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主编笔记 | 坚持“民生为大”,不断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来源:民生周刊2024-05-29 13:02:31

5月22日,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举行。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银杉、大黄花虾脊兰等一大批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栖息繁衍环境不断改善,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新贡献,一幅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展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的重要论断,并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中,我们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这条老路,而是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让我们及子孙后代享有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能在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优美生态环境中生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生态福祉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同样是为了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积极做好“生态+”文章,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优势。

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正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关系,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做到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驾齐驱,相互促进,协同发力。

生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民生为大”。准确把握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增进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  郑旭)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