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2024全国两会丨全国人大代表张强:废旧电池,去向何处?

来源:民生周刊2024-03-07 17:15:53

“电池回收利用是减少电池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的最佳方法之一,既能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更能有效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六级职员张强说。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达到2041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电池的产能规模也日益庞大。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是各类电池生产、出口、消费大国,仅动力电池的产能就约占全球的70%。

张强介绍说,动力电池寿命一般为5~7年,商用电池寿命为2~3年,其他类型的电池使用寿命更短,这也就意味着,每年都有大量电池进入退役期。据行业内测算,到2030年,我国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就可以达到1400亿元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 张强

分类标准

在调研中,张强发现,由于我国的电池分类标准不健全,导致不同类别的废旧电池在回收方式、报废处理、规范管理等方面也都各不相同。

市场因素作用下,经济价值较高的动力电池成了抢手货,而经济价值较小的旧电池则无人问津。在此背景下,废旧电池难以完全做到应收尽收,部分废旧电池得不到有效回收和规范处置。

在张强看来,电池的种类繁多,且作用不同、特性各异,只有健全严格的分类标准并加以针对性地管理,才能做好废旧电池回收基础性工作。

“应尽快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电池分类标准,”他建议,按照电池的质量和用途将电池具体分类,为所有废旧电池回收提供规范指导。

大致来看,电池可以分为以下六类:便携式电池、启动电池、汽车用蓄电池(SLI电池)、轻型运输工具(LMT)电池、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光伏电池。

“根据废旧电池的经济价值、环境影响、报废体量实施分级管理,可为不同类别的废旧电池制定不同的回收体系、规范管理措施。”张强说。

顶层设计

在网络上搜索“电池回收”,小到手机电池,大到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都是上门回收现金结账的小广告。

“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乱象较多。”张强分析,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为基本原则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法律框架体系,但这些纲领性的法规含糊笼统,权益职责不明确,涉及多个部门,实际执行效果不太理想。

我国现有白名单企业147家,实际回收的电池规模有限,大量电池流向了小作坊。“这些不合规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成本更低,在回收废旧动力电池时可以有更高的出价,不仅抢占了白牌照(大厂)回收量,而且大部分废旧电池得不到规范化处理。”张强说。

解决回收利用的乱象问题,张强认为,应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明确政府各部门与企业的权责。

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既要明确生产商对回收和处理废旧电池的职责范围,也要明确政府各部门对电池回收环节的监管,确保各自履行应有的责任,建立规范的回收网络平台,坚决杜绝违规回收、违规处置。

“电池生产、销售、回收的每一环节,都要能管得住。只要有废旧电池回收遗漏,违规处置都能追责到责任单位责任人。”张强说。

技术难题

回收处理工艺单一,难以满足废旧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需求,这也是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制约因素之一。

从技术角度来看,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遵循不同的技术标准。储能领域对电池的温度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部分退役的动力电池可能无法满足储能电池的要求。基于容量衰减机理分析建立电池寿命预测模型还不完善,造成梯度利用退役动力电池在评价检测环节出现困难。

目前的情况是,相较于梯次利用,退役动力电池的拆解回收在技术上相对成熟。白牌照企业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拆解回收率已达到98%以上,但在电解液的清洁回收和利用处理方面仍存在难点。

不合规企业的拆解更是简单粗暴,不仅会对水源和土壤造成长期污染,而且随时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张强建议,应加大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剩余电量集中转存、破解拆除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研发。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科创企业创新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例如电解液的处理至今没有突破,需要解决。

此外,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处理,而目前的数字化程度较低,限制了回收技术升级。此外,动力电池有145种规格,相当部分动力电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后期回收利用需求,兼容性较低,我们也要在技术上解决这一问题。

世界接轨

2023年8月,欧盟新《电池法》生效。该法律对电池产品的监管涵盖了禁用物质、碳足迹追踪、回收信息披露以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内容,均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标准。

这意味着,我国电池制造商想要在欧洲市场立足,需要适应更严格的环境和审查要求。“倘若我国相关企业不加快步伐与之并进,在出口过程就会遭遇障碍,影响中国电池制造商的国际化进程。”张强说。

就电池的规范性文件而言,我国尚未与世界接轨。张强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电池组织的合作,助力解决电池回收难题。例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进展,积极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有关电池的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还要引导企业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关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满足国外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除推动制定完善规范性文件工作,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政府还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引导,推动企业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张强说。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郑智维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