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周刊2024-08-06 12:32:12
严碧华
夏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从村口眺望,对面青山叠翠,金溪碧波荡漾,好一幅天然山水画卷。走进村子,只见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村容村貌整洁,院落绿植环绕,小溪流水潺潺。
57岁的张林顺,是常口村发展、变化的参与者和亲历者。1994年,27岁的张林顺进入村委会工作,2000年担任村委会主任,201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书记、主任一肩挑。现在,他是高唐镇党委宣传委员、常口联村党委书记。
张林顺对当年的常口村记忆犹新。他进入村委会工作的头几年,常口村还是个典型的“落后村”—没有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没有几幢新房子,没有几盏明亮的路灯。那时,村民人均年收入仅2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万元。村里的好山好水当不了饭吃,很多村民都努力逃离这穷乡僻壤。
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在村部门口,习近平同志举目远眺,但见河水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葱葱,他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这番话点醒了常口村干部群众,原来自己坐拥的不是穷山恶水,而是无价之宝,青山绿水还可以生金产银,在家门口一样能实现致富。
27年来,常口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聚焦美丽乡村建设,齐心协力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渐渐地,这片土地上画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当然,对于常口村干部群众来说,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煎熬,也曾面临短期利益诱惑。
张林顺时常念叨一件往事:本世纪初,有家木筷厂看中了老村部对岸的那片山林,出价非常有吸引力。当时村里没什么收入来源,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这笔巨款,不仅能解燃眉之急,还能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为村里做一些民生实事。
但后来集体讨论,大家达成共识:那片林是千百年自然生长形成,如果砍伐了再种,不一定能成活。而山林刚好在村口对面,如果没有树林,光秃秃的一块,自然会大煞风景。青山绿水这“无价之宝”,再多的钱也换不来!
村里最后决定,再苦再难再煎熬,也不能要这笔钱,而要先守住青山绿水,再想方设法努力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随后,常口村依靠良好生态环境,发展起林业、脐橙种植等特色产业,经营漂流等乡村旅游项目,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
良好生态环境公共产品增进民生福祉,增加村民收入。2021年5月18日,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在三明市签发,常口村领取了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成为中国“碳票第一村”,村民从中受益14万多元。
2023年,村集体收入从20多年前的不足3万元增长到215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3万元,村民真切感受到了“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今天,常口村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生态饭吃得越来越香,绿色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宽。
常口村走过的路,是三明几十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小三线”城市,三明先有三钢再有城市,这里曾经国有企业众多,经济发展高光时刻,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福建省会福州。
后来,受市场、技术、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国有企业效益下降,很多停产、改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较长一段时间,三明历史包袱较重,经济发展缓慢,民生改善压力巨大。
即便如此,三明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殷切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明确绿色既是底线也是红线,努力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三明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树牢绿色发展政绩观,把保护生态作为最大的政绩,坚决杜绝拼资源投入、拼物质消耗、拼透支未来的发展行为,当产业项目、经济增长速度与生态环境发生冲突时,宁可放弃项目,宁可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三明注重高水平生态保护,主动担负起建设福建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自觉增强上游意识,推动河湖长制、林长制走深走实。
生态优先,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着力实现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三明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11个主导产业均由市级领导担任总链长,努力围绕产业链招商,加快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三明持续着力“生态美”,坚持画好“山水画”,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在生物制药等方面积极发力。
作为一座有着改革基因的城市,三明还着力“机制活”,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医疗改革、林业改革等成效突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23年,三明市人口242.9万,国民生产总值3007.1亿元,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体量,在全国地级市中都处于中等水平。
自喻为“中等生”的三明市,以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对于各地在新征程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16期、8月5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