2022年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指出,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为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全民应急救护能力,营造“关注急救、参与急救”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提升社会应急救护联动能力,积极构建“现场-院前-院内”急救全链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孙达提出了5点建议。

一是将每年1月20日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以纪念我国第一部急救电话“120”于1994年1月20日在北京正式启用。同时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定为“中国急救宣传日”主题,强调急救之于宝贵生命与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必要性,激发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责任感

二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在“中国急救宣传日”期间,广泛宣传急救方法、意义等,提高公众对急救事业的认知和关注,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定期举办全国性和区域性技能竞赛。加强对学生、教师、公务员、社区网格员等重点人群的培训。同时,将急救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将急救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必修课,急救考试作为高中毕业必要科目,考取应急救护证作为驾驶员和就业者必要条件。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多渠道开展急救知识宣传培训,扩大急救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推进院前急救联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参与急救事业,建立多元化急救联动机制,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发展并予以规范指导。社会力量与红十字会、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建立服务站点,在融媒体领域建立宣传平台,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急救联动格局。建立与完善激励机制,如对社会急救组织、爱心企业和个人等给予经费补贴、税收优惠、荣誉表彰等,对社会急救行为给予法律保护、道德支持、社会认可等。

四是优化急救资源配置。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将院前医疗急救纳入公共预算支出,加强中西部、乡村等地区急救网络建设,实现乡(镇)急救中心(站)全覆盖,缩小城乡差距和急救服务半径。加快布局县、乡(镇)、村三级“独立型”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统筹城乡急救资源配置,探索急救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行机制,提高急救资源利用率。

五是加强院前急救体系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急救志愿者管理平台,并将其与120等急救机构实现联动;建设AED智能管理平台,方便公众最快时间找到AED等急救设备,并将设备信息联通至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有效衔接;推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公众急救设备、志愿者、急救机构信息与通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信息的互联共享。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执行副总编辑:马海涛,编审:郭梁、赵慧,编辑:唐晓彤,责任编辑:魏良炜)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