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2024全国两会丨全国人大代表张琼丽:打造乡村书香“儿童之家”

来源:民生周刊2024-03-07 16:05:42

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儿童成长路上的重要力量来源。在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乡村,孩子们在假期无处可去,一些好书,一个读书空间,对乡村儿童来说尤其宝贵。

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乡村阅读也屡被提及。2020年10月,中宣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到,加大服务力度,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重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

但乡村儿童阅读还有很多不足,乡村阅读空间的建设也存在短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教师张琼丽看到了这些问题,带来了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张琼丽

城乡儿童的“阅读鸿沟”

除了学校课本,孩子还可以读哪些书?对于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有的村里有“农家书屋”,但是那里的书大多数是成人读物,并不适合孩子读。

张琼丽发现,当前乡村儿童面临着阅读资源短缺和阅读指引薄弱的问题,乡村地区虽然都有配套的学校阅读空间和农家书屋,但由于场地、藏书、开放时间的限制,很难真正满足乡村儿童课后阅读的需求。

在阅读指引方面,很多乡村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放学回家之后,多由爷爷奶奶陪伴,没有人带着一起读书,更谈不上有人指导阅读。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一些网络电子书的推广,有些平台在建设乡村数字图书馆。但张琼丽认为,互联网电子书的推出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纸质阅读资源不足,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引,乡村儿童很难通过手机或电脑实现高质量的阅读,使阅读走向碎片化和娱乐化,沉迷于短视频和网络游戏中,这种现状在留守儿童中更为明显。

呼唤书香“儿童之家”

乡村儿童需要阅读,也需要一个阅读空间。

“从长远发展看,建设乡村儿童阅读空间,有利于打造乡村儿童友好空间。”张琼丽说,建设乡村阅读空间,不仅能为乡村地区儿童提供阅读场所,也能为乡村儿童搭建集学习、阅读、课后托管、假期研学、心理抚慰、精神疏导、人文关怀于一体的乡村儿童之家。这是贯彻儿童优先原则的体现,也是促进乡村地区儿童健康成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举措。

现在有很多乡镇建设了“儿童之家”,大多数是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服务,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活动。如果“儿童之家”能配备一些图书,加上“书香”,让乡村儿童有一个读课外书的地方,“儿童之家”的活动也将更加丰富。

张琼丽发现,通过一些学校、公益机构和爱心人士的努力,一批乡村阅读空间正逐步涌现,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吸引了大批“爱心志愿者”参与其中。例如,湖北恩施新塘乡木栗园村的“家玥图书馆”,还有湖北恩施来凤县旧司镇的“六点半课堂”等。

去年12月中旬,张琼丽赴恩施新塘乡木栗园村调研,她看到了“家玥的乡村图书馆”。这是当地爱心人士把自家老屋改造成的一座乡村图书馆,免费向村内及周边的孩子们、村民开放。图书馆还会开展“共读一本书”、手工课、绘画启蒙等活动,不少村民会在周末把孩子送到图书馆来。

但这些公益行为在探索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缺乏资金政策支持,缺乏人力资源支撑,这使得乡村阅读空间的发展难以为继。

多渠道支持乡村阅读空间建设

一个乡村阅读空间,不仅是儿童友好空间,也是乡村的亮丽风景线,还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部分。

但是乡村阅读空间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多方支持,也需要长久的支持。在张琼丽看来,建设乡村阅读空间,关键在于资金和人员。

“乡村阅读空间一定要有专人负责,这样才能稳定运行。”张琼丽说。她希望文化和旅游部门及民政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将乡村阅读空间建设纳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将乡村阅读空间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为乡村阅读空间提供政策支撑。在中央和各级财政设立“乡村阅读空间”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补助、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方式为建设乡村阅读空间提供资金支持。

很多乡村有“农家书屋”,但是使用率并不高。张琼丽认为,可以对村(居委会)原有的“农家书屋”进行空间改造和功能升级,升级后的乡村阅读空间既是优质的阅读空间,也是能承担一定托管功能的乡村儿童之家。孩子们能在此参与课后学习、读书分享、民俗活动、趣味科学、手工制作等多样化的活动。让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课后有处可去,有事可做,减少孩子因为缺少亲子陪伴、缺少娱乐活动、缺少拓展空间而产生的“孤独感”。

对于乡村阅读空间的人员问题,张琼丽建议,由县市图书馆或新华书店等国有企业设置专门的公益性岗位,由专人负责乡村阅读空间的管理和运行,积极吸纳乡村全职妈妈、返乡大学生、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人员广泛参与其中,充实乡村阅读空间的运行管理队伍。同时联合当地民政、妇联等组织,聚合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建立长效的志愿服务机制,保证乡村儿童之家长效运转。

近年兴起的乡村游、乡村研学、户外劳动实践等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张琼丽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和地理优势,对乡村阅读空间周边环境和设施进行适儿化改造,打造田园大课堂研学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和多样化研学体验活动,这样既能缓解乡村阅读空间建设和运行的资金压力,也能增进城乡儿童交流互动。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燕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