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张秋敏:知行合一 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者

来源:民生网2024-04-08 18:56:33

4月2日,北京市教育学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2024年工作启动会在北京市第十七中学举行,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张秋敏以《知行合一 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者》为题,分享了学校在学习落实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历程和实践探索。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张秋敏分享学校的实践探索经验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由原北京市海淀区巨山小学、西山小学、陶行知小学合并而成。2014年8月,学校搬入新址,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集团,现一校两址。

其中,陶行知小学的前身是海淀区北坞小学。该校始建于1957年,位于海淀区城乡结合部,改革开放后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学校成为海淀区政府指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试点校。学校干部教师秉承“爱满天下 以爱育爱”的思想,善待每一位学生,致力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平等、和谐、充满爱的学习环境。学校一直在党中央的关注和关怀中成长。

2007年11月,北坞小学循着陶行知先生的足迹,组织干部、教师到陶行知先生四子陶城家拜访,陶城亲笔书写“盛赞北坞小学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陶行知小学”。2008年9月,北坞小学正式挂牌更名为“陶行知小学”,成为全国第一所以陶行知命名的小学,陶行知教育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

张秋敏讲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生生进、时时修”为校训,以创办“有生命、有色彩、有故事的师生成长乐园”为办学目标,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努力创设教师争当“最美大先生”,学生争当“最美小先生”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教师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学生做生活学习中“即知即传”的小先生,以此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知行合一,继续做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传承者。

加强顶层设计 建设知行队伍

学校以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着力构建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干部教师队伍。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筑牢师德根基。推行项目式学习研究,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的师德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学校组织教师学原著、走近陶行知先生,推荐陶行知先生生平故事和教育名篇等书目,设置教师《晚间邀“阅”》栏目。青年教师团队每天截取和整理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在教职工工作群里进行阅读推荐和分享,鼓励老师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持续性学习,引导教师向陶行知学习,将个人理想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坚定教育为民、教育兴国的信仰。通过这样的活动,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新课程理念提出,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

学校积极推广项目式学习研究,鼓励教师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跨学科知识整合探索解决方案。学校德育工作依据班级特点、待解决问题和班主任兴趣,鼓励个性化项目式德育研究。教师们可选择德育七大方面,自由组成研究团队,形成班级特色。例如,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团队中,12个班级参与,涵盖各年级。部分班主任自发组成“节气”研究小组,参与海淀区课题,设计多层次德育活动。师生热情参与,体验探究,及时反思调整,德育活动生动有效,学生自信和德育素养提高,班主任能力提升。项目式德育增强教师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德育效果。

语文教师选定一个研究主题共同研究,“聚焦问题意识探索单元整组教学”。数学选取图形与几何领域进行共同研究。打破年级界限,互帮互促共同成长。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学校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对“生活即教育”理解更加深入,将其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信和教学实践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教育,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生活实践教育 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2023年5月,学校加入首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继续在新的平台上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学校积极构建“小先生”成长路径框架,优化评价体系;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开展综合实践学习;推进家校社联动志愿服务,培育小先生;发挥学生个性优势,促进自主学习与成长。

学校倡导学生做生活学习中“即知即传”的小先生,设计并实施了“小先生成长实施路径框架图”。设该框架图纵向明确了学生在校生涯的各个阶段,横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并为每个阶段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以此为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人人争当小先生,也使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化。德育关注文明礼仪、自主管理、乐于助人、志愿服务、生态保护。智育关注各学科和跨学科整体课程设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体现核心素养和学科育人。体育关注身体健康、专项运动技能、阳光自信。美育关注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创意。劳育关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劳动育人融入各学科。

学校周边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干部教师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李大钊烈士陵园、团城湖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处、香山革命纪念地、双清别墅、李大钊烈士陵园等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度合作,选拔红领巾讲解员参与社会实践。

同时,提供农耕体验,融合多学科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与四季青农业集团合作建立特色劳动实践区,每位师生和家长都可以亲子感受农耕的乐趣。在这片区域中,设置了二十四节气主题种植区、中草药研究种植区等。生活即教育,在这里,学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中通过各种小课题研究把科学、劳动、数学、语文、美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劳动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中体会合作、探究、收获、事必躬亲的乐趣。

学校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注重问题导向,注重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生态文明和传统文化等实践研究。与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合作研发多学科融合课程,师生共同研究并宣传南水北调工程,提升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此外,学校还开展“城市守护者”项目式学习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关注绿色发展与社会责任。开展三山五园实践研究,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学校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践行“互助、友爱、奉献、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签约李大钊烈士陵园、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等七家单位成为学生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学生走进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合唱团应邀“我在军博唱支歌”主题社教活动志愿服务项目中唱响红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学生走进四季青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师生共同为抗战老兵做纸雕艺术作品、为外卖小哥做月饼、为孤寡老人做花灯。学生主动承担社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物料分发等任务;参与社区“邻里节”爱心义卖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营造良好家风。

2023年是“小先生制”提出一百周年,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了全国100名“新时代最美小先生”评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有57人报名参评,最终付文宣和刘诗文两名学生获评全国百名“新时代最美小先生”。

这些特色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还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弘扬尊老敬老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敢于大方表达的自信,将爱国情怀、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浸润心灵。

陶行知认为,每个孩子都有独特天赋和潜能,应因材施教。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促进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展。教学中,学校鼓励教师设计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促进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协作中找到答案并获得反馈。教师还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活动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水平上提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鼓励自我诊断与反思,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对其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在“生活•实践”教育馆开设“人人精彩绽放大舞台”,举办个人书画展,各种才艺展示。学生自我介绍学习成长经历,会做会说,自信满满。鼓励学生学有所长,个性发展。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将“教学做合一”理念融入各学科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实践、创新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为首都“生活•实践”教育共同体成员校,张秋敏校长表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将秉承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相信通过北京教育学会陶研会这个平台,大家共研共促,求真求实,探索并共享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共同致力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助力每一位教师精彩绽放。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