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来源:民生周刊2024-04-22 20:03:57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中国版图上,位于中部广阔腹地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中部六省以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2023年,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约27万亿元,创造了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今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专门就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主持召开座谈会。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了8点意见。

5年来,中部区域经济总体平稳,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产业基础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5年前,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的8点意见中,第一条就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近年来,“科技之花”正在中部六省开出“产业之果”。

春和景明,南昌东郊的瑶湖科学岛一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项目建成后,江西省首个省级实验室——南昌实验室将落户这里,电子信息、航空和新材料等未来前沿领域产业也将汇集于此。

数据显示,2023年,南昌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5.62%;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增至60.7%;新增专利4000多件,比上年增长四成多。

坐在办公室,不必风吹日晒,在电脑前动动手就能操控重型推土机。这样的“5G挖矿”场景,在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城门山铜矿已成为现实。2019年以来,城门山铜矿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合作,在矿山布局多处5G基站,为智慧矿山提供了网络支撑。

矿山工业作业智能化场景,正是江西制造业以数字化改造为牵引,加快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江西省制造业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较“十三五”初期下降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为增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近日出台的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1万家以上。

今年1月,安徽合肥,“本源悟空”横空出世。这是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从硬件到量子芯片,再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均自主可控,国产化率已超80%。截至3月底,“本源悟空”已经获得了来自全球超428万人次的远程访问,累计完成近16.7万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

量子产业,是安徽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一个“微镜头”。目前,安徽已经聚集量子产业上下游企业70余家,“安徽造”量子算力服务金融、化工、生物医药、电力等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生态活力十足。

近年来,安徽还推动智能语音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中国声谷产业园入园企业突破2400家。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罗文杉介绍,安徽制造特色鲜明的优势越发明显,产业集群的辨识度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镜头对准湖北,武汉中国光谷熠熠生辉。在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支持下,光谷聚集了1.6万家光电子信息企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超5000亿元。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时指出,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要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为推动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目前,中国光谷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8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76家,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17家,形成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创新中心+湖北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

在湖南长沙,工程机械制造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值得浓墨重彩描绘。

“这些年,在迪拜塔、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中国‘天眼’等超级工程中,都有长沙工程机械产品大显身手。”湖南省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2023年,湖南省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占制造业比重达到51.3%。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华丽转身”令人瞩目。

目前,中部地区累计培育优势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8个,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4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叶振宇认为,进入新时代,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部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中部地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还有很大潜力,需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中承接新兴产业转移,蓄势积力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大力拓展我国产业发展的腹地空间。

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建设和治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

5年来,中部六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2023年,河南省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和园区198个,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5%。近年来,河南省加强资源节约和集约循环利用,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了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同时,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山西省政协委员梁美生看来,“绿色”与“发展”不是跷跷板的两头,而应协同共进。梁美生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2年,山西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由55微克/立方米,降至38微克/立方米,降幅达30.9%。

煤炭大省山西,正坚定不移地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个远程操作台,几块显示屏,工作人员动动手指,一键启动,井下的采煤机、运输机等设备就能联动运转,实现远程控制。这样的采煤场景在山西已经成为常态,目前,山西已累计建成124座智能化煤矿,布局30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先进产能占比81%。

与此同时,山西还大力推进风光等能源开发利用。

数据显示,2023年,山西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92.1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7.9%。

山西省能源局党组成员侯秉让表示,接下来,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煤炭绿色开采利用基地,另一方面要依托资源优势,推进风电、光伏、抽水蓄能、氢能、地热能等多元化开发利用。

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已在山西大同正式开工,总投资550亿元,规划建设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600万千瓦,配置新型储能容量约340万千瓦时,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依托大同—天津南外送通道,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清洁电力270亿千瓦时。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湖南省大力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统筹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样板。目前,湖南省建成长江沿线1000吨级以上航道里程1281公里,创建13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前十位。

5年来,中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鄱阳湖、洞庭湖总磷浓度较2018年下降均超过20%;2023年,长江干流、黄河干流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完成植树造林4769万亩、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1210万亩。

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5年来,中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万元增加到3.33万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三甲医院数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前不久,河南发布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将集中力量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包括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10项内容。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在山西,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发布实施。18项举措集中发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十大行动”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5年来,山西省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累计培训620万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在安徽,“惠民大礼包”陆续上线,马鞍山市建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441个;蚌埠市推行病区自助结算功能全覆盖,实现“一站式”缴费;铜陵市开展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专项治理;黄山市开展“做一回城市服务体验客”活动,增设遮阳遮雨棚近200顶……

在江西,财力坚持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左右,围绕就业、增收、教育、社会保障、“一老一幼”、困难群体等,每年谋划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有效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湖北,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46元,比上年增长6.8%。“十大民生项目清单”如期兑现,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居民增收、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等各项关乎群众、惠及城乡的工作成势见效。

在湖南,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全面推进,截至今年3月31日,涉及基本服务类、基本待遇类、基本保障类等的24个项目已全部启动,投入资金257.66亿元,完成全年投资预算的48.01%。

5年来,中部地区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加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民生清单”让更多群众可感可及。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佳骏认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部崛起的强大发展动力。以稳定的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绩单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和拥护,才能形成推动中部崛起的持续动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作出重要部署。

中部地区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

中部地区,向北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向东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处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中游关键地带。

专家强调,必须把中部地区放到整个国家版图中、放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思考,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认为,未来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做大做强合肥都市圈,加速市际园区合作,推动合肥都市圈与武汉、长株潭、郑州都市圈的合作发展,启动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另外,高起点规划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加强与中部省份的文旅产业合作。

从推动西部大开发到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从推动东部率先发展到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不断走深走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正在大江南北铺展开来。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刘烨烨)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