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研讨会在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举行

来源:民生网2024-05-22 15:07:25

5月16日,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研讨会在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深圳市大鹏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联合主办,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保定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局、乐山市教育局协办,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承办,深圳市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文盛致辞。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讲话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名誉校长刘彭芝,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原北京十二中及联合总校校长、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家型校长培育项目导师李有毅,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地方项目部主任胡祥,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院长胡保利,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局长胡占房,深圳市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孟锦锦,大鹏新区教育卫生党委书记、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鸿英等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家型校长培育项目、成都市中学领航校长培训项目、乐山市教育领航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保定市重点中学校长参访团和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调研团等100多位校长参加了研讨会。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校长王荣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秉承刘彭芝校长教育大爱和人大附中办学理念,艰苦奋斗,不辱使命,为大鹏新区学子提供优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办学成绩节节攀升,实现了“中进高出,高进杰出”,成为深圳市异地办学的典范。依托人大附中强大的资源支撑,学校已经开启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教育成果已达深圳头部学校实验班水平。

研讨会从鉴别机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四个方面征集到了怎么理解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一支能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师队伍、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如何建设、如何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大中小一体化培养等十几个议题,对“如何激励老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如何激发学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两个议题进行研讨。

刘彭芝表示,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要勇于打破唯分数唯升学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教育可以使人的生命伟大,可以使人的心灵净化。她用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指出,校长要有高的站位与长远目标,倾力促进教师队伍发展。老师们应当珍惜身边每一个孩子,发掘学生天赋,培养出竞赛金牌,是成功;培养出创造发明的科学家,是成功;培养出热爱科学终身为科学奋斗的人才,也是成功。

胡祥讲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之下,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应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解和定义、早期的识别与选拔培养机制的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的整合、校长领导力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深思熟虑和共同探讨。

胡占房表示,人大附中“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在全国多地生根发芽,在深圳的调研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胡保利对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只用7年发展时间就取得今日的成就表示赞叹,他认为这是“深圳速度”的一个缩影。他提出基础教育要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去看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也应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情感能力的培养。

研讨会活动现场

研讨会上,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长任炜东、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党委书记邓跃茂、人大附中三亚学校校长宓奇、北京市钱学森学校校长李鹏举、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等校长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